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专家解读2013政策(一)
2013-06-03 17:19:1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3年最新招考信息:

  邀请专家: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科宣处处长、高级统计师 鲍夏超

  转眼又是招考季。春夏之交,我省数十万学子很快就要面临自己未来理想“星座”的重大选择。全省数千位阅卷教师也将各就各位,开始紧张而忙碌的网上评阅。考生在6月23日左右即可查询到自己的成绩。在知分知线之后,6月26日-27日考生即需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网(http://www.zjzs.net/app/portal/index.html),填报文理科第一批、艺体本科等志愿,其余志愿则在后续分批填报。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唯一依据是,省统一于6月20日左右向社会公布的2013年度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计划。

  2013年,我省高考形势稳中有变

  数据显示,2013年全省普通高考考生31.3万,其中单报一类、一类兼报二类科目5.9万,一二三类兼报13.5万,单报二类、二类兼报三类9.6万,单报三类2.1万。需要注意的是,考生若在报名时没有报考某考试类别,到时也就无法填报相应录取批次志愿。今年考生比去年减少2700人,其中文科比去年增5000人,理科比去年减7700人。另外,高职单考单招考生4.5万人,比去年增加2.2%。据初步统计,今年本省地方属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将增加1400余人。浙大在省内投放的计划数也会有所增加。预计高考录取率不会低于去年。最近每年,我省高考录取率均在80%以上,其中第一批高校录取3.7万余人。根据历年重点批录取情况,文科竞争程度比理科相对要激烈一些。

  2013年,我省高考有那些新资讯

  一个公平的高考制度,是社会的一片绿洲,滋润着社会的公平正义体系;一次公正的高考,对莘莘学子的灵魂净化、诚信塑造、品质养成影响深刻而长远;一场诚信的考试,既是承载考生梦想的公开平台,也是尊重自我维护权益的理想答卷。2013年,安全高考防范监控机制层层加码,我省考风考纪将为史上最严。

  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到各地考点考场,都对高考实施了史无前例的严格管理,重在防范。2012年全国查获的组织高科技舞弊的团伙300多个、涉案人员3000多人。若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参加了考试,不论有无使用,都会面临“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的处理。我省实施科技强考、阳光高考等系列举措,撑起安全公平“天空”,违规舞弊率保持在全国低位,维护了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特别提醒考生,要善于自我保护。

  录取政策略有调整。按照教育部和国家军委的规定,将烈士子女加分由10分调整为20分;另外,复旦大学、上海交大面向上海和浙江自主选拔预录取在6月25日前完成,但考生需与其他高水平大学自主招生的考生一样,于5月中旬同步填报自主招生志愿,不参加这次统一填报志愿的将视为自愿放弃。而高职自主招生试点预录取的考生不必参加本次志愿填报。省招委根据当年高校在我省的招生计划数和考生成绩,分类分批按一定比例划线,其中艺术类按美术、广电及其它类分别划定文化线。统一录取在7月上旬分批进行;未纳入统招的港、台高校的招生,在7月7日前完成,凡被录取的考生,其他高校不再录取。

  异地高考首次“破冰”。由于2013年是异地高考政策实施的第一年,加上浙江分数线较高,在高三阶段就读的1.1万名左右随迁子女中,本次仅有984人在我省就地报考,占我省考生总数不到0.3%。其中普通高考417人,高职单考单招567人。我省对随迁子女执行同等待遇政策,录取时一视同仁;同时适当增加了部分招生计划,确保全省高考录取率的相对稳定。据悉,外省籍随迁子女就地报考政策公布后,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外来务工人员称这是新年收到的最好礼物,我省本地人员也以自信包容的心态对这一政策投了赞成票。

  2013年,为减轻学生考试负担,我省有关科目实行二考合一。高中会考明年将结束,以此为基础,全省首次实施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从9月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英语听力考试,实行高考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二考合一”,成绩既用于高校招生录取,又用于学业水平等第评定。

  2013年,“3+X”为主体的素质高考渐入佳境

  浙江省实施分类测试的高考模式已经5年。与传统高考相比,我省新高考的基本特点是实行多元招生评价机制。新高考扩大了考生和高校的选择权,也使高考更科学的问题正在发生着渐进式的变化。

