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单项选择题 为防止自然灾害、改善农田小气候、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繁育的环境而营造的防护林是()。
A.防风固沙林
B.水土保持林
C.农田防护林
D.水源涵养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问答题 简述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设计指标体系和策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标体系:富营养化;溶解氧;水质;沉积物毒性;鱼体化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标体系:富营养化;溶解氧;水质;沉积物毒性;鱼体化学含量;外来物种
策略:增加湖泊的深度和广度;减少点源、非点源的污染;迁移富营养化沉积物;清楚过多草类;生物调控。
3、单项选择题 生态工程建设要达到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的目的,应遵循()
A.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B.系统整体性原理
C.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
D.物种多样性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单项选择题 我国许多农村家庭利用庭院发展的“庭院经济”是典型的()模式。
A.林农复合经营
B.林牧复合经营
C.林果复合经营
D.林农牧复合经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单项选择题 石油农业与无废弃物农业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A.物质可以循环利用,对环境几乎没有破坏性
B.使用植物易于吸收的化肥作肥料,在促进植物快速生长的同时也有助于周围环境的净化
C.以煤和石油等原料为动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D.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生产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单项选择题 为解决农村生活用能源及控制坡面水土流失而营造的森林是()
A.护坡薪炭林
B.护坡用材林
C.复合林牧护坡林
D.护坡经济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问答题 举例说明退化湿地治理的生态工程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以治理洞庭湖退化为例
1.退田还湖工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以治理洞庭湖退化为例
1.退田还湖工程
洞庭湖区退田还湖涉及到沿湖10个县市区的12个堤垸、拟退面积1309.84km2,涉及81.77×104人。分别占洞庭湖区面积和人口的4.5%和6.4%,退田还湖区农民200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676.67元。退田还湖可使洞庭湖的面积接近1949年的4350km2,恢复洞庭湖区已破坏的湿地生态环境。
洞庭湖湿地退田还湖后,湿地面积增加了1390.84km2,其中水面334.84km2,按平均水深1.75m计,可增加蓄水5.86×108m3,恢复了湖泊原有的水体,增强其蓄水防洪的能力,创建了物种生态位,湿地生物亦获得了栖息繁衍的空间和生存条件,退化的湿地得以恢复,有利于实现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生物措施
(1)恢复湖滨湿地,构建植被缓冲带
有计划地退田还湖(洲滩民垸206kmm2傍湖垸1582.96km2,共计1788.96km2),逐步将其恢复为以湿生~水生植被为主的湖滨湿地。洞庭湖周边湖滩湿地面积若达4000km2以上,将其建成沿湖植被缓冲带,将大大提高其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
(2)以树代草,发展湿地林业
湿地植物如芦苇、荻等是洞庭湖湖区的优势种类,具有适应性强,生 长旺盛,对泥沙和其它污染物滞纳作用大等优点。但芦苇和荻也具有促淤的明显缺点,任其孳生蔓延将会加速洞庭湖的淤积和衰。加之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冬季枯萎死亡,大面积的收割费时费力且几乎不可能,大量植株腐烂也会造成对水体的二次污染。采用木本植物替代草本植物,是湿地植被恢复的重要举措。木本植物处理污水能力强,具有很好的净化功能。与草本植物相比,其优点是:不易造成二次污染;提供木材,经济效益高。欧美黑杨、水杉、鸡婆柳和旱柳在湖区长势良好,选用这些乔木和灌木代替芦苇等草本植物可减缓沿岸泥沙淤积,更可有效地吸收利用N、P等营养物质,提高其净污去污的能力。
结论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单一的过度开发或其它不合理的利用方式都将造成湿地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下降。本着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长期目标与近期计划相统一的原则,采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生物与工程治理模式,是保证湿地可持续利用的理想方案。
8、单项选择题 营造水土保持林的关键技术措施包括适地适树及()。
A.良种壮苗、精细管理
B.合理稀植、营造混交林
C.合理密度、细致整地
D.良种壮苗、抚育管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问答题 简述湿地保护的生态工程对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湿地生态补水:考虑到目前许多重要湿地面临的最大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湿地生态补水:考虑到目前许多重要湿地面临的最大威胁是缺水,没有水也就不能成其为湿地.因此,对这部分湿地实施生态补水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2)湿地污染控制:湿地面临的另一个最大威胁是生产,生活产生的废水,污水污染,如何控制污水排放与减缓富营养化过程是湿地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3)湿地生态恢复和综合整治工程:对列入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以及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湿地,已被开垦占用或其他方式改变用途的,规划采取各种补救措施,努力恢复湿地的自然特性和生态特征.
