TOP

2013年护士资格内科护理:先天性心血管病标准护理计划  
2012-12-02 21:57:03 来源: 作者:91考试网执业护士资格 【 】 浏览:63次 评论:0
本文导航
  • 第1页:心输出量减少
  • 第2页:舒适度改变
    • 第3页:有感染的危险
      • 第4页:气体交换受损
      • 第5页:知识缺乏

          先天性心血管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是胎儿的心脏在母体内发育有缺陷部分停顿所造成。可分为轻型和重型。轻型可无或仅有轻度症状,且症状出现较晚。重型者早所即可出现症状,以发育差、心悸、气急、易患呼吸道感染、晚疲劳、头晕等为常见。有右至左分流者,常有下蹲动作,出现紫绀和杵状指(趾)等。治疗主要是早期施行手术纠正畸形;内科治疗主要防治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常见的护理问题有:①心输出量减少;②舒适度改变:头晕,乏力;③有感染的危险;④气体交换受损;⑤知识缺乏。

          一、心输出量减少

          【相关因素】

          左、右向分流致血流动力学改变。

          【主要表现】

          乏力、皮肤湿冷、脉搏细速。

          【护理目标】

          病人外周组织灌流改善,表现为生命体征平稳。

          【护理措施】

          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末梢循环、肢体温度的变化。

          遵医嘱补液,严格控制入量及输液速度。

          准确记录24h出入液量。

          取舒适体位,如半卧位可减轻心脏前负荷,减轻紫绀。

          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心输出量减少先兆。

          病情稳定时期,可鼓励病人逐渐增加活动量,并提供便利措施。

          【重点评价】

          生命体征平稳正常,如脉搏有力、血压正常。

          体液平衡。

          皮肤颜色、温度。

            

        12345

        本文导航
        • 第1页:心输出量减少
        • 第2页:舒适度改变
          • 第3页:有感染的危险
            • 第4页:气体交换受损
            • 第5页:知识缺乏

                二、舒适度改变:头昏,乏力

                【相关因素】

                血液动力学改变,心输出量减少。

                【主要表现】

                头昏、乏力、易疲劳、心悸、气急。

                【护理目标】

                病人症状减轻,日常生活可基本自理。

                【护理措施】

                限制活动,协助生活护理。

                多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体位突然改变,如突然直立。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卧位。

                根据病情制定活计划。

                【重点评价】

                体能恢复情况:

                病人可在床旁活动。

                可自行日常护理而无头昏、乏力症状。

                  

              12345

              本文导航
              • 第1页:心输出量减少
              • 第2页:舒适度改变
                • 第3页:有感染的危险
                  • 第4页:气体交换受损
                  • 第5页:知识缺乏

                      三、有感染的危险

                      【相关因素】

                      左向右分流量大,长期缺氧,体质差。

                      【主要表现 】

                      病人易患感冒、咳嗽、咳痰。

                      【护理目标】

                      住院期不出现或控制肺部感染。

                      预防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

                      病人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护理措施】

                      保证病房温暖,体检或进行护理注意关好门窗保暖,防止感冒,接触病人前后洗手。

                      加强营养,给予营养丰富的易消化的饮食,增加体质。

                      如已患肺炎,遵医嘱及时准确给予抗生素,彻底治疗。

                      协助翻身、拍背,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

                      对限制活动的病人作好相应护理,如皮肤、口腔卫生等。

                      对病情平稳的病人指导进行适当的锻炼,有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

                      长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时,观察有无菌群失调。

                      限制探视,做好病房空气消毒、无菌操作,对病人进行保护性隔离,防止医院感染。

                      【重点评价】

                      病人有无感染的征象。

                        

                    12345

                    本文导航
                    • 第1页:心输出量减少
                    • 第2页:舒适度改变
                      • 第3页:有感染的危险
                        • 第4页:气体交换受损
                        • 第5页:知识缺乏

                            四、气体交换受损

                            【相关因素】

                            血流动力学改变,肺泡供氧减少。

                            【主要表现】

                            气促、紫绀。

                            【护理目标】

                            病人维持理想的气体交换,精神状态好。

                            【护理措施】

                            遵医嘱给氧,每班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

                            保持病房内温度适宜。空气新鲜。

                            抬高床头利于病人呼吸。

                            鼓励病人咳嗽、咳痰,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

                            指导病人有效呼吸技巧,如腹式呼吸、深呼吸,使呼吸道开放。

                            病情允许时可鼓励病人下床活动,并避免劳累。

                            病人气促发作时及时处理,多陪伴病人减轻焦虑、紧张。

                            如合并感染,会加重呼吸困难应及时降温及使用抗生素。

                            如病人突发心力衰竭应及时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处理,并予端坐位、湿化氧气吸入、控制入水量等。

                            【重点评价】

                            病人紫绀是否改善。

                            呼吸频率、节律是否正常。

                              

                          12345

                          本文导航
                          • 第1页:心输出量减少
                          • 第2页:舒适度改变
                            • 第3页:有感染的危险
                              • 第4页:气体交换受损
                              • 第5页:知识缺乏

                                  五、知识缺乏

                                  【相关因素】

                                  缺乏相应指导。

                                  【主要表现】

                                  病人及家属对疾疾的发生、发展缺乏理解。

                                  不配合治疗。

                                  【护理目标】

                                  病人了解疾病进程,配合治疗。

                                  掌握良好卫生习惯。

                                  【护理措施】

                                  配合医生,提供资料;简要讲解心脏解剖组织学,分析病理原因。

                                  说明用药的目的、方法及副作用。

                                  讲解逐渐增加活动量的方法。

                                  指导有效呼吸技巧。

                                  讲解合理的饮食结构。

                                  指导病人穿保暖干燥的衣物、避免到人多的地方等保护性隔离的知识和技巧。

                                  【重点评价】

                                  病人对疾病发生、发展、预后是否了解。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12345

Tags:执业护士 护士资格 辅导 责任编辑:小编01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3年护士资格证内科护理:气胸.. 下一篇2013年护士资格证内科护理:脑血..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