  最显著的特征,是我省素质高考渐入佳境。2013年,我省进一步拓宽多元化途径、改进考试内容和方式,着力打造素质高考。此方式与普通招生的最大区别在于评价方式和考核内容的不同。其录取是以综合成绩为依据,即不仅要看考生的高考成绩,还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平时成绩。本省“三位一体”试点高校由去年17所扩大到今年的22所,招生人数由1470人增加到2000余人,其高考成绩在“三位一体”中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三位一体”试点高校参加相应批次的高考志愿填报并在提前段录取;本省高职自主招生高校由去年29所扩大到今年32所,招生人数由7000多人增加到9700多人,由高校自主决定招考方案,在5月底前录取(确定入选考生名单)。今年培养社区医生、基层农技人员、教师等各类定向招生计划将会有所增加。另外,我省高考自主命题强调顺应课改,坚定不移地实行与高中新课改的理念、内容相对接,突出能力立意,从而有利于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引导中学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高考的主体为“3+X”考试,一类考试科目有自选模块,将原本分散在各学科中的内容,通过设立自选模块方式供部分考生选考,减轻了部分考生的压力;二类考试科目为“3+X”,没有自选模块;三类考试科目不设综合以及自选模块,增设技术考试,突出实践技能考核,减少了考试内容,可让只想报考高职高专的考生直接降低了学习难度。技术科目和英语听力在平时多次考试,两年有效,利于缓解一次考试失误而造成的损失,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在高中普及大背景下,学生个体差异大,新高考模式让考生可以量力而考,通过适合的考试接受适合的高等教育,对应报考三类高校,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对高校而言,也可选拔适合自己培养的学生。

  分类考试分值不同。文化总分按一、二、三类科目组合分别计算:第一类满分为810分;第二类满分为750分;第三类满分为550分。每个考生文化总分个数与其所报类数一致,文化总分最多为4个,分别对应三类科目和艺体专科;艺体兼报文理的考生此外还有两个综合分,分别对应本科和专科,分数按报考类别一次性公布。其中,语文、数学和外语三科满分各为150分(英语笔试满分120分,听力考试满分30分);综合(文/理)满分300分;自选模块满分60分;技术满分100分,由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成绩按各占50%的比例合成。

  2013年,填报志愿技巧和细节不可忽略

  我省高考文理科第一批为重点高校、“211”等本科高校专业,对应一类考试科目;第二批为其他一般本科高校专业(包括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对应二类考试科目;第三批为高职(专科)专业,对应三类考试科目。第一批至第三批均设置平行志愿,各批的提前录取高校为传统志愿。艺术第一批为传统志愿,艺术第二、三批和体育本、专科批均为平行志愿。对未完成招生的高校、专业,进行征求志愿或降分征求志愿。各批首轮平行志愿、征求志愿以及降分征求志愿均设置A、B、C 、D、E共5个高校志愿(降分征求志愿另再增设高校服从志愿);文理科各高校均设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艺、体类每所高校均设3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文理科各批提前录取高校设5个高校传统志愿和服从志愿,艺术各批提前录取高校设2个传统志愿,第一批设3个传统志愿,每所高校设3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

  高考平行志愿在我省虽已实施多年,但对于我省每年95%以上的应届生而言,是首次在网上填报。即便是从教多年的部分中学老师,在指导时也会出现一些常识性误差。所以,特别提醒考生要搞清规则,规避误区,理性操作。

  平行志愿,是相对传统顺序志愿及投档院校而言的,指同批次投档时间段中若干具有相对平行关系的志愿。省录取系统在检索考生高校志愿前,首先按照考生分数高低(操作上体现为具唯一性的数量标志“名次号”)排列,投档时先从最高名次号考生志愿开始,依次检索以后名次号的考生;当轮到检索某一名次号的考生,则遵循该考生所填报的A-B-C-D-E高校志愿按自然顺序依次检索,当考生的名次符合某高校投档比例范围时该生即被投档,一轮中5个志愿的检索效率及投档时间远比传统顺序志愿要高效快捷。当然,平行志愿的相对平行性,也体现在投档结果上,所接受投档的高校录取系统显示的逻辑志愿均为一志愿。特别提醒:我省高考并非全是平行志愿,各批提前段设置传统志愿,与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和时间是不同的,请注意鉴别。