10、单项选择题 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人为干扰将引起环境的()变化。
A.一般
B.双向
C.可逆
D.不可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名词解释 机能节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物的机能节律也称之为律动,这种机能节律与环境因子的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物的机能节律也称之为律动,这种机能节律与环境因子的时间节律有着密切的关系,生物机能节律也分为年周期、季周期,月周期和日周期,这些周期性变动称其为生物的机能节律。
12、单项选择题 林业生态工程各种措施是改造自然的过程,其次效益的发挥需要足够的时间,这种特征是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的()。
A.多样性特征
B.迟效性特征
C.时空性特征
D.负效性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单项选择题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运用的原理包括()
①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②协调与平衡原理
③整体性原理
④工程学原理
⑤物种多样性原理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单项选择题 在我国的太湖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桑基鱼塘模式所遵循的原理是()
A.协调和平衡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单项选择题 下列对城市垃圾的处理办法不妥当的是()
A.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B.改露天放置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
C.利用热解方法使垃圾分解
D.垃圾堆放在一块,通过微生物自然分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问答题 简述山地生态恢复的主要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双效”品种资源的引种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双效”品种资源的引种技术:引进的优良品种遵循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高原则进行。
(2)坡地水土调控技术:包括挖蓄水沟、庭院储水、覆盖保墒等措施。
(3)培肥地力技术:采取种植豆科牧草和“林草-畜-肥”两种方法培肥地力。
(4)节律配合技术:采用营养钵育苗,雨季降雨后造林新技术。
(5)物种共生,复合匹配技术:利用物种共生原理,进行系统内多物种的人工复合匹配。
17、问答题 森林缓解水资源危机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森林是“绿色水库”,森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森林是“绿色水库”,森林上土壤像“海绵”一样可吸收、贮藏大量的降水,涵养水源,并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增加枯水期的河水流量,增加可利用的有效水资源;
(2)森林可防止土壤侵蚀,减少河流泥沙,维护江河湖库的蓄积能力,处长水利工程设施的寿命,减少无效水损失,并且还能有效地缓解水体污染;
(3)森林可以促进水分循环和影响大气环流,增加降水。
18、单项选择题 林业生态工程的目标是建造某一区域(或流域)的,以木本款物为主体的优质、稳定的()生态系统。
A.森林
B.山地
C.复合
D.单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问答题 简述造林技术措施设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整地设计;
(2)造林方式、方法设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整地设计;
(2)造林方式、方法设计;
(3)造林密度设计;
(4)幼林管理设计;(包括幼林抚育、造林灌溉、防止鸟兽害、补植)
20、问答题 何为共生?为什么在生态工程建设中必须遵守互利共生的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共生的生物含义是指不同种生物基于互惠关系而共同生活在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共生的生物含义是指不同种生物基于互惠关系而共同生活在一起。社会系统的共生则是指有关系统的成分通过小范围的耦合、互联、交流交换所达到的互惠共存的关系。因为自然界中没有一种生物能离开其他生物而单独生存和繁衍,共生可以使原材料、能源和运输成本大大节约,产生多重利益。
21、问答题 种植业生态工程的设计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结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结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的原则
2.时间结构与空间结构相结合的原则
3.物质和生物多层次利用的原则
4.扬长避短分步建设的原则
5.注重种群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
6.充分发挥边缘效应
22、问答题 影响土壤入渗的主要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初始含水量
(2) 土壤理化性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初始含水量
(2)土壤理化性质
(3)降雨特性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过程
(4)地形地貌坡度,坡向,地形切割程度
(5)人类活动耕地,造林
23、单项选择题 “生物圈2号”是模拟地球生态系统、全封闭的人工生态循环系统,其建造目的()
A.验证人类在离开地球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人工生态系统,能否生存。
B.验证人类在离开地球的情况下,利用人工生态系统,仅依靠太阳,能否生存
C.验证人类在人工生态系统中的存活能力
D.验证密闭立体钢架结构的人工生态系统建筑物是否适合人类居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问答题 已退化的湿地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工程设计的主要模式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湿地生态系统受损害没有超负荷并且是可逆的情况下,干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湿地生态系统受损害没有超负荷并且是可逆的情况下,干扰和压力被解除后,恢复可在自然过程中发生。如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在进行围栏保护后,几年之后草场即可恢复。另一种是超负荷的 不可逆退化,仅领先自然过程是不能使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的,必须施以人力与自然力结合的生态工程措施才能促其迅速恢复。
25、问答题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包括理论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但学科研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包括理论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但学科研究的总趋势还是侧重应用。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8个方面:
