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问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参考答案: 心室肌动作电位主要特征在于复极过程复杂,持续时间长,有平台期.其动作电位分为去极化时相(0期)和复极化时相(1、2、3、4期).各期的离子基础是:0期为外Na+内流;1期Na+通道失活,一过性外向电流(Ito)激活,Ito的主要离子成分是K+;2期是同时存在的内向离子流(主要由Ca2+及少量Na+负载)和外向离子流(称IK1由K+携带)处于平衡状态的结果;3期为K+迅速外流(IK,再生性);4期(静息期)是细胞膜的离子主动转运能力加强,排出内流的Na+和Ca2+,摄回外流的K+,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梯度得以恢复. 答案解析: 心室肌动作电位主要特征在于复极过程复杂,持续时间长,有平台期.其动作电位分为去极化时相(0期)和复极化时相(1、2、3、4期).各期的离子基础是:0期为外Na+内流;1期Na+通道失活,一过性外向电流(Ito)激活,Ito的主要离子成分是K+;2期是同时存在的内向离子流(主要由Ca2+及少量Na+负载)和外向离子流(称IK1由K+携带)处于平衡状态的结果;3期为K+迅速外流(IK,再生性);4期(静息期)是细胞膜的离子主动转运能力加强,排出内流的Na+和Ca2+,摄回外流的K+,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梯度得以恢复. - 1、心室肌动作电位有何特征?简述产生各时相的离子机制.
-
参考答案: 内脏痛特征:(1)疼痛发起缓慢,持续时间较长;(2)定位不准确、不清晰;(3)对机械性牵拉、缺血、痉挛和炎症等刺激敏感,而对切割、烧灼的刺激不敏感;(4)可伴有牵涉痛.对牵涉痛的解释,存在两种学说:(1)会聚学说.(2)易化学说. 答案解析: 内脏痛特征:(1)疼痛发起缓慢,持续时间较长;(2)定位不准确、不清晰;(3)对机械性牵拉、缺血、痉挛和炎症等刺激敏感,而对切割、烧灼的刺激不敏感;(4)可伴有牵涉痛.对牵涉痛的解释,存在两种学说:(1)会聚学说.(2)易化学说. - 2、内脏痛有何特征?简述牵涉痛产生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