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顺序编定页数,不得跳页、缺号;使用活页式账页,应当按照账户顺序编号,并定期装订成册。
3.在账页上开设账户
4.粘贴印花税票
记账人员发生调动工作或因故离职时,应严格办理交接手续,在“账簿启用及交接表”交接记录栏填明交接人员姓名、职别、交接日期,并由交接人员盖章,以分清责任。
三、会计账簿的记账规则
1.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将会计凭证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有关资料逐项记入账内,做到数字准确、摘要清楚、登记及时、字迹工整。
2.登记完毕后,要在记账凭证上签名或者盖章,并注明已经登账的符号表示已经记账。
3.账簿中书写的文字和数字上面要留有适当空格,不要写满格,一般应占格距的1/2。
4.登记账簿要用蓝黑墨水或者碳素墨水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银行的复写账簿除外)或者铅笔书写。
5.下列情况,可以用红色墨水记账:
1)按照红字冲账的记账凭证,冲销错误记录;
2)在不设借贷等栏的多栏式账页中,登记减少数;
3)在三栏式账户的余额栏前,如未印明余额方向的,在余额栏内登记负数余额;
4)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可以用红字登记的其他会计记录。
6.各种账簿应按页次顺序连续登记,不得跳行、隔页。如果发生跳行、隔页,应当将空行、空页划线注销,或者注明“此行空白”、“此页空白”字样,并由记账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7.凡需要结出余额的账户,结出余额后,应当在“借或贷”等栏内写明“借”或者“贷”等字样。没有余额的账户,应在“借或贷”栏内写“平”字,并在“余额”栏用“0”表示。
8.每一账页登记完毕结转下页时,应当结出本页合计数及余额,写在本页最后一行和下页第一行有关栏内,并在摘要栏内注明“过次页”和“承前页”字样;也可以将本页合计数及金额只写在下页第一行有关栏内,并在摘要栏内注明“承前页”字样。
对需要结计本月发生额的账户,结计“过次页”的本页合计数应当为自本月初起至本页末止的发生额合计数;对需要结计本年累计发生额的账户,结计“过次页”的本页合计数应当为自年初起至本页末止的累计数;对既不需要结计本月发生额,也不需要结计本年累计发生额的账户,可以只将每页末的余额结转次页。
第四节 错账更正方法
账簿记录发生错误,不准涂改、挖补、刮擦或者用药水消除字迹,不准重新抄写,必须按下列方法更正:
一、划线更正法
在结账前发现账簿记录有文字或数字错误,而记账凭证没有错误,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时,可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上划一条红线,在红线的上方填写正确的文字或数字,并由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在更正处盖章。对于错误的数字,应全部划红线更正,不得只更正其中的错误数字。对于文字错误,可只划去错误的部分
二、红字更正法
(一)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记科目、借贷方向有错误,致使账簿记录错误。
更正方法是:先用红字金额填制一张内容与原错误记账与凭证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在摘要中写明“更正×字第×号错凭证”并据以入账,以冲销原来的错误记录,然后再用蓝字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登记入账。
【例6-1】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在编制记账凭证时误将应属于管理费用的行政部门用固定资产折旧5500元计入了制造费用,并已登记入账。
1.原错误记账凭证:
借:制造费用 5500
贷:累计折旧 5500
2.发现时填制一张红字金额记账凭证,并所以登记入账,冲销原错误记录:
借:制造费用 5500
贷:累计折旧 5500
3.再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入账:
借:管理费用 5500
贷:累计折旧 5500
(二)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记科目、借贷方向无误,但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致使账簿记录错误。
记账后在当年内发现记账凭证所记的会计科目错误,或者会计科目无误而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从而引起记账错误,采用红字更正法。更正方法是:记账凭证会计科目错误时,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记账凭证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以示注销原记账凭证,然后用蓝字填写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并据以记账;记账凭证会计科目无误而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时,按多记的金额用红字编制一张与原记账凭证应借、应贷科目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以冲销多记的金额,并据以记账。
如【例6-1】中,假设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借贷方向均未发生错误,但所记录金额大于应记金额,正确金额应为5000元。在这种情况下,更正时只要按多计的金额500元,填制一张红字金额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内注明“冲转×字第×号凭证多计数”字样并据以入账登记。
三、补充登记法
补充登记法适用于记账凭证的会计科目、记账方向均正确,但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致使账薄记录发生少计的错误。
更正方法是:用蓝字填制一张记账凭证,金额为应记金额与所记金额的差额,在摘要栏内注明“补记×字第×号凭证少计数”字样,并据以登记入账。
如【例6-1】中,若正确的制造费用金额应为6000元,则只要用蓝字填制一张500元(6000—5500)的补充记账凭证并据以入账即可将错误改正。
第五节 对 账
一、对账的意义
对账,是指对账簿记录进行核对。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有时难免会发生各种差错和账实不符的现象。对账就是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在记账以后结账之前,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有关数据进行检查、核对,以便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真实可靠数据资料的重要会计工作。对账工作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二、对账的内容
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各单位应当对会计账簿记录的有关数字与库存实物、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往来单位或个人等进行相互核对,保证账簿的记录与记账凭证应相符,账簿与账簿之间的相关数字应相符,账簿记录与实物记录应相符。由此可见,对账的主要内容包括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实核对三个方面。