(1)研究人的生理与心理特性。人因工程学系统地研究人体特性,如人的感知特性、信息加工能力、传递反应特性;人的工作负荷与效能、疲劳;人体尺寸、人体力量、人体活动范围;人的决策过程、影响效率和人为失误的因素等。
(2)研究人机系统总体设计。人机系统的效能取决于它的总体设计。系统设计的基本问题是人与机器之间的分工以及人与机器之间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等问题。
(3)研究人机界面设计。在人机系统中,人与机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利用人机界面上的显示器与控制器,实现人与机的信息交换的过程。研究人机界面的组成并使其优化匹配,产品就会在功能、质量、可靠性、造型及外观等方面得到改进和提高,也会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4)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工作场所设计包括工作场所总体布置、工作台或操纵台与座椅设计、工作条件设计等。
(5)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作业环境包括一般工作环境,如照明、颜色、噪声、振动、温度、湿度、空气粉尘和有害气体等,也包括高空、深水、地下、加速、减速、高温、低温及辐射等特殊工作环境。
(6)研究作业方法及其改善。人因工程学主要研究人从事体力作业、技能作业和脑力作业时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工作能力及信息处理特点;研究作业时合理的负荷及能量消耗、工作与休息制度、作业条件、作业程序和方法;研究适宜作业的人机界面等等。
(7)研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人因工程研究人为失误的特征和规律,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找出导致人为失误的各种因素,以改进人—机—环境系统,通过主观和客观因素的相互补充和协调,克服不安全因素,搞好系统安全管理工作。
(8)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人因工程学要研究人的决策行为模式;研究如何改进生产
或服务流程;研究组织形式与组织界面,便于员工参与管理和决策,使员工行为与组织目标相适应等。
26、问答题 试论述绿洲防护林体系的建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绿洲防护林体系,主要是在紧邻农业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绿洲防护林体系,主要是在紧邻农业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建立绿洲外围的灌草固沙带、沙漠边缘阻沙林带和绿洲内部的护田林网等3大部分构成。
(1)绿洲外围的成片固沙林,是使绿洲和绿洲周围的防护林带免遭沙压沙埋的保障,是保卫绿洲的第一道屏障。固沙林可以通过营造沙拐枣、梭梭等灌木来形成,也可以采用引水灌沙、封沙育草等办法来形成。固沙林应当是越宽越好,其最小宽度应不低于200m。
(2)防风阻沙林带,在绿洲周围,农田与沙漠、戈壁的交界处营造,这是保卫绿洲的第二道屏障。林带的宽度可因地制宜,视农田与沙漠之间的空地宽度和水源条件而定。如果某一段有宽的空地,而且水源充足,就可宽些,可以营造中间有间距的多带式防沙林带,间距50~l00m,总带宽500~1000m;若空地较少,就可窄些,但最窄不应小于10行树。另外由于沙丘前移,靠沙丘背风坡造林时为避免幼树被埋死应留出一定的安全距离。阻沙林带的树种,要选择枝叶稠密、生长高大、抗风力强的树种。如沙枣、新疆杨、银白杨、箭杆杨、白榆等。
(3)护田林网,沿灌溉渠道和田间道路营造。这是绿洲防护林体系的主体,在减免风沙及干热风危害、改善田间小气候中,起着直接的作用。
27、问答题 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的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自然演替可自动使矿地逐步恢复,这是由于植被的发展能提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自然演替可自动使矿地逐步恢复,这是由于植被的发展能提供有机质及较低的土壤密度,能将矿质元素吸收到地表并以一定的形式富集。最重要的是一些固氮植物能迅速提高原先土壤中缺乏的氮的储量,所以引入一些适宜的物种是非常必要的。矿地极端的土壤条件会阻碍植物的生长,主要表现在物理条件、营养的缺乏及毒性三方面。因此必须减轻或消除这些影响才能保证整个恢复过程的有效进行。那些能耐强酸、重金属、耐盐的植物能改善土壤结构,减轻极端酸性条件,通过产生的有机质和重金属结合来减轻毒害,从而使土壤得到改善。
28、问答题 如何理解标准立地的?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标准立地理论有何应用价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正常立地也称标准立地,是指在生态序列处于正常位臵的立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正常立地也称标准立地,是指在生态序列处于正常位臵的立地。标准立地理论对生态工程有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把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联结起来,尤其对研究生态系统的空间相互作用与时间演替具有认识论意义。标准立地理论对于正确认识顶极群落及生态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理论。更为重要的是认识了标准立地,就有可能通过人类与自然界合作共同创造与自然规律相符合的新自然环境,新的生态系统。
29、单项选择题 在流域内实行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技术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的水土保持措施是()。
A.生物措施
B.工程措施
C.农业技术措施
D.规划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名词解释 环境的时间节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于光照的周期性变化,地球上的温度、湿度、降水等随时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于光照的周期性变化,地球上的温度、湿度、降水等随时间变化而不断变化。对于每年、每月、每日的不同变化动态分别称为年周期、月周期和日周期,另外还有季节变化。这些变化称之为环境因子的时间节律。
31、单项选择题 在流域内采用水平犁地、间作套种、桔杆覆盖、免耕等技术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的水土保持措施是()。
A.生物措施
B.工程措施
C.农业技术措施
D.规划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2、问答题 何为枯枝落叶层的水文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截留降水、减少地表径流,防止地表结皮、促进入渗,抑制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截留降水、减少地表径流,防止地表结皮、促进入渗,抑制土壤蒸发、延缓土壤变干。
33、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涵养水源、蓄洪防旱
B.调节区域气候,自然净化污水
C.为迁飞鸟类和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D.大量种植高产农作物,解决粮食物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4、单项选择题 下列对城市垃圾的处理办法不妥当的是()
