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河南会计从业《会计基础》第八章财产清查(一)
2013-04-16 21:25:4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第八章 财产清查

第一节 财产清查的意义、种类和一般程序

一、财产清查的意义
1.概念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2.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 
(1)财产物资保管过程中发生的自然损耗; 
(2)财产收发过程中由于计量或检验不准,造成多收或少收的差错; 
(3)由于管理不善、制度不严造成的财产损坏、丢失、被盗; 
(4)在账簿记录中发生的重记、漏记、错记; 
(5)由于有关凭证未到,形成未达账项,造成结算双方账实不符; 
(6)发生意外灾害等。 
注:1条账簿错误,1条没错(未达账项),4条实物原因。 
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不同,其会计处理也不同——第三节清查结果处理介绍。 
3.意义 
加强财产清查工作,对于加强企业管理、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了解): 
第一,通过财产清查,做到账实相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保护各项财产的安全完整。 
第二,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查明财产物资盘盈盘亏的原因,落实经济责任,从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控掘财产物资潜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能,加速资金周转。 
第三,通过财产清查,可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弥补经营管理中的漏洞,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财产清查的种类(交叉记忆)
(一)按财产清查的范围,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1.全面清查。它是指对全部财产进行盘点与核对。 
需要进行全面清查的情况通常主要有: 
(1)年终决算之前; 
(2)单位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前; 
(3)中外合资、国内合资前; 
(4)企业股份制改制前; 
(5)开展全面的资产评估、清产核资前; 
(6)单位主要领导调离工作前等。 
2.局部清查。它是根据需要对部分财产物资进行盘点与核对。 
主要是对货币资金、存货等流动性较大的财产的清查。局部清查一般包括下列清查内容: 
(1)库存现金应每日清点一次 
(2)银行存款每月至少同银行核对一次 
(3)债权债务每年至少核对一至两次 
(4)各项存货年内应有计划、有重点地抽查,贵重物品每月清查一次等。 
注:日——现金 
月——银行存款、贵重物品 
年内——其他(债权债务、普通存货等) 
(二)按财产清查的时间,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1.定期清查。它是根据计划安排的时间对财产物资进行的清查。 
定期清查一般在期末进行,既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2.不定期清查。它是指根据实际需要对财产物资所进行的临时性清查。 
不定期清查一般是局部清查,如改换财产物资保管人员进行的有关财产物资的清查、发生意外灾害等非常损失进行的损失情况的清查、有关部门进行的临时性检查等。 
也可以是全面清查,如单位主要领导调离工作前等。 
企业在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前,应当全面清查财产、核实债务(全面、定期)。各单位应当定期将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相互核对,保证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及款项的实有数额相符。 
三、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
(1)建立财产清查组织; 
(2)组织清查人员学习有关政策规定,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业务知识,以提高财产清查工作的质量; 
(3)确定清查对象、范围,明确清查任务; 
(4)制定清查方案,具体安排清查内容、时间、步骤、方法,以及必要的清查前准备; 
(5)清查时本着先清查数量、核对有关账簿记录等,后认定质量的原则进行; 
(6)填制盘存清单; 
(7)根据盘存清单填制实物、往来账项清查结果报告表。 
【例题1·单选题】财产清查是用来检查( )的一种专门方法。 
A.账实是否相符 
B.账账是否相符 
C.账表是否相符 
D.账证是否相符 
[答案]A
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方法

