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安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电算化》第九章其他核算模块基本操作(一)
2013-01-21 19:18: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第九章 其他核算模块基本操作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涉及实务操作题。
  本章属于重要章节。
  第一节 应收应付核算

  应收/应付账款核算模块主要实现对往来款项进行核算与管理,其日常业务的基本处理流程是:输入赊购、赊销业务的有关单据,记录收付的往来款项,核销往来款项,进行账龄分析,生成与往来账款核算和管理有关的账表。

  一、初始设置操作
  1.设置往来单位档案
  应收/应付款核算模块主要用于核算客户/供应商往来款项,因此,首先必须把往来单位基本信息输入系统,主要是客户/供应商代码和名称,此外,银行账号、联系电话、地址等资料也可以根据需要输入。往来单位档案已经在基础档案中设置完毕。
  2.设置付款条件
  为处理有现金折扣条件的采购与销售业务,需要进行付款条件的定义。付款条件一般用“2/10,1/20,n/30”的形式表示,其含义是:10天内付款给予2%的折扣、20天内付款给予1%的折扣、30天内付款不给折扣。付款条件定义的内容有:折扣有效期限、对应的折扣率、应收账款的到期天数。
  ●例9-1
  设置付款条件。
  编码:02
  付款条件:4/15,2/20,n/30
  ▼操作演示
  参见“操作演示\9-1.htm”。
  3.输入应收应付期初数据
  使用应收账款核算模块前,要将启用时未结算完的所有往来单位的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款等数据录入计算机,以便于以后使用中进行核销处理。
  ●例9-2
  输入期初采购专用发票。
  2010年12月15日,采购部收到浩天公司开具的专用发票一张,发票号为1111,商品为甲材料,数量500千克,单价80元,增值税率17%,货物在途,发票到期日为2011年1月31日。
  ▼操作演示
  参见“操作演示\9-2.htm”。

  二、日常使用操作
  应付系统的日常业务主要包括输入采购发票、输入付款单、采购核销和应付账表查询;应收系统的日常业务主要包括输入销售发票、输入收款单、销售核销和应收账表查询。由于应收和应付系统日常业务非常相似,此处只介绍应收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
  1.输入销售发票
  销售开票是销售业务的重要环节,它是销售收入的确认、销售成本计算、应交销售税金确认和应收账款确认的依据。销售发票是指给客户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票及其所附清单等原始销售票据,一般包括产品或服务的说明、客户名称地址,以及货物的名称、单价、数量、总价、税额等资料。
  应付系统需填制采购发票。
  ●例9-3
  输入销售专用发票。
  2011年1月10日,销售部向元祥公司销售B产品,数量100件,无税单价300元,货物从成品库发出,企业开出专用发票一张,发票号为1234,增值税率17%,销售类型为普通销售,发票到期日2011年1月31日。
  ▼操作演示
  参见“操作演示\9-3.htm”。
  2.输入收款单
  应收系统的收款单用来记录企业所收到的客户款项,款项性质包括应收款、预收款、其他费用等。其中应收款、预收款性质的收款单将与发票、应收单、付款单进行核销勾对。
  应付系统需填制付款单。
  ●例9-4
  输入收款单。
  2011年1月11日,销售部收到元祥公司的转账支票一张,票号为ZP106,为支付购买B产品的款项,金额合计为35100元。
  ▼操作演示
  参见“操作演示\9-4.htm”。
  3.往来核销
  销售核销就是确定收款单与销售发票之间对应关系的操作,即指明每一次收款收的是哪几笔销售业务款项。核销时,一般可以一张发票对应一张收款单分次核销,也可以一张发票一次对应多张收款单核销、一张收款单一次对应多张发票核销、或多张发票对应多张收款单核销。核销分自动核销和手工核销两种方式。自动核销是用户指定核销条件后,系统根据核销条件(主要是往来单位、金额)自动选择匹配的单据进行核销。手工核销是指由用户确定收款单和应收单匹配关系进行核销。
  采购核销就是确定付款单与采购发票之间对应关系的操作,即指明每一次付款付的是哪几笔采购业务款项。
  ●例9-5
  将客户为“元祥公司”、金额为35100元的收款单与相同金额的销售发票进行核销。
  ▼操作演示
  参见“操作演示\9-5.htm”。
  4.应收应付账表查询
  应收系统查询的账表主要包括客户往来余额表、客户往来明细账、客户对账单、应收账龄分析表、应收账款预警表等。
  应付系统查询的账表主要包括供应商往来余额表、供应商往来明细账、供应商对账单、应付账龄分析表、应付账款预警表等。
  ●例9-6
  查询全部客户的客户往来余额表。
  ▼操作演示
  参见“操作演示\9-6.htm”。