  有人问,既然是平行,那么某一志愿投档后又被退档,其它后续志愿仍可再投档吗?答案是否定的,单轮平行志愿投档机会最多只有一次。正是因为各志愿相对平行,所以考生每次填报的5个志愿最多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一旦被投档,该生“一轮一次”的投档机会即已使用,其余4个志愿相当于同步作废,此时录取系统接着为后一个名次正在等待投档的考生检索志愿。若投档后被退档,其他志愿也不能再投档。误读平行志愿投档规则,会造成严重后果。

  准确定位,同时注意志愿之间的分数级差,按级差高低,降序排列志愿。各高校因其综合情况不同,志愿之间的录取标准存在自然差异,就会形成高校志愿间的“分差”,最终会体现在投档分数线高低之中。所以,填报志愿需研判分析,最基本的办法主要是按照分数来定位志愿档次。在录取过程,前面一个批次录取完毕后,已经录取的考生不再计入后面一个批次的名次号。根据每所高校最低投档线“名次号”,结合自己情况来定位,可大致判断自己能否够到目标高校。如某大学招生量保持稳定,近年投档线排名情况基本稳定,那名次号就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如果各年度该校招生量有较大变化及招生“大小年”现象明显,就要作出合理的走势预测方可填报。

  此外,再利用“分差”、“名次号”等指标优化方案,先高后低按降序布局。理论上讲,平行志愿的“梯度”即使是一分之差也行,实践中志愿之间的分数级差越大越保险,但会造成分数资源浪费。以往年投档线或者平均分减去当年省最低控制线得出的数据,再与今年自己高考成绩减去省最低控制线得出的数据,两者进行对比就能看出填报目标高校是否具有优势。

  最后,将可以“冲一冲”的高校放在A志愿,优势较大的放在后面“稳一稳”,最后需要“保一保”。需要注意的是,“冲一冲”也要适度,万一冲不出去倒是无妨,而一旦“冲出去”(即被投档),你的优势往往不大,被退档机会也会增加。

  需要明确的是,平行志愿增加机会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我省在实施中尽量减少投档比例,目的是降低平行志愿退档风险。统计显示,退档原因共30多项,但因“总分低、额满”、“所报专业已满、不服从调剂”而退档占80%以上。近年来,省内高校首轮投档一般在1:1到1:1.02之间,省外高校按不高于招生计划的1:1.1确定。由于多数高校投档人数往往超过招生计划,这意味着个别考生在投档后,仍可能被退档。所以,分数不够无法投档,或投档中因超计划比例投档以及其他因素退档,平行志愿风险依然存在。

  另外,省录取系统进行高校志愿投档后,各高校再进行专业志愿“再投档”,大多采取传统志愿(志愿优先)而非平行志愿方式,考生需参考高校招生章程填报。一些高校明确规定专业投档级差,即一专业志愿没有被录取,录取二专业时高考成绩就会减去若干分数,再和其他考生进行排序比较,依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个专业志愿。由此不难发现,专业志愿如果填得合适,也可以起到“加分”作用,专业志愿之间有适当的梯度或者级差也很重要。另外,最好还要有一个不太热门的专业作为保底志愿,从而增加录取的几率。

  特别注意,压缩平行志愿投档比例,会直接加剧专业志愿生源结构的不平衡,如果考生填写了“专业志愿不服从调剂”,就增加了投档后又被退档的风险。录取中发现,被退档的并不都是那些排名靠后的考生,分数较高而又一味追逐热门专业的考生也极有可能被“刷”下来。专业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冷门与热门也是相对的。特别提醒:服从专业调剂,意味着所填专业均无法录取后会增加机会。

Over
Tags:高考 资讯 信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上海高考:2013年有五变 答题字迹.. 下一篇山西高考:今年计划招生25.6万余人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