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世界地理主观题复习10(一)
2011-12-18 22:35:0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96.美国五大湖地区工业布局的主要条件

1.接近煤(阿巴拉契亚山)、铁(五大湖沿岸)等原料燃料产地;

2.有廉价的五大湖水运;3.淡水资源丰富;4.工业基础雄厚;5.农业基础好;6.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大。

97.南北两个小麦区的生产条件有何不同?

南方:热量条件较好,种植冬小麦     北方:热量条件相对较差,种植春小麦

98.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高度发达的原因?

①东北部是欧洲移民最早迁入的地方,资本主义发展最早。

②矿产资源丰富。如阿巴拉契亚山北部的煤炭,五大湖西部的铁矿。

③大西洋沿岸有许多良港。如纽约、费城等。

④五大湖水运便利。(保证了铁矿石、煤炭与主要城市高效率的运输联系)

⑤平原肥沃,临近玉米带、小麦区、乳畜带,农业基础好。

⑥拥有庞大的市场。(人口稠密、生活水平高,市场潜力巨大,发达的工业、农业、矿业、交通运输业本身就是重工业产品庞大的消费市场。)

99.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一是现代化,高度的机械化,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不到全国的3%,农业生产过程从耕种、收割、运输全部机械化;二是地区生产专门化,根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要,划分了棉花带等主要农业区。

 

                           拉丁美洲与巴西

100.拉丁美洲地形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北部是墨西哥高原,西部为高大绵长安第斯山脉,东部为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101.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有何意义?

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大西洋沿岸的航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有世界桥梁的美誉。

102. 亚马孙平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的成因

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又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的控制,空气对流旺盛。它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面向大西洋敞开,沿海又有暖流经过,从东北信风、东南信风吹来暖湿气流汇集内陆,受到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的阻挡抬升,形成丰沛的地形雨,因此形成了亚马孙平原上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103.比较拉丁美洲与非洲气候类型的异同。简要说明原因

相同点:热带气候为主,分布广泛,缺少寒带气候,由于非洲和拉美大部分地区位于回归线之间的热带。

不同点:1.拉丁美洲有温带气候,而非洲没有原因,拉美最南端纬度比非洲高,有温带气候分布,而非洲的纬度限制了其形成温带气候。2.非洲气候类型呈南北对称分布,而拉美气候类型更为复杂原因。原因:赤道从非洲中部穿过,且地形以高原为主,地表起伏不大,海岸平直,而赤道从拉美北部穿过,且地形复杂,地形对气候影响大。

104.为什么南美洲的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适宜人类活动,降水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沿海地区,多良港,交通便利,开发较早,经济发展基础较好。

105.南美大陆南部安第期山脉东西两侧气候的区别与成因。

西侧处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地带,降水量丰富,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东侧处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地带,降水量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106.巴西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区以原始森林为主的林业,热带草原气候区,草场广阔,发展畜牧业,季风性湿润气候区主要发展谷物种植业。

107.拉丁美洲热带雨林的砍伐会产生什么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危害有哪些方面?

会产生全球气候变暖,

南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世界的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澳大利亚

108.澳大利亚铁路网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主要因为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铁路具有运营价值,平原地区,方便铁路修建。

109.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集中在沿海,尤其是东南沿海。原因,东南沿海地处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沿海地区,多优良港口,对外联系便利,矿产资源丰富,农牧业发达,为城市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110.澳大利亚干旱地区面积广大及成因:

a.(澳大利亚大陆轮廓东西宽南北窄,)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中部,大部分地处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面积大),下沉气流为主,除东部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以外,大陆中部及西岸降水稀少沙漠面积广大,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b.东部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向西深入,也是本地区干燥面积广的重要原因。另外,

c.大陆西岸流经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对其西岸荒漠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111.澳大利亚降水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降水由北、东、南沿海向内陆递减,北部夏季受西北季风影响,从海上带来充沛水汽,降水较充沛,东部大分水岭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东部迎风坡降水较多,南部受湿润西风影响,降水也较丰富,中部和西部地处背风坡,再加上副热带高压和寒流的影响,降水较少。

112.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状的原因:

北部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呈季节性变化。

东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低纬度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

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西部常年受副高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气候。

113.墨累—达令混合农业

分布:国土东南部

经营方式:种植小麦和牧羊混合经营

墨累—达令盆地

混合农业的优点

                    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

                  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耕作活动与牧羊活动交替进行

                   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混合农业特点:主要是家庭农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很高,主要出口到英国

墨累—达令盆地农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最新高考满分作文精选 我与故事 下一篇高考世界地理主观题复习9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