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社会学》题库
点击进入《社会学:犯罪社会学》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问答题 简述犯罪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2、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2、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3、科学分析与价值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2、问答题 简述犯罪行为与犯罪现象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犯罪行为时犯罪现象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内容,形形色色的犯罪行为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犯罪行为时犯罪现象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内容,形形色色的犯罪行为与犯罪事实构成了犯罪现象,二者是表与里、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3、问答题 简述犯罪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区别:在研究对象上存在共同的特征。
联系: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区别:在研究对象上存在共同的特征。
联系:两者之间是一只能够知识和原理的借用关系。
4、名词解释 分类抽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研究者根据某种标准首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分成若干类,每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研究者根据某种标准首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分成若干类,每类称为一层,然后在各类中按一定比例抽取样本。
5、问答题 简述研究犯罪人的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深刻理解和揭示犯罪现象构成的核心
2.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深刻理解和揭示犯罪现象构成的核心
2.有利于拓展犯罪研究的范围和深化、丰富犯罪学的内容
3.有利于制定犯罪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4.有利于指导被害预防的实践。
6、名词解释 不同社会交往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该理论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该理论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7、单项选择题 社会控制体系中的规范系统主要是()
A、风俗习惯,道德风尚,规章制度
B、规章制度,纪律,法律
C、纪律和法律
D、风俗习惯,道德风尚,规章制度,纪律,法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名词解释 犯罪的个体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可能引起犯罪产生的一切个人方面的因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可能引起犯罪产生的一切个人方面的因素。
9、名词解释 社会标签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西方犯罪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社会标签论认为越轨和犯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西方犯罪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社会标签论认为越轨和犯罪都是社会贴标签的结果
10、名词解释 犯罪诱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引发、影响和刺激犯罪人产生犯罪决意的因素,是客观外在现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引发、影响和刺激犯罪人产生犯罪决意的因素,是客观外在现象。
11、名词解释 犯罪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危害程度达到了刑事法律规定的事实标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危害程度达到了刑事法律规定的事实标准的一切人。
12、名词解释 流动型被害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没有固定的职业或稳定的生活来源,居无定所得被害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没有固定的职业或稳定的生活来源,居无定所得被害人。
13、名词解释 明数(官方统计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实际发生并被纳入统计的犯罪数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实际发生并被纳入统计的犯罪数量。
14、名词解释 季节变动型模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以一年为周期,按月、季编制时间数列,呈现随季节变换,每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以一年为周期,按月、季编制时间数列,呈现随季节变换,每年反复有规则波动的变动形态。
15、名词解释 综合治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于70年代80年代提出的减少,控制和改造犯罪的方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于70年代80年代提出的减少,控制和改造犯罪的方案。
16、问答题 简述容易引起犯罪的不当家庭教育方式的种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过分溺爱型,主要问题是亲情过剩,重养亲教。只注重为子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过分溺爱型,主要问题是亲情过剩,重养亲教。只注重为子女提供无止境的物质需要,却忽视了子女的精神需求和人格养成;简单粗暴型,主要问题是把孩子视为私有财产,必须俯首帖耳,惟命是从。教唆示范型,父母本身品行不端,有意无意给孩子犯罪的示范和暗示。
17、问答题 简述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区别:
1.研究的“犯罪”外延不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区别:
1.研究的“犯罪”外延不同
2.研究的内容及具体对象和目的不同
3.研究方法不同
联系:
1.犯罪学推动刑法学的发展
2.犯罪学在研究的很大程度上也需要刑法的规范和刑法学研究为基础
18、名词解释 政治腐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对公共权力的滥用,是国家政治体系在国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对公共权力的滥用,是国家政治体系在国家权力运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体制弊端和功能缺陷。
19、问答题 简述我国刑法揭示的犯罪的法律和社会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的社会行为;
2、犯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的社会行为;
2、犯罪是触犯刑事法律的行为;
3、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制裁的行为。
20、单项选择题 “犯罪是孤独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的观点是由()
A、柏拉图提出
B、苏格拉底提出
C、卢梭提出
D、马克思、恩格斯提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名词解释 被害的受容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被害人在遭到犯罪侵害时表现为一种顺应状态的特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被害人在遭到犯罪侵害时表现为一种顺应状态的特性。
22、名词解释 问题家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夫妻关系不和的家庭或夫妻双方有一方有婚外恋的家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夫妻关系不和的家庭或夫妻双方有一方有婚外恋的家庭。
23、名词解释 社会危害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犯罪行为对社会的作用、功能的性质特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犯罪行为对社会的作用、功能的性质特点。
24、问答题 简述发展中国家犯罪问题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中,犯罪率大量上升;在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中,犯罪率大量上升;在犯罪类型上,所有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财产犯罪持续上升,暴力犯罪居高不下的状况;从犯罪人的构成来看,女性犯罪率相对较低,青少年犯罪率上升显著。
25、名词解释 政治手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党委和政府为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而制定的政策和措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党委和政府为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而制定的政策和措施。
26、问答题 文化对犯罪的一般影响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影响犯罪观;
②影响犯罪的惩罚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影响犯罪观;
②影响犯罪的惩罚观;
③影响犯罪的类型和手段
27、问答题 试述犯罪社会学对犯罪原因的基本假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没有天生的犯罪人,任何犯罪人的形成和犯罪现象的产生,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没有天生的犯罪人,任何犯罪人的形成和犯罪现象的产生,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环境的产物。犯罪一定是社会环境的产物;社会环境状况,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犯罪现象发生状况;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犯罪形势的变化。犯罪原因主要根源于一个国家的社会现实环境中,历史的因素,外部的因素都必须通过这个社会的现实社会结构发生作用。
28、问答题 简述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确立市场经济后的犯罪状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社会转型期犯罪数量大幅增长,社会损失严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社会转型期犯罪数量大幅增长,社会损失严重
2.权力资本化犯罪突出
3.公有财产已成为掠夺的对象
4.群体性犯罪增多
5.犯罪组织活动公开化,一度控制着部分区域
6.犯罪运作的市场化
7.犯罪手段更加残忍,丧失人性
8.犯罪人员初犯年龄低,流动人口犯罪突出,职业犯罪比重上升
29、多项选择题 我国学者关于我国犯罪原因的新学说和新理论主要有()
A、综合治理论
B、矛盾冲突论
C、社会控制功能论
D、综合动因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名词解释 罪行相适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犯罪与刑罚之间要相称,犯罪与刑罚之间必须有天一个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犯罪与刑罚之间要相称,犯罪与刑罚之间必须有天一个适当的比例。
点击进入《★社会学》题库
点击进入《社会学:犯罪社会学》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