一、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
(一)现金的清查 
现金清查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实地盘点的方法来确定库存现金的实存数,然后再与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相核对,确定账存与实存是否相等以及盈亏情况。 
实际工作中,除了由出纳人员对现金进行经常性清查外,还应由清查小组对库存现金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现金清查时,出纳人员必须在场,现金由出纳人员经手盘点,清查人员从旁监督。同时,清查人员还应认真审核现金收付凭证和有关账簿,检查财务处理是否合理合法,账簿记录有无错误,以确定账存与实存是否相符等等。 
现金清查结束后应填写“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并据以调整现金日记账的账面记录。 
(二)银行存款的清查 
银行存款清查是通过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进行核对,查明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不一致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双方或一方记账有错误;二是存在未达账项。 
所谓未达账项,是指企业与银行之间,由于凭证传递上的时间差,一方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因尚未接到凭证因而未登记入账的款项。 
具体地说,未达账项大致有下列四种情况: 
1.企业已收,银行未收;即企业已收款入账,银行尚未收款入账。 
2.企业已付,银行未付;即企业已付款入账,银行尚未付款入账。 
3.银行已收,企业未收;即银行已收款入账,企业尚未收款入账。 
4.银行已付,企业未付。即银行已付款入账,企业尚未付款入账。 
其中(1)(4)两种情况下,会使企业账面的存款余额大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而在(2)(3)两种情况下,又会使企业账面的存款余额小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因此,在清查银行存款时,如出现未达账项,应通过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调整。调节表的编制方法一般是在企业与银行双方的账面余额的基础上,各自加上对方已收而本单位未收的款项,减去对方已付而本单位未付的款项。经过调节后,双方的余额应相互一致。 
[例题]2008年6月30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413280元,银行对账单余额为418900元。经逐笔核对,双方记账均无差错,但发现有下列未达账项: 
(1)6月28日,企业收到转账支票一张,计46800元,企业已作存款收入入账,但尚未到银行办理入账手续,银行尚未入账。 
(2)6月29日,企业开出转账支票一张,计70200元,用以支付供货单位账款,企业已作存款付出入账,但支票尚未到达银行,银行尚未入账。 
(3)6月30日,银行计算应付给企业存款利息800元,银行已登记入账,作为企业存款的增加,而企业未收到收款通知,尚未入账。 
(4)6月30日,银行代企业付水电费18580元,银行已登记入账,作为企业存款的减少,而企业尚未收到付款通知,尚未入账。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是双方在账面余额的基础上各自补记对方已记账、本单位未记账的金额。根据双方账面余额和未达账项调节后的余额是企业实际可使用的存款数额。 
需要说明的是,银行存款双方余额调节相符后,对未达账项一般暂不作账务处理,对银行已入账而企业未入账的各项经济业务,不能根据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来编制会计分录,作为记账依据,而必须在收到银行转来的有关原始凭证后方可入账。 
二、实物的清查方法
1.实地盘点法。是指在财产物资存放现场逐一清点数量或用计量仪器确定其实存数。 
2.技术推算法。适用于煤炭、砂石等大宗物资的清查。 
对各项财产物资的盘点结果,应逐一填制盘存单,并同账面余额记录核对,确认盘盈盘亏数,填制实存账存对比表,作为调整账面记录的原始凭证。
三、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 
往来款项的清查一般用发函询证的方法进行核对。步骤如下:  
1.首先将本单位的往来账款核对清楚。  
2.编制“往来款项对账单”,寄往各有关往来单位,其中一联作为回单,对方单位核对后盖章退回。  
3.收到上述回单后,编制“往来款项清查表”。  
总结:  
1.在财产盘点报告表中,清查人员、经管人员均需签名盖章,以明确经济责任。  
2.对于财产清查所编制的表格中  
(1)能作为原始凭证调账的有:XX报告表(如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账存实存对比表,盈亏明细表等;  
(2)不能作为原始凭证调账的有:盘存清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例题2·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关于库存现金清查的说法错误的有( )。  
A.库存现金只需要定期清查  
B.库存现金清查时出纳人员应该回避  
C.清查人员应该自己动手亲自盘点库存现金  
D.现金清查后,如果存在账实不符也不得调整库存现金日记账  
[答案]ABCD 
【例题3·单选题】以下资产可以采用发函询证方法进行清查的是( )。  
A.煤炭  
B.银行存款  
C.固定资产  
D.应收账款  
[答案]D 
【例题4·单选题】下列记录可以作为调整账面数字的原始凭证的是( )。  
A.盘存单  
B.实存账存对比表  
C.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D.往来款项对账单  
[答案]B
第三节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一、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要求
(一)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和性质,提出处理建议 
一般来说,个人造成的损失,应由个人赔偿;因管理不善原因造成的损失,应作为企业“管理费用”入账;因自然灾害造成的非常损失,列入企业的“营业外支出”。 
(二)积极处理多余积压财产,清理往来款项 
(三)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四)及时调整账簿记录,保证账实相符 
对于财产清查中发现的盘盈或盘亏,应及时调整账面记录,以保证账实相符。要根据清查中取得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簿,使各种财产物资的账存数与实存数相一致,同时反映待处理财产损溢的发生。 
二、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分审批前和审批后)
对于财产清查中发现的盘盈、盘亏,在报经有关领导审批之前,应基于客观性原则,根据“清查结果报告表”、“盘点报告表”等已经查实的数据资料,编制记账凭证,记入有关账簿,使账簿记录与实际盘存数相符,同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将处理建议报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 
为了记录、反映财产的盘盈、盘亏和毁损情况,应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在该科目下应设置“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和“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两个明细科目,分别核算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待处理的损溢。“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基本结构如下表所示。 
(一)盘盈处理 
(1)流动资产 
审批处理前借记“库存现金”、“原材料”、“库存商品”等有关财产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批准处理后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管理费用”、“营业外收入”等科目。 
(2)固定资产 
在新准则下,固定资产盘盈作为前期差错处理,在按管理权限批准处理前,应先通过“以前年度损溢调整”科目核算。 
(二)盘亏处理 
审批之前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库存现金”、“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科目。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河南会计从业《会计基础》第九章.. 下一篇河南会计从业《会计基础》第七章..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