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背景链接
近一年以来,中央对城市工作已经给予了非同一般的关注。2015年11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一次会议,强调要做好城市工作;1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在分析研究2016年经济工作的同时,对城市工作也进行了研究部署。……
……查看详细>>
综合分析
[原因]
一是从发展阶段上来说,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的需要。经过30年发展,我国城市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拐点”。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接近55%,这意味着我国已经从“农村社会”迈入“城市社会”,势必带来城市管理模式、经济和社会结构以及文化形态的根本变化,城市发展理念、规划和管理体制亟须改革完善。
二是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意义]
城市是人类的智慧创造,是人类文明的鲜明标志,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是城市建设、发展、治理的价值所在。实践充分证明,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
……查看详细>>
参考对策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根本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城,所以盛民也。”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12个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解决好人的问题,是城市工作的价值指向;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是城市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标尺。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前提是尊重城市发展规律。…………
……查看详细>>
文章素材
[标题]
1. 人民城市为人民 宜居城市保宜居
2. 让城市更宜居需补齐短板
[开头]
示例一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发展中过分重“物的积累”、轻“人的发展”,重硬件建设、轻公共服务,重功能主题、轻文化责任,忽略了城市的非物质属性,忽略了“人”这一关键因素。着眼当下,更好处理城市与人、城市与城市、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人”应当被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
[结尾]
示例一
城市,最终还是要落脚到“人的城市”,要满足人们舒适的居住需求。因此,城市工作要重在打造宜居城市,对城市适宜居住程度的综合评价,构建环境优美,社会安全,文明进步,生活舒适,经济和谐,美誉度高的宜居城市,让市民生活更美好。
【论据】
[事实论据]
“筑城卫君,造郭守民”,城市规划古已有之。“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查看详细>>
申论范文
城市建设重“面子”更要重“里子”
近日多地发生路人跌进马路“陷阱”受伤甚至死亡的事件,还有人走在路上被莫名“电死”,熟悉的城市竟变得如此没有安全感,屡屡发生的悲剧拷问着城市基础设施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市政部门应更加重视人们生命的价值,在规划设计和建设上尽可能周全细致、保证质量,把过于重视“面子”建设而忽视“里子”建设的错误观念彻底改变过来。
作为软实力的重要部分,城市形象即“面子”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对外可提高美誉度,对内能加强认同度。因此,越来越多城市开始注意并重视城市形象,包括花重金打造城市宣传片,下功夫加快城市建设,大力推出各种“地标”,将城市的“面子”打造得光鲜漂亮。但同时,却往往忽视了“里子”,即各种民生状态。结果往往顾此失彼,引发各项社会问题。城市的“面子”当然重要,做得好,能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如上海东方明珠、广州“海心沙”就成为许多外地游客的必选之地。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