A.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B.改露天放置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
C.利用热解方法使垃圾分解
D.垃圾堆放在一块,通过微生物自然分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5、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生态系统对于蓄洪防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A.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B.湿地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6、问答题 我国生态环境存在哪些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面积扩大,水资源缺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面积扩大,水资源缺乏、污染严重,森林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镇生态环境有待改善,草场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逐年增加。
37、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
A.治理环境污染
B.使破坏的生态恢复
C.注重经济效益
D.注重生态效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是十分注重经济效益的,但是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不是主要目的。
38、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窦店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是一个样板,各地可以照搬
B.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应根据实际,因地制宜
C.不同的生态工程体现的原理完全相同
D.生态工程建设目的只在于恢复生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9、问答题 目前我国湿地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湿地面积萎缩:由于农业围垦、城市用地等造成湿地大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湿地面积萎缩:由于农业围垦、城市用地等造成湿地大面积削减。1900年以来,全世界已丧失近50%的湿地。
2.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面积萎缩,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致使其生物多样性迅速降低。由于湿地生态环境恶化,物种和遗传基因多样性损失惨重。
3.湿地污染:湿地虽有降污、排污的功能,但超负荷的大量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入使湿地污染严重,特别是大、中城市附近的湖泊、河流污染更严重。
40、问答题 为什么要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点击查看答案
来源:www.91exam.net 本题答案:生态环境就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态环境就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所谓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和各种负反馈效应。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
(1)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即通常所指的生态破坏问题,如滥伐森林、陡坡开垦等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物种消失等;
(2)因工农业发展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污染,即环境污染问题。在有的地区,环境问题可能以某一类为主,但在更多的地区都是两类问题同时存在。
41、问答题 城市绿地系统包括哪几个方面?城市道路有哪几种绿化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城市绿地系统包括:点(公园或各种公共绿地等)线(路旁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城市绿地系统包括:点(公园或各种公共绿地等)线(路旁及各种绿化带)面(居民区、机关、工厂、学院等)多种功能绿地。均包括乔、灌、草、花卉、公园及园林设施。具体分为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其他绿地。城市道路绿化类型: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
42、问答题 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具有哪些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系统内外特征;
(2)多样性特征;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系统内外特征;
(2)多样性特征;
(3)时空分布特征;
(4)迟效性特征;
(5)负效应特征。
43、单项选择题 在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影响范围内,森林对人类社会有益的全部效用是森林的()。
A.生态效益
B.经济效益
C.社会效益
D.综合效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4、单项选择题 林业生态工程总体规划的内容大多数是以()。
A.造林为主
B.种苗为主
C.多种经营为主
D.水利工程设施为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5、名词解释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利用土地及其中微生物和植物根系对污水进行处理,同时又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利用土地及其中微生物和植物根系对污水进行处理,同时又利用其中水分和肥分促进农作物、牧草或树木生长的工程设施。
46、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
A.治理环境污染
B.使破坏的生态恢复
C.注重经济效益
D.注重生态效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是十分注重经济效益的,但是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不是主要目的。
47、单项选择题 我国湿地面积位居世界()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8、单项选择题 西部生态问题中最本质、最突出的矛盾是()
A.植被减少
B.地力减退
C.水土流失
D.光、热等资源缺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9、单项选择题 我国西北地区最近采用扎草方格阻止沙丘移动的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体现了草原生态系统的什么生态作用()
A.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
B.调节大气温度
C.吸收固定CO2
D.防风固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0、单项选择题 城市环境问题不包括()