第二节 工资核算 

工资是企业职工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是产品成本的计算内容,是企业进行各种费用计提的基础。工资核算的任务是以职工个人的工资原始数据为基础,计算应发工资、扣款和实发工资等,编制工资结算单;按部门和人员类别进行汇总,进行个人所得税计算;提供对工资相关数据的多种方式的查询和分析;进行工资费用分配与计提,并实现自动转账处理。

一、初始设置操作 
1.设置部门档案
部门资料是会计核算软件各核算模块都可能使用到的基础信息,并不仅用于工资核算模块。建立部门档案就是输入企业各部门的部门编码和部门名称等信息,以便分部门进行工资汇总计算,产生工资发放表和部门工资汇总表。部门档案的设置在基础设置中完成。
2.设置工资类别
在工资管理中,如果单位存在按周或每月多次发放工资、或者存在多种不同类别的人员,每一类人员的工资发放项目不同,计算公式亦不同,但又需要进行统一工资核算管理的情况,则可以通过建立不同的工资类别,实现多个类别的核算。例如,某企业正式职工和临时职工工资组成项目不同,需要进行不同的工资核算,则可以设置正式职工和临时职工两个工资类别。
设置工资类别、人员类别、部门档案、工资项目等内容时,需关闭工资类别。
设置工资项目计算公式,设置人员档案、输入工资数据、定义工资转账关系、工资计算、设置所得税基数、工资费用分配等操作,需要在打开某一工资类别下进行。
●例9-7
设置工资类别。
类别名称:临时人员 部门只包括生产部。
▼操作演示
参见“操作演示\9-7.htm”。
3.设置工资项目
工资项目设置即定义工资项目的名称、类型、宽度、小数和增减项等。系统中有一些固定项目是工资账中必不可少的,包括应发合计”、“扣款合计”、“实发合计”等,这些项目不能删除和重命名;其他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定义或参照增加,如基本工资、奖励工资、请假天数等。在此设置的工资项目是针对所有工资类别的全部工资项目。
●例9-8
设置工资项目。


项目名称

类型

长度

小数位数

增减项

事假扣款

数字

8

2

减项

事假天数

数字

8

2

其他

▼操作演示
参见“操作演示\9-8.htm”。
4.设置工资项目的计算公式
设置计算公式就是定义某些工资项目的计算公式及工资项目之间的运算关系例如:缺勤扣款=基本工资/月工作日×缺勤天数。运用公式可直观表达工资项目的实际运算过程,灵活地进行工资计算处理。
定义公式可通过选择工资项目、运算符、关系符、函数等组合完成。
系统固定的工资项目,如应发合计”、“扣款合计”、“实发合计”等的计算公式,系统根据工资项目设置的“增减项”自动给出,用户在此只能增加、修改、删除其他工资项目的计算公式。
定义工资项目计算公式要符合逻辑。系统将对公式进行合法性检查,对不符合逻辑的公式,系统将给出错误提示。定义公式时要注意先后顺序,先得到的数据应先设置公式。
●例9-9
打开“正式人员”工资类别,选择“事假扣款”、“事假天数”工资项目,并设置“事假扣款”工资项目的计算公式。事假扣款=事假天数*50
▼操作演示
参见“操作演示\9-9.htm”。
5.设置人员档案
人员档案的设置用于登记工资发放人员的姓名、职工编号、所在部门、人员类别等信息。此外,员工的增减变动也必须在本功能中处理。人员档案的操作是针对某个工资类别的,即应先打开相应的工资类别。
人员档案管理包括增加/修改/删除人员档案、人员调离与停发处理、查找人员等。
●例9-10
在“正式人员”工资类别下,建立人员档案。
人员编码:102
人员姓名:辛宏
部门名称:管理部
人员类别:管理人员
银行名称:工商上地分理处
银行账号:1111111119
▼操作演示
参见“操作演示\9-10.htm”。
6.输入工资原始数据
在工资系统日常业务处理开始前,将所有人员的每月相对不发生变化的工资项目数据或变化较小工资项目数据录入计算机,作为工资计算的基础数据。
●例9-11
输入员工“辛宏”的工资数据。
基本工资:4500 岗位工资:4500
▼操作演示
参见“操作演示\9-11.htm”。
7.定义工资转账关系
会计核算软件通过事先定义工资转账关系,就可以每月自动分配工资费用,生成转账凭证。
定义工资转账关系就是定义工资费用分配的模板,即确定不同类别人员的工资计入不同的费用科目中去。
●例9-12
定义工资转账关系。
计提类型名称:应付工资2
计提比例:100%


