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期编制各种汇总记账凭证;⑥月末,根据编制的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⑦月末,将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以及各种明细分类账的余额合计数,分别与总分类账中相关账户的余额核对相符;⑧月末,根据核对无误的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相关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19.BCD【解析】科目汇总表和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在编制财务报表的依据、登记现金
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依据和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的依据方面都是相同的。选项A,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是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的,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根据各种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的。
20.ABCD【解析】全面清查是指对所有的财产进行全面的盘点和核对。全面清查主要在下
列情况下进行:①年终决算之前,为确保年终决算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准确,需要进行一次全面清查;②单位撤销、合并、改组或改变隶属关系时,为明确经济责任,需要进行全面清查;
③在清产核资时,为了摸清家底,准确核定资产,需要进行全面清查;④发生重大经济违法事件时,需要进行全面清查。
三、判断题
1.√【解析】科目汇总表是根据专用记账凭证汇总编制而成的。它是根据一定时期内的全
部记账凭证.按照相同会计科目进行归类,汇总计算出每一总账科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合计数,填入表内,全部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应与贷方发生额合计数相等。
2.×【解析】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合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
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一般可以分解为几个简单分录。需注意的是,企业不能将两项或两项以上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合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复合会计分录。
3.×【解析】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又称记账凭证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它是根据记账
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4.√【解析】复式记账法,是指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
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5.√【解析】《担保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
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电算化。企业不得随意打乱重编。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增设会计科目之用。
6.×【解析】按我国统一会计制度规定,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均由财政部统一规
定.各单位也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置。
7.√【解析】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业务,凡是引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
入、费用和利润六个要素增减变化的交易或事项,称之为经济业务。随着经济业务的发生,资产和权益就会发生增减变动,但都不会破坏基本会计等式所表达的恒等关系。
8.×【解析】资产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并以各种具体形态分布或占用在生产
经营过程的不同方面。按照其流动性质,资产通常划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
9.√【解析】明细分类账户(又称明细账户)是在总分类账户的基础上。根据管理的需
要设置的,用以提供详细核算资料的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
10.√【解析】“二除法”:根据错账差错数额除以2能整除的商数,有目的地去查找差错
数字,来查找方向记反的错误的一种方法。
11.×【解析】预付账款是企业为了购买所需物质或为了接受劳务而按照购货合同规定提
前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它属于企业的短期债权。应收账款不一定是企业的短期债权。
12.×【解析】凡需要结出余额的账户,结出余额后,应当在“借或贷”等栏内写明
“借”或者“贷”等字样。没有余额的账户,应当在“借或贷”等栏内写“平”字,并在余额
栏内用“0”表示。
13.√【解析】实地盘存制,亦称定期盘存制。其基本做法是,平时只根据会计凭证在账
簿中登记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期末再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盘点,然后根据实地盘点所确定的实存数,倒挤出本期各项财产物资的减少数,即:本期减少数=账面期初数+本期增加数-期末实际结存数
14.√【解析】“营业成本”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
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5.√【解析】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对承租方而言,尽管其并不拥有该资产
的所有权,但租赁合同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承租方实际控制了该资产的使用及其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所以承租方应将其作为资产确认。
16.×【解析】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遗失时,应取得原签发单位盖有公章的证明,并
注明原始凭证的号码、金额、内容等,由经办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才能代作原始凭证。若确实无法取得证明的,如车票丢失,则应由"-3事人写明详细情况,由经办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批准后,代作原始凭证。
17.√【解析】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通常包括投资者、债权人、单位管理人员、政
府及相关机构、社会公众等。
18.×【解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是为了核对账目,并不能作为调节银行存款账
面余额的原始凭证。对于因未达账项而使双方账面余额出现的差异,无需作账面调整,待结算凭证到达后再进行账务处理,登记入账。
19.√【解析】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指对会计数据的记录、归类、汇
总、陈报的步骤和方法。即从原始凭证的整理、汇总,记账凭证的填制、汇总,日记账、明细分类账的登记,到会计报表的编制的步骤和方法。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20.√【解析】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都要根据原始凭证或
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然后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汇总记账凭证是在填制的各种专用记账凭证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汇总编制而成的。
科目汇总表是根据专用记账凭证汇总编制而成的。
四、计算分析题
(一)
1.B【解析】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400 000+80 000=480 000(元);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160 000+10 000=170 000(元)。
2.BD【解析】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营业成本,而是直接
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选项A计入制造费用,期末转入产品的生产成本;选项C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3.A【解析】该企业2012年利润表中营业利润的金额=480000-170000-(80 000+20 000)-10 000=200 000(元)。
4.ABC【解析】其会计处理为:
借:生产成本240 000
制造费用80 000
管理费用8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400 000
5.B【解析】利润总额=200 000+20 000=220 000(元);该企业2012年利润表中净利润
的金额=220 000-220 000×25%=165 000(元)。
(二)
1.B【解析】库存现金借方期初余额(A)=70 000+20 000-60 000=30 000(元)。
2.A【解析】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B)=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200 000元。
3.C【解析】固定资产本期借方发生额(C)=130 000-(60 000+30 000)=40 000(元)。
4.A【解析】固定资产期末余额(D)=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100 000+40 000=140 000(元)。
5.C【解析】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E)=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310 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