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2013年外科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标准护理计划  
2012-12-10 13:28:12 来源: 作者:91考试网执业护士资格 【 】 浏览:79次 评论:0

  深静脉血栓形成系指血液不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血栓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尤其是手术后,致病因素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三大因素。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一侧下肢突然肿胀,若形成股青肿,则起病急骤,剧烈疼痛,下肢明显肿胀,皮肤紫绀色,足部动脉搏动消失,全身反应强烈,体温大多超过39℃,常常出现静脉性坏疽。本病常与手术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或床上被动活动(肢体按摩、足部行伸屈运动等)等预防措施是杜绝本病发生的关键手段之一,而一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若原发于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而病期不超过48小时者,可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此外非手术疗法包括对症、溶栓、抗凝和祛聚疗法等。

  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疼痛;②自理缺陷;③睡眠紊乱;④体温过高;⑤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一、疼痛

  相关因素:

  1受累静脉内血液瘀滞,回流受阻。

  2动脉痉挛。

  3栓子引起的炎症反应。

  主要表现:

  1主诉患肢剧烈疼痛。

  2表情痛苦、呻吟不止。

  3患肢明显肿胀,皮肤紫绀,足部动脉搏动消失。

  护理目标:

  1病人主诉疼痛感减轻或消除。

  2病人能掌握自我调控减轻疼痛的方法。

  护理措施:

  1观察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

  2嘱病人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静脉内压力。

  3局部湿热敷。

  4按医嘱准确执行溶栓、抗凝、祛聚疗法,并观察病情变化。

  5每4小时观察一次患肢皮肤温度、色泽、弹性及肢端动脉搏动情况并进行记录。

  6每天测量双下肢同一部位的周径,观察肿胀消退情况,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资料。

  7同情、关心病人,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指导其看书、听轻音乐等,分散注意力,减轻对疼痛的感觉。

  重点评价:

  1病人的疼痛感是否减轻。

  2患肢肿胀消退程度。

  二、自理缺陷

  相关因素:

  1患肢剧烈疼痛。

  2患肢明显肿胀、感觉迟钝。

  主要表现:

  1主诉由于患肢剧痛,行走困难,自理不便。

  2患肢肿胀严重,病人因疼痛处于被动体位。

  护理目标:病人卧床期间生活需要能得到满足。

  护理措施:

  1床旁备呼叫器。

  2常用物品(如口杯、痰杯、毛巾、尿壶、便器等)放在病人伸手可及的地方。

  3指导病人床上使用大小便器。

  4便后协助病人做好会阴部及肛周的清洗工作。

  5为病人提供适合就餐的体位。

  6协助病人擦澡、更衣,夏季每天1次,冬季每周1次。

  7协助病人进行晨、晚间护理。

  8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使其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主动发挥自我护理的能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重点评价:病人的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三、睡眠紊乱

  相关因素:

  1环境改变。

  2患肢剧痛。

  3对疾病转归不了解导致的精神困扰。

  主要表现:

  1主诉入睡困难,疲倦。

  2精神萎靡不振。

  护理目标:

  1病人能讲述和掌握促进睡眠的方法。

  2病人主诉睡眠得到满足,表现精力较充沛。

  护理措施:

  1提供安静、舒适、无不良刺激的环境。

  2各项治疗、护理及检查尽量集中进行,减少频繁刺激。

  3卧床休息,患肢抬高略超过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浅静脉内压力,使疼痛减轻。

  4做好心理护理,讲解本病的发展过程及治疗、护理要点,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使病人能够进行自我调节,解除其精神困扰。

  5告诉病人睡前避免喝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宜喝热牛奶或听轻音乐,使大脑放松,促进睡眠。

  6按医嘱使用镇静、催眠药,并观察其疗效。

  重点评价:

  1病人的睡眠质量有无改善。

  2采取促进睡眠的措施是否得力,效果是否满意。

  四、体温过高

  相关因素:

  1静脉壁损伤。

  2栓子引起的炎症反应。

  3患肢整个静脉系统全部阻塞,同时引起动脉强烈痉挛(股青肿)致毒素吸收。

  主要表现:

  1主诉唇干舌燥,咽喉疼痛。

  2烦躁不安、呻吟、神志模糊。

  3体温>39℃。

  护理目标:

  1病人体温恢复正常。

  2病人口腔粘膜/组织无异常改变。

  3病人或家属理解并能接受高热时的护理方法。

  护理措施:

  1为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每天2-3天,一般选用生理盐水、2%-3%硼酸水、朵贝液漱口,起到清洁口腔、预防感染的作用。

  2为病人提供流质或半流质清淡饮食,防止过硬、过咸、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和刺激口腔粘膜。

  3口唇干裂者,涂以少许石蜡油保护。

  4鼓励病人多饮水。

  5病人体温超过39℃时,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35%酒精醇浴、冰敷等;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降温30分钟后复测体温,观察并记录降温效果。

  重点评价:

  1降温措施是否有效,体温如何。

  2口腔粘膜有无异常改变。

  五、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相关因素:患肢肿胀,需卧床休息2周以上,局部皮肤受压过久,血液循环不良,营养障碍。

  主要表现:

  1主诉骶尾部疼痛。

  2骶尾部皮肤发红。

  护理目标:

  1病人皮肤完整无损。

  2病人或家属能接受预防褥疮的措施。

  护理措施:

  1睡气垫床或骶尾部垫气圈或海绵垫。

  2用樟脑酒精或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每天2-3次,促进血液循环。

  3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病人肌肤清爽、舒适。

  4保持床单位平整无皱、清洁干燥、无渣,减少刺激皮肤的不良因素。

  5协助病人活动下肢,如挤压小腿腓肠肌、足背伸屈运动等,促进小腿静脉血液回流,经常翻身,减少局部受压时间。

  重点评价:

  1病人有无皮肤破损。

  2病人或家属是否能理解并接受预防褥疮的方法。

    

Tags:执业护士 护士资格 辅导 责任编辑:小编01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3年外科护理:椎管侧壁切除病.. 下一篇2013年外科护理:肛肠病手术术前..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