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2010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生理学第九章激素系统生理试题(三)
2010-12-07 19:51:40 来源: 作者: 【 】 浏览:1664次 评论:0
D.偏瘫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8、震颤麻痹主要是下列哪一通路受累的结果( )
 A.纹状体-黑质?-氨基丁酸能抑制通路  B.黑质-纹状体胆碱能易化通路  C.黑质-纹状体胆碱能抑制通路  D.黑质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害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9、躯体运动的大脑皮层代表区主要分布于( )
 A.中央前回  B.中央后回  C.枕叶  D.皮层边缘叶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10、10.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表现是( )
 A.肌紧张增强  B.腱反射亢进  C.肌萎缩明显  D.巴彬斯基征阳性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11、11.对锥体外系不正确的叙述是( )
 A.它的皮层起源涉及大脑皮层各区  B.皮层起源的锥体外系与锥体系起源不相重叠  C.锥体外系对机体影响是双侧性的  D.其作用主要在于调节肌紧张,协调肌群运动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12、12.能使汗腺分泌增多的自主神经是( )
 A.交感神经释放ACh作用于N受体  B.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M受体  C.交感神经释放ACh作用于M受体  D.躯体运动神经释放ACh作用于M受体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13、13.属于交感神经功能特点的是( )
 A.节后纤维都是肾上腺素能纤维  B.功能总与副交感神经相拮抗  C.在应激过程中活动明显增强  D.活动较副交感神经局限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14、14.乙酰胆碱与M受体结合不出现( )
 A.骨骼肌收缩  B.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C.消化腺分泌加速  D.骨骼肌血管舒张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15、15.大脑皮层自发脑电活动是( )
 A.由阈下刺激引起  B.人工刺激感受器引起  C.时有时无的无节律性活动  D.未受任何明显外加刺激下产生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16、16.按照频率由高到低次序排列,脑电波类型的顺序应是( )
 A.β、α、θ和δ  B.α、β、θ和δ  C.θ、δ、β和α  D.β、θ、α和δ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17、17.人在紧张状态时脑电活动主要表现是( )
 A.出现α波  B.出现β波  C.出现θ波  D.出现δ波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18、18.对皮层诱发电位,正确的叙述是( )
 A.大脑皮层神经元自发的节律性变化而致  B.包括后反应与主发放  C.包括α、β、θ和δ四种波形  D.感觉传入系统受到刺激时,在皮层某一局限区域引出的电变化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19、19.慢波睡眠中,哪种激素分泌明显增加( )
 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B.生长素  C.糖皮质激素  D.醛固醇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20、20.睡眠的表现不包括( )
 A.感觉消退  B.意识逐渐消失  C.不自主运动能力增强  D.失去对环境变化的精确适应能力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21、21.快波睡眠的生物意义是( )
 A.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  B.促进记忆和幼儿神经系统成熟  C.促进食欲和消化  D.促进脑电图同步化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22、22.关于条件反射错误的叙述是( )
 A.个体生活过程中形成,数量无限  B.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应用而形成  C.建立后可以消退  D.人类和高等动物建立条件反射不需皮层下中枢参与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23、23.对第二信号系统正确的叙述是( )
 A.它是高等动物所共有的词语信号系统  B.是接受现实具体刺激信号的系统  C.先天具有的系统  D.是人体在发育过程中随着第一信号系统活动不断加强而形成的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24、24.所谓优势半球的优势主要是指( )
 A.空间辨认能力  B.语言功能  C.音乐欣赏、分辨  D.触觉认识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25、25.谈论梅子引起唾液分泌是( )
 A.支配唾液腺交感神经兴奋所致B.  B.非条件反射  C.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D.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26、26.下列哪项指标较适用于检查睡眠的深度( )
 A.体温变化  B.脉搏变化  C.血压变化  D.唤醒阈或脑电图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27、27.在进行突触传递时,必需有哪种离子流入突触小体( )
 A.Ca2+?  B.Na+  C.K+  D.Cl-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28、28.突触传递的兴奋效应表现为( )
 A.突触前膜去极化  B.突触后膜去极化  C.突触前膜超极化  D.突触后膜超极化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29、29.出现突触前抑制的关键在于( )