A.过量的垃圾
B.噪声污染
C.城市绿化
D.大气污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1、单项选择题 我国“三北防护林”,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但由于没有完全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产生了不少问题。例如辽宁西部的章古台地区,由于单一种植樟子松树,使松毛虫因没有天敌而肆虐一时,使很多地方几乎成了不毛之地。这个事实说明()
A.樟子松树的抗虫能力很差
B.松毛虫的危害性很强,并专一性的侵害樟子松树
C.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D.由于植物种类的单一,导致松毛虫只能侵害樟子松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2、单项选择题 造成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干旱
B.土壤侵蚀
C.气候变劣
D.人类的排水和围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湿地进行排水和围垦,已经破坏了地球上80%的湿地资源。
53、单项选择题 林业生态工程总体规划的内容大多数是以()。
A.造林为主
B.种苗为主
C.多种经营为主
D.水利工程设施为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4、名词解释 生物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运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生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运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生物体制造人类所需产品、改造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应用技术领域。
55、单项选择题 桑基渔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大丰收。这是哪一方面的典型例子()
A.维护原有的生态系统稳定性
B.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根据人类需要建立新的生态系统稳定性
D.加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6、名词解释 共生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生物与生物之间、不同系统之间的合作共存、互惠互利关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生物与生物之间、不同系统之间的合作共存、互惠互利关系。人类与自然界的共生是指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互利共存关系。
57、问答题 简述沙地生态恢复的主要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林草间作措施:在林草间作中有两种对草本的利用形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林草间作措施:在林草间作中有两种对草本的利用形式,为刈草型和放牧型。林草间作的营造有两个途径,为造林种草和在封沙育草地上造林。
(2)沙地林草复合经营:沙坨地平行结构综合治理模式、沙平地网络结构模式、沙源坨间低地立体开发模式。
58、问答题 公路边坡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进行公路边坡护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公路边坡存在的问题大体分为三类:
①滑坡: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公路边坡存在的问题大体分为三类:
①滑坡:边坡一部分岩土以一定的加速度沿一定的滑动面发生剪切滑动的现象;
②崩塌:是整体岩土块脱离母体突然从较陡的斜坡上崩落下来的现象;
③剥落:边坡表层受风化,在冲刷和重力作用下,不断沿斜坡滚落的现象。
公路边坡防护分为三类:
①植物防护:选择适宜的草种种草、铺草皮等,用于边坡防护;
②工程防护:适用于不易于草木生长的岩石面上,采用框格,喷浆等形成骨架进行边坡防护。
③综合防护:以“综合设计、就地取材、以防为主、确保施工”为原则进行边坡防护。
59、名词解释 海滩生态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利用海滩及海岸带的第一性生产力为主要成分组建的海滩生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利用海滩及海岸带的第一性生产力为主要成分组建的海滩生态工程,具有保滩护堤、减轻污染、保护海滨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低投入高产出和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60、单项选择题 生态经济主要是实行“()”的原则。
A.市场经济
B.循环经济
C.计划经济
D.可持续发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1、单项选择题 生态系统可以从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所造成的破坏中得到恢复,通过人类的科学参与,一些生态系统可以()。
A.加速恢复
B.缓慢恢复
C.加速破坏
D.缓慢破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2、单项选择题 我国为治理和缓解气候干旱,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等环境问题,决定建设的大型林业生态工程是()。
A.三北防护林工程
B.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工程
C.沿海防护林工程
D.平原绿化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3、单项选择题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中,()林种是农民脱贫致富、地区经济起飞的重要林种之一。
A.用材林
B.经济林
C.防护林
D.薪炭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4、问答题 简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规划经营措施;
(2)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规划经营措施;
(2)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3)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4)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
(5)水土保持法律措施。
65、名词解释 湿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一个介于典型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湿地生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一个介于典型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水的存在为特征、其土壤与邻近的高地明显不同、供养的植物适应湿生条件)
66、问答题 林业生态工程有何重要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林业生态工程与土壤侵蚀;
(2)林业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林业生态工程与土壤侵蚀;
