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倾情奉献:
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二、税法及构成要素
6.计税依据(计税标准)——计算应纳税额所依据的标准
(1)从价计征。以计税金额为计税依据。
应纳税额=计税金额×适用税率
(2)从量计征。以计税数量为计税依据。
应纳税额=计税数量×单位适用税额
(3)复合计征。既包括从量计征又包括计价从征。
应纳税额=计税数量×单位适用税额+计税金额×适用税率
7.纳税环节
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流转税:流通环节纳税;所得税:分配环节纳税。
8.纳税期限
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发生后应依法缴纳税款的期限。
包括按期纳、和按次纳税、按期预缴年终汇算清缴。
9.纳税地点
纳税人具体缴纳税款的地点。
10.减免税
国家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
(1)减税和免税
(2)起征点
对征税对象达到一定数额才开始征税的界限。计税依据数额达不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 起征点的按照计税依据全额征税。
(3)免征额
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只就减除后的剩余部分计征税款,是对所有纳税人的照顾。
【注意】区分起征点和免征额,不达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都不交税,但是一旦达到起征点是全额征税,超过免征额是只对超过部分征税。
【例题】某类税种起征点为1000,超过起征点税率为10% ,ABCD四人的征税对象数额分别为A999元,B1000元,C1001元,D2000元
【正确答案】

【例题】某类税种起征点为1000,超过起征点税率为10% ,ABCD四人的征税对象数额分别为A999元,B1000元,C1001元,D2000元
假设:上例中的1000为免征额
【正确答案】

11.法律责任
违反国家税法规定的行为人采取的处罚措施。
纳税人和税务人员违反税法规定,都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法基本要素的有( )。
A.征税人
B.纳税义务人
C.征税对象
D.计税依据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 税法基本要素: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
【例题•单选题】区别不同类型税种的主要标志是( )。
A.税率
B.纳税人
C.征税对象
D.纳税期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征税对象——课税对象
纳税的客体,是指对什么征税,是区别不同税种的重要标志。
【例题•单选题】我国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薪金所得采取的税率形式属于( )。
A.比例税率
B.超额累进税率
C.超率累进税率
D.全额累进税率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工资薪金所得采取超额累进税率。
【例题•单选题】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形式是( )。
A.累进税率
B.定额税率
C.比例税率
D.其他税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企业所得税的税率采用比例税率。
【例题•判断题】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计税依据应当征税的数额起点。计税依据数额达不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起征点的,则对超过起征点的部分征税。( )
【答案】×
【答案解析】起征点:对征税对象达到一定数额才开始征税的界限。计税依据数额达不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起征点的按照计税依据全额征税。
【例题•判断题】如果税法规定某一税种的起征点是800元,那么,超过起征点的,只对超过800元的部分征税。(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起征点:计税依据数额达不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起征点的按照计税依据全额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