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理化检验技术(主管技师)》题库
点击进入《理化检验技术(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单项选择题 属于饮用水细菌学指标的是()
A.浑浊度
B.镉和砷
C.游离性余氯
D.硫酸盐
E.痢疾杆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在饮用水消毒过程中,为保证消毒效果,加氯量必须超过水的需氯量,使其在氧化和杀菌后还能剩余一些有效氯,称为"余氯"。试验证明接触时间达30分钟,游离性余氯在0.3mg/L以上时,对肠道致病菌、钩端螺旋体、布氏杆菌等均有杀灭作用。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规定游离性余氯的标准限值为出厂水的含量不得大于4mg/L且不得小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中不得小于0.05mg/L。镉、砷等元素为毒性元素,在体内具有明显的蓄积作用而产生危害。一般化学性指标包括:总硬度、铁、锰、铜、锌、挥发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硫酸盐、氯化物和溶解性总固体等。饮用水感官性状指标包括: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
2、单项选择题 甜味剂分人工甜味剂和天然甜味剂两大类,天然甜味剂的来源是()
A.动物组织中的甜味物质
B.矿物质中的甜味物质
C.海洋鱼类组织中的甜味物质
D.植物组织中的甜味物质
E.动物内脏中的甜味物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天然甜味剂主要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各种糖浆、低聚糖、甘草甜素、甜菊苷等直接来源于天然动植物或从中提取或合成的甜味剂。
3、单项选择题 我国制定了各个卫生领域的卫生标准,它们的最终目的是()
A.为保护环境
B.为预防疾病
C.为保护人群健康
D.为提高人的健康水平
E.为治疗人的疾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卫生标准是指为保护人群健康,对食品、医药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而制定的标准。
4、单项选择题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了氯仿、四氯化碳的允许浓度为()

A.A
B.B
C.C
D.D
E.E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单项选择题 采用荧光法测定维生素B2时,须预先分离净化后,在一定波长下测定荧光强度,进行分离净化时应采用的物质是()
A.活性炭
B.石英砂
C.硅藻土
D.硅镁吸附剂
E.氧化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单项选择题 在生物监测中,决定生物样品采集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A.样品的种类
B.待测毒物的毒性
C.待测毒物的代谢
D.待测毒物的物理性质
E.待测毒物的化学性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生物样品的采集时间由毒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决定。
7、单项选择题 水中酚的测定,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中所采用的方法是()
A.气相色谱法
B.溴化容量法
C.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
D.高压液相色谱法
E.荧光分光光度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单项选择题 用于测定水中硒的方法是()
A.二氨基萘荧光法
B.二硫腙分光光度法
C.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D.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分光光度法
E.N,N-二乙基对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水中甲醛与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AHMT)在碱性条件下缩合后,经高碘酸钾氧化成6-巯基-S-三氮杂茂[4,3-b]-S-四氮杂苯红色化合物,其颜色深浅与甲醛含量成正比。2,3-二氨基萘在pH1.5~2.0溶液中,选择性地与四价硒离子反应生成苯并(c)硒二唑化合物绿色荧光物质,用环己烷萃取,产生的荧光强度与四价硒含量成正比。在酸性溶液中,六价铬可与二苯碳酰二肼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比色定量。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与水中游离余氯迅速反应而产生红色。在碘化物催化下,一氯胺也能与DPD反应显色。
9、单项选择题 使用EDTA法测定食物中钙时,在一定的条件下用EDTA进行滴定。这里的“一定的条件”是()
A.pH12~14
B.pH10~12
C.pH8~10
D.pH4~6
E.pH6.8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单项选择题 水中锰的测定方法是()
A.水杨基荧光酮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
B.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C.过硫酸铵分光光度法
D.双乙醛草酰二腙分光光度法
E.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
11、单项选择题 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
A.有机废弃物和无机废弃物
B.固体的和泥状废弃物
C.有害废弃物和一般废弃物
D.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
E.农业废弃物和放射性废弃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于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其分类方法有多种,可按其来源、化学性质、危害状况、形状进行分类。工业固体有害废弃物具有腐蚀性、反应性、有毒性、易燃性、传染性和爆炸性,这类有害废弃物约占工业固体废弃物的10%。
12、单项选择题 对新、改、扩建的工矿企业进行验收时,应每天上下午各采一次样,连续采样的天数应是()
A.3天
B.4天
C.5天
D.2天
E.6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根据生产工艺、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变化情况以及危害程度分类,一般连续采样测定三天,每日上午、下午各一次。每次同一点不同时间内测定,采取样品不能少于三个,测试结果取其均值(放射、噪声等物理因素测试结果除外)。
13、单项选择题 按危害状况分类的是()
A.有机废弃物和无机废弃物
B.固体的和泥状废弃物
C.有害废弃物和一般废弃物
D.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
E.农业废弃物和放射性废弃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于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其分类方法有多种,可按其来源、化学性质、危害状况、形状进行分类。工业固体有害废弃物具有腐蚀性、反应性、有毒性、易燃性、传染性和爆炸性,这类有害废弃物约占工业固体废弃物的10%。
14、单项选择题 我国制定的卫生标准属于()
A.卫生行业标准
B.国家强制性标准
C.国家推荐性标准
D.卫生行业强制性标准
E.卫生行业推荐性标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单项选择题 采用全血测定时,采血时应加入一定量的抗凝剂。采集1ml血时,通常加入肝素()
A.0.01~0.05mg
B.0.01~0.02mg
C.0.1~0.2mg
D.0.5~1.0mg
E.1.0~2.0mg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单项选择题 常用酸碱指示剂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和颜色为()