(2)林业生态工程与荒漠化;
(3)森林与水资源危机;
(4)林业生态工程与大气质量;
(5)林业生态工程与生物多样性;
(6)林业生态工程与噪声污染;
(7)林业生态工程与可持续发展。
67、问答题 影响枯枝落叶层持水量的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内因林分类型,林龄,枯落物干燥度
(2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内因林分类型,林龄,枯落物干燥度
(2)外因降水特性,坡度,温度
68、单项选择题 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应用原理,不正确的是()
A.整体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工程学原理
D.少消耗高产出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9、单项选择题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的基础工作是()。
A.现状调查与分析
B.区域规划设计
C.项目技术设计
D.项目树种选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0、单项选择题 在农田、湿地、森林和草原四大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处于主导地位。
A.农田
B.湿地
C.森林
D.草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1、单项选择题 我国湿地面积位居世界()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2、单项选择题 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下列不属于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要求的是()
A.调节气候
B.防风固沙,防止荒漠化
C.提供木材
D.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3、单项选择题 为恢复植被或人工培育牧草创造必要的条件,利用林业本身的特点为牲畜提供饲料并防止水土流失而营造的森林是()。
A.护坡薪炭林
B.护坡用材林
C.复合林牧护坡林
D.护坡经济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4、名词解释 林种的立体配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所谓林种的立体配置是指某一林种组成的树种或植物种的选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所谓林种的立体配置是指某一林种组成的树种或植物种的选择,和林分立体结构的配合形成。
75、单项选择题 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主要的治理对象为()
A.山甸
B.草原
C.荒漠
D.湖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大区域生态恢复工程主要是为了治理土地的荒漠化。
76、单项选择题 南京古泉生态农场将养猪、养鱼、沼气工程、养鸭、养蚯蚓、养蘑菇和种植果树等生长过程合理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良好循环系统。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沼气池中生物异化作用类型随时间变化的顺序依次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
B.从生态学角度看,人与畜禽的关系只是捕食关系
C.农场内各种农产品的生产互相协调、互惠互利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D.果园内以猪粪、鸡粪为饵料养殖的蚯蚓能改良土壤,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7、问答题 简述水土保持的林草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土保持的林草措施又称生物措施,是指在流域内,为涵养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土保持的林草措施又称生物措施,是指在流域内,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经济收入,采用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技术措施,建设生死存亡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提倡多林种、多树种及乔灌草结合。
78、问答题 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物群落建造工程(保护型、防护型、经济型),环境改良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物群落建造工程(保护型、防护型、经济型),环境改良工程(城镇、工矿区、劣地),食物链工程(桑基鱼塘系统中的鱼、动物控制病虫害的动物)
79、问答题 简述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把防止与调节地表径流放在首位;
(2)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把防止与调节地表径流放在首位;
(2)提高土壤的抗蚀能力;
(3)重视植被的环境保护作用;
(4)采用综合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5)因地制宜;
(6)生态――经济效益兼优的原则;
(7)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区域的综合整治与经营。
80、单项选择题 “猪一沼一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1、单项选择题 在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影响范围内,被人们认识,且已为社会服务的那部分效益指森林的()。
A.生态效益
B.经济效益
C.社会效益
D.综合效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2、单项选择题 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是()环境。
A.自然
B.工程
C.社会
D.信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3、名词解释 因果反馈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原因影响结果,结果又影响原因。原因与结果通过信息流组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原因影响结果,结果又影响原因。原因与结果通过信息流组成一个闭合的反馈系统,称之为因果反馈环。
84、问答题 影响林冠截留的因子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内因林冠特征(冠幅、冠高、枝叶数量、叶面积指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内因林冠特征(冠幅、冠高、枝叶数量、叶面积指数、湿润 程度等);林分特征(树种、组成、结构、林龄、郁闭度等)
(2)外因气候特征(风速、风向);降水特征(降水量、降水过程、空气湿度);地形特征(坡度、坡向、坡位)