部门名称

人员类别

项目

借方科目

贷方科目

综合部

管理人员

应发合计

660201

2211

▼操作演示
参见“操作演示\9-12.htm”。

二、日常使用操作
1.输入变动工资数据并进行工资计算
变动工资数据是指考勤数据、产量工时、水电费、房租、病事假扣款等每月发生变化的工资数据。
工资计算是根据用户输入的职工工资数据和定义的计算公式,使用工资计算功能,会计核算软件能自动完成工资计算,包括应发工资、扣款合计、实发工资等数据。
●例9-13
员工辛宏请假3天,输入辛宏的考勤数据并进行工资计算与汇总。
▼操作演示
参见“操作演示\9-13.htm”。
2.计算个人所得税
鉴于许多企事业单位计算职工工资薪金所得税时的工作量较大,本系统特提供个人所得税的自动计算功能。用户只需自定义所得税的税率,系统就能自动计算个人所得税。
(1)设置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系统内置的计算所得税的算法是以2000元为起征点,按照国家规定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表进行计算。如果国家的税收政策发生变化,可以修改“基数”、“附加费用”和税率计算公式。
(2)计算与申报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是个人纳税情况的记录,企业每月需要向税务机关上报。工资系统预置了该表中的栏目,并且提供了一些可选栏目供企业选择。系统默认以“实发工资”作为扣税基数,但企业可以自行选择其他工资项目作为扣税标准。
●例9-14
设置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基数为3000并重算个人所得税。
▼操作演示
参见“操作演示\9-14.htm”。
3.工资费用分配
工资费用是生产成本中人工费最主要的部分。工资费用分配是对工资费用进行工资总额的计提计算、分配及各种经费的计提,并编制转账会计凭证,传递到总账系统中。
●例9-15
工资费用分配,并生成记账凭证。
计提类型:应付工资2;核算部门:管理部;明细到工资项目。
▼操作演示
参见“操作演示\9-15.htm”。
4.工资账表查询
工资数据处理结果最终通过工资报表的形式反映,工资系统提供了各种工资报表。
(1)工资表
工资表包括工资发放签名表、工资发放条、工资卡、部门工资汇总表、人员类别工资汇总表、条件汇总表、条件统计表、条件明细表、工资变动明细表、工资变动汇总表等由系统提供的原始表,主要用于本月工资发放和统计。工资表可以进行修改和重建。
(2)工资分析表
工资分析表是以工资数据为基础,对不同部门、人员类别的工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产生各种分析表供决策人员使用。
●例9-16
查询部门工资汇总表。
▼操作演示
参见“操作演示\9-16.htm”。

第三节 固定资产核算 

固定资产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正确管理和核算企业的固定资产,对于保护企业资产完整、保证企业再生产资金来源具有重要意义。固定资产核算模块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日常业务的核算和管理,生成固定资产卡片,按月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原值变化及其他变动并输出相应的增减变动明细账,按月自动计提折旧,生成折旧分配凭证,同时输出相关的报表和账簿。

一、初始设置操作
1.设置固定资产类别
固定资产的种类繁多,规格不一。要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及时准确作好固定资产核算,必须科学地建立固定资产的分类,为核算和统计管理提供依据。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北京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电算化》.. 下一篇安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电算化》..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