(一)账证核对
账证核对,是指将各种账簿的记录与记账凭证及其所附原始凭证进行核对,目的是检查登账中有无错误,以保证账证相符。这种核对平常是通过编制凭证和记账过程中的“复核”环节进行的。月末如果发现账账不符,也须追本溯源,进行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检查核对,以保证账账相符。
(二)账账核对
账账核对是在账证核对相符的基础上,对不同账簿记录之间的有关数字进行的核对。主要包括:
1.总分类账中全部总账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与全部总账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应核对相符。这种核对可以通过编制总账账户试算平衡表进行。
2.总账中“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账户期末余额应分别与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期末余额核对相符。
3.总分类账中各账户的期末余额应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的期末余额合计数核对相符。这种核对可以通过编制“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对照表”来进行。
4.财会部门的各种财产物资明细分类账的期末余额应与财产物资保管和使用部门的财产物资明细账的结存数核对相符。
(三)账实核对
账实核对是在账账核对的基础上,将各种财产物资和结算款项的账面余额与实存数额核对相符。包括:
1.库存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应与库存现金实存数核对相符。
2.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应与银行对账单核对相符。
3.各种应收、应付款项明细账账面余额应与有关债务人、债权人的相关账面余额核对相符。
4.各种财产物资明细分类账账面余额应与财产物资实存数核对相符。
第六节 结账
一、结账的意义
结账,是指在将一定期间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结算出各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的一项工作。通过结账可以全面、系统地反映单位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全部经济活动的变化情况及其结果,为总结生产经营情况、考核财务成果及编制会计报表提供资料。
二、结账程序
1.检查本期内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已经全部登记入账。
结账前,必须将本期内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并通过对账确保账簿记录正确。若发现漏账、错账,应及时补记、更正。不能为了赶编会计报表而提前结账或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拖延至下期登账,也不能先编会计报表而后结账。
2.在实行权责发生制的单位,应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编制有关账项调整的记账凭证,进行账项调整,以正确反映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对于需要在本月办理的有关转账业务,如销售成本的结转、税金及附加的计算结转等,均应编制有关记账凭证并登记人账,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编制记账凭证,结转损益类账户本期发生额。
将本期实现的各种收入从“主营业务收入”等收入账户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将本期发生的各项费用从“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等费用账户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以便计算确定本期的财务成果。
4.结算出所有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年末结账时,应将有余额账户的年末余额结转下年。
三、结账的方法
结账工作一般按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进行。结账时,应当结出每个账户的期末余额,有些账户还要求结出出本期发生额。结出余额后,应在余额栏前的“借或贷”拦内写明“借”或“贷”字样,没有余额的账户,应在余额栏前的“借或贷”栏内写“平”字,并在余额栏内用“0”表示。结账一般都划“结账线”。平时结账划单线,年末结账划双线。“结账线”位用通栏红线表示,不能只在账页中的金额部分划线。
1.月结。
月结时,对于需要按月结计发生额的账户如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在各账户本月最后一笔金额下划一条通栏单红线,并在红线下的“摘要”栏中注明“本月发生额及余额”或“本月合计”字样,同时结算出本月借方和贷方发生额及期末余额,并标明余额方向,然后在本行下面再划一条通栏单红线,表示月结工作完毕;对不需要按月结计发生额的账户,如各项应收应付款明细账和财产物资明细账等,在每次记账后,都要随时结出余额,每月最后一笔余额即为月末余额,月末结账时,在最后一笔经济业务记录下划一条通栏单红线即可。对需要结出本年累计发生额的某些明细账户,每月结账时,应在“本月合计”行下结出自年初起至本月止的累计发生额,并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累计”宇样,在本行下
再划一条通栏单红线。
2.季结。
季度结账时,应在本季度末最后一个月进行月结后。在季终月的“月结”行下的“摘要”栏内注明“本季发生额及季末余额”字样,并在季结行下再划一条通栏单红线。半年度结账方法可比照季结进行。
3.年结。
年度终了时,所有总账账户都应结出全年发生额及年末余额。具体做法是:在本年的第四季度季结的红线下面一行,结算出全年四个季度的借贷方发生额和年末余额,并标明余额方向.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发生额及余额”、“本年合计”或“年结”字样,并在下向划通栏双红线,表示“封账”。采用棋盘式总账和科目汇总表代总账的单位,年终结账时,应汇编一张全年合计的棋盘式总账和科目汇总表。
第七节 会计账簿的更换与保管
一、会计账簿的更换
年度结账后,必须按规定更换新账。总账、日记账和大部分明细账每年都应更换一次新账。一些财产物资明细账和债权债务明细账,如固定资产明细账、应收账款明细账等,可以跨年度继续使用,各种备查账簿也可以跨年度连续使用,不必每年更换新账,以避免重复抄账增加工作量。
更换新账时,应将各账户的年末余额过入下一年度新账簿。在新账簿有关账户新账页的第一行“余额”栏内,填上该账户上年的余额;同时在“摘要”栏内加盖“上年结转”戳记。
二、账簿的保管
会计账簿与会计凭证、会计报表一样都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档案资料,也是重要的经济档案,必须按照国家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妥善保管,不得丢失和任意销毁。保管期满后,需要销毁的,应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报经批准后,再行销毁。
会计账簿的保管,既要做到安全、完整,又要保证在需要的时候能从账簿中迅速查到所需要的资料。为此,会计人员必须在年度结束后,将各种活页账簿连同“账簿启用及交接表”装订成册,加上封面,统一编号,与各种订本式账簿一起归档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