A.8.0~10.0,红色~无色
B.3.1~4.4,红色~黄色
C.5.0~8.0,红色~蓝色
D.4.4~6.2,红色~黄色
E.6.8~8.0,红色~黄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甲基橙的pKHIn=3.4,理论变色范围应为2.4~4.4,实测变色范围是3.1~4.4。
17、单项选择题 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空气中镉时,下列金属中,会对测定产生干扰的是()
A.铁
B.铝
C.铊
D.铜
E.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单项选择题 根据《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研究规范》要求,固体吸附剂采样后的解吸效率最好应大于和不得低于的水平分别是()
A.75%、60%
B.80%、70%
C.85%、75%
D.90%、75%
E.90%、7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固体吸附管的解吸效率最好在90%以上,不得低于75%。
19、单项选择题 下列试剂中,可以作为镉测定的基体改良剂是()
A.氯化钠
B.硫酸钠
C.磷酸钠
D.钼酸
E.抗坏血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基体改良剂对于抑制基体干扰有一定作用。
20、单项选择题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属于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是()
A.平面角,弧度
B.压力,帕
C.体积,升
D.质量,千克
E.长度,厘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基本单位包括长度(米)、质量(千克)、时间(秒)、电流(安)、热力学温度(开)、物质的量(摩)等。平面角(弧度)属于国际单位的辅助单位,体积(升)属于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21、单项选择题 一个研究组,在一个生产和使用铅的车间,选择了一群有代表性的工人,对他们的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和他们的血铅和血中锌卟啉等进行了一次采样测定。这个研究组作了()
A.环境监测和生物监测
B.环境监测和生物材料检测
C.环境监测和健康监护
D.环境检测和生物材料检测
E.生物监测和健康监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监测是定期、系统、连续、有计划的检测,题中所述仅是进行了一次检测。
22、单项选择题 检测空气中硫化氢的方法是()
A.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B.盐酸恩波副品红分光光度法
C.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D.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E.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空气中氨吸收于稀硫酸中,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和次氯酸钠存在下,与水杨酸生成蓝绿色靛酚蓝染料,比色定量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被甲醛缓冲液吸收,生成稳定的羟基甲基磺酸,加碱后与盐酸恩波副品红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比色定量测定。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为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和室内矿物燃料的燃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二氧化氮浓度为0.24mg/L。二氧化氮在水中形成亚硝酸,与对氨基苯磺酰胺进行重氮化反应,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形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比色定量测定。空气中硫化氢被碱性氢氧化镉悬浮液吸收形成硫化镉沉淀。吸收液中加入聚乙烯醇磷酸铵降低硫化镉的光分解作用。在硫酸溶液中与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和三氯化铁反应生成亚甲基蓝,比色定量。
23、单项选择题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化效率越高,方法灵敏度越高
B.原子化时,产生的游离基态原子越多,方法灵敏度越高
C.原子化时,产生的激发态原子越多,方法灵敏度越高
D.原子化温度越高,方法灵敏度越高
E.原子化条件选择越好,方法灵敏度越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单项选择题 食品包装纸不允许含荧光性物质,检测方法是在两种不同波长的紫外线下检查5张100cm的纸样,任何一张纸样中最大荧光面积不得大于()
A.4cm2
B.5cm2
C.2cm2
D.10cm2
E.3cm2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单项选择题 皂膜流量计主要误差来源是时间的测量,因此要求皂膜有足够长的时间通过刻度区。皂膜上升的速度不宜超过()
A.12cm/s
B.16cm/s
C.8cm/s
D.4cm/s
E.10cm/s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单项选择题 某实验室用同一检验方法测定食品中的铅。小李的测定误差为2%,小王的测定误差为10%,经统计检验,检测结果不存在离群值。两人检测的误差相差那么大,是因为存在()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
C.过失误差
D.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
E.系统误差和过失误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会出现离群值。
27、单项选择题 一病人经检验血铅为410μg/L,最确切的说法是()
A."你已经职业中毒"
B."你用了含铅的化妆品,引起了铅中毒"
C."你食用了铅污染的食物,引起了铅中毒"
D."放心吧,没事"
E."你已接触了过量的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诊断标准GBZ37-2002:观察对象:血铅≥1.9μmol/L(0.4mg/L或400μg/L)。轻度中毒:血铅≥2.9μmol/L(0.6mg/L或600μg/L)。该病人尚未达到中毒水平。
28、单项选择题 化妆品中砷的测定方法是()
A.无火焰冷原子吸收法
B.新银盐分光光度法
C.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D.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E.气相色谱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在过量铵盐存在下,甲醛与乙酰丙酮和氨作用生成黄色的3,5-二乙酰基-1,4-二氢卢剔啶,根据颜色深浅比色定量。样品经消解使汞呈离子后,氯化亚锡的酸性溶液将汞转化为元素态的汞,被载气带入测汞仪。汞蒸气对波长253.7nm的紫外光具特征吸收。样品经灰化或消解使化妆品中的砷变成砷离子,在碘化钾和氯化亚锡的作用下,五价砷还原成三价砷,再与新生态氢生成砷化氢气体,通过醋酸铅棉去除硫化氢干扰。然后与含有聚乙烯醇、乙醇的硝酸银溶液作用生成棕黄色胶态银。样品经蒸馏法或气-液平衡法预处理,或直接用75%乙醇稀释处理,注入气相色谱仪。经色谱柱分离后,以保留时间定性,氢火焰鉴定器的响应值(峰高)定量。
29、单项选择题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硫酸盐浓度不得超过()
A.100mg/L
B.150mg/L
C.250mg/L
D.450mg/L
E.1000mg/L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单项选择题 水质分析时,所测定的色度应该以除去悬浮物质的色度为标准,称之为()
A.表色
B.真色
C.白色
D.无色
E.浅蓝绿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点击进入《★理化检验技术(主管技师)》题库
点击进入《理化检验技术(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