 A.突触前膜的去极化  B.突触后膜的去极化  C.突触前膜的超极化  D.突触后膜的超极化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30、30.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大多数交感节后纤维末梢释放  B.被神经末梢释放,释放后全部被酶水解  C.单胺氧化酶可使它灭活  D.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可使它灭活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31、31.关于特异投射系统,下述错误的是( )
 A.除嗅觉外,均经丘脑感觉接替核换神经元  B.投射至整个大脑皮层  C.产生具体感觉  D.除特殊感觉器官外,一般经三级神经元接替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32、32.关于非特异投射系统,下述错误的是( )
 A.其上行纤维需经脑干网状结构  B.经丘脑非特异核群(髓板内核群)换神经元  C.弥散性投射至整个大脑皮层  D.损毁它并不影响具体感觉功能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33、33.有关牵张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其感受器是腱器官  B.腱反射是单突触反射  C.肌紧张主要表现在伸肌  D.引起肌紧张的传入神经是Ⅱ类纤维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34、34.当骨骼肌剧烈收缩同时用力牵拉该肌肉时,可引起( )
 A.肌紧张反射  B.腱反射  C.反牵张反射  D.屈反射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35、35.屈反射的生理意义是( )
 A.维持骨骼肌长度  B.防御意义  C.维持骨骼肌的力量  D.维持姿势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36、36.脊休克时,脊髓反射消失的原因是( )
 A.剧烈损伤刺激的抑制作用  B.脊髓反射中枢受损  C.脊髓反射中枢突然失去高位中枢的易化作用  D.血压下降导致脊髓缺血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37、37.引起α僵直的神经结构是( )
 A.前庭神经核  B.脑干网状结构  C.小脑  D.纹状体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38、38.有关肌梭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是牵张反射的感受器  B.它有螺旋形末梢和散花状末梢两种传入神经末梢  C.Ⅰa类纤维兴奋时引起肌紧张;Ⅱ类纤维兴奋时引起腱反射  D.它有传出神经支配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39、39.下述哪项不是小脑的功能( )
 A.管理平衡  B.调节肌紧张  C.发动随意运动  D.使随意运动更准确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40、40.关于锥体系与锥体外系的功能,下述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通过锥体系发动随意运动,特别是精细技巧运动  B.锥体外系协调肌群运动  C.锥体系和锥体外系都调节肌紧张  D.锥体系受损时,肌紧张亢进,说明锥体系对肌紧张有抑制作用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41、41.有关内脏反射中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排便、排尿中枢在脊髓  B.摄食中枢在下丘脑  C.血管张力反射中枢在延髓  D.瞳孔对光反射中枢在中脑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42、42.正常人在闭目安神时,脑电波主要是( )
 A.α波  B.β波  C.θ波  D.δ波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43、43.有关皮层诱发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是通过非特异投射系统产生的  B.仅发生在颅脑表面的一定部位  C.有固定的潜伏期  D.有固定的波形  
多项选择
(每题1分,共44分)
参考答案: [A, B, C, D, E] 答案解析:
1、神经元的生理功能有( )
 A.接受刺激  B.传导兴奋  C.整合信息  D.合成递质  E.营养性效应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2、神经纤维传导的特征是( )
 A.生理完整性  B.绝缘性  C.相对不疲劳性  D.双向传导  E.单向传导  
参考答案: [A, B, C] 答案解析:
3、轴浆运输的特征是( )
 A.不断进行的过程  B.有快慢两种速度  C.有顺向、逆向两种运输形式  D.是一种被动过程  E.以上均正确  
参考答案: [A, B, E] 答案解析:
4、兴奋由神经向骨骼肌传递时发生( )
 A.神经末梢去极化  B.递质与骨骼肌终板膜受体结合  C.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D.产生可扩布的终板电位  E.递质呈量子式释放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5、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 )
 A.突触前膜去极化  B.持续时间长  C.潜伏期较长  D.通过轴突-轴突突触结构的活动来实现  E.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参考答案: [A, B, D, E] 答案解析:
6、关于突触后抑制,正确的叙述有( )
 A.一个兴奋性神经元不能直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B.突触后膜产生超极化变化  C.突触后膜产生部分去极化改变  D.是由突触前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引起的  E.可分为回返性抑制和传入侧支性抑制两种  
参考答案: [A, B, C, D, E] 答案解析:
7、中枢神经递质包括( )
 A.多巴胺  B.乙酰胆碱  C.氨基酸类  D.5-羟色胺  E.去甲肾上腺素  
参考答案: [A, B, C, E] 答案解析:
8、神经元之间的环路式联系是哪些功能的结构基础( )
 A.正反馈  B.负反馈  C.后发放
Tags:执业医师考试 责任编辑:w48225117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09年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模拟试.. 下一篇2010年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模拟..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