85、问答题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我国林业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近10年,我国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我国林业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近10年,我国森林资源实现持续增长,为改善我国及全球生态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人工造林面积已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已陆续开展的生态工程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平原绿化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沙治沙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基本形成了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格局。
86、单项选择题 在流域内采用修梯田、筑坝挖排水沟等技术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的水土保持措施是()。
A.生物措施
B.工程措施
C.农业技术措施
D.规划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7、名词解释 农田防护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在有农田的地方,为防止自然灾害,改善农田小气候,创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在有农田的地方,为防止自然灾害,改善农田小气候,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牲畜繁育的环境,保证农牧业稳产高产,并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木材而营造的防护林。
88、问答题 怎样理解生态工程学和生态学之间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态工程学与生态学是息息相关的,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态工程学与生态学是息息相关的,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学问,生态工程学是研究人口、资源、环境及产业之间相互作用的横向联系,及它们之间的整体效应。
89、单项选择题 我国为改善水土流失、洪灾、干旱、泥石流频繁发生的恶劣环境,促进区域经济性情发展而建设的大型林业生态工程是()。
A.三北防护林工程
B.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工程
C.沿海防护林工程
D.平原绿化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0、单项选择题 农田防护林的主要防护效应是()。
A.防洪
B.防沙
C.防风
D.水土保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1、问答题 林业生态工程有何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森林经营对象不同,设计、建造及调控的生态系统也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森林经营对象不同,设计、建造及调控的生态系统也不同;
(2)在设计、建造及调控过程中关心的范围不同;
(3)经营目的不同;
(4)采用的综合技术措施不同。
92、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涵养水源、蓄洪防旱
B.调节区域气候,自然净化污水
C.为迁飞鸟类和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D.大量种植高产农作物,解决粮食物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3、问答题 简述农田防护林的效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农田防护林带的防风效应;(对气流结构、对风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农田防护林带的防风效应;(对气流结构、对风速)
(2)农田防护林带对温度的影响;(对气温、对土温)
(3)农田防护林带的水文效应;(对蒸发蒸腾、对空气湿度、对土壤湿度、对降水和积雪、对地下水)
(4)农田防护林带对农作物的增产效应;(国外的、国内的)
(5)农田防护林带胁地与对策。
94、问答题 什么是林冠截留的综合评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引起深层土壤的干燥化,增加入渗、减少径流和土壤侵蚀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引起深层土壤的干燥化,增加入渗、减少径流和土壤侵蚀
(1)减少林地水分输入,并增加蒸发,引起深层土壤干燥化,而无林地侵蚀性降雨次数多,会产生大量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
(2)消弱了降水动能,加强入渗,减少了径流损失,减轻了土壤径流。
95、单项选择题 生态系统可以从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所造成的破坏中得到恢复,通过人类的科学参与,一些生态系统可以()。
A.加速恢复
B.缓慢恢复
C.加速破坏
D.缓慢破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6、单项选择题 在植树造林工程中,应当特别注意运用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A.物种多样性原理和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系统工程学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7、单项选择题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中,()林种是农民脱贫致富、地区经济起飞的重要林种之一。
A.用材林
B.经济林
C.防护林
D.薪炭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8、问答题 森林的水文效益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林冠截留降水,枯枝落叶层截留,林地土壤水文特征,森林对地表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林冠截留降水,枯枝落叶层截留,林地土壤水文特征,森林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森林对蒸发散的影响,森林对降水的影响。
99、单项选择题 生态恢复工程的第一步是()
A.恢复这一地区的生物群落
B.恢复植被
C.形成合理、高效的食物链
D.保持一定的动物数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0、问答题 生态工程学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态工程这一术语的提出,是生态系统学说出现以后的事。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态工程这一术语的提出,是生态系统学说出现以后的事。奥德姆和密奇以及尤曼先后在其著作中都定义了“生态工程”。早在50年代,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就提出生态工程这一名词,在1984年给生态工程下了更为明确的定义:“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由于生态工程学是一门新的科学,其发展历史较短,它的理论原理和基本概念还正在逐步成熟之中。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生物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生物学:生态工程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