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2013年高考辨析病句---规律标志法(一)
2012-07-20 21:31:1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辨析病句---规律标志法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属于纯洁语言一类的考点,一直是语文高考的必考点之一。   高考在这一考点上,题型一般只是两种:一是辨析语病,二是修改病句。类型主要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尽管我们讲得不少,训练得也很多,但这一考点一直是出错率最高的.那么怎样才能快捷有效做这类题呢?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规律,语言出现错误也有一定的规律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语感初判法,结构分析法,造句类比法来辨析,但操作起来不是非常快捷,如果我们掌握一些规律,记住一些标志,便能快捷地发现语病.

一.词语标志

(一)否定词语.如果语句中有否定词出现,便要注意否定词易出现的以下错误.

1.“拒绝”类动词.

如阻止,防止,否认,怀疑,避免,幸免,难免,切忌等.这类词本身含有否定意,用在句中起否定句意的作用,可我们往往忽视这一用法,在句中又用否定词,造成语病.

如,为了防止不再发生这类交通事故,交警人员加强了交通监管.(应把此句中的”不”去掉)

2.多重否定.

大多是误用三重否定.如,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句中的“无时无刻”意为“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3.被动句,把字句的否定.

这两种句式的否定词应放在被和把字之前.

如,我们把老虎没打死.此.(应把否定词”没”放到把之前.)

4.反问句误用双重否定.

反问句特点是运用疑问的形式来表示肯定或否定意思,肯定形式的反问表示否定的内容,否定形式的反问表示肯定的内容.

如,难道能否认改革开放以来没有取得巨大的成就吗?(否定词“否认和没有”去掉一个)

(二)并列短语.如句中出现并列短语,要注意是否有以下错误.

1.短语自身顺序是否有错.

如,学生,领导,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此句短语顺序有错,应改为:领导,老师,学生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2.短语之间是否存在种属关系.

如存在不能并列.例如,大厅里陈列着无数件实物,文件和烈士的遗物.(句中实物包括文件和遗物,因此不能并列.)

3.语法性质不同的短语不能并列.

如,插话是一种亲切,智慧,民主的作法.(句中亲切是形容词,而智慧和民主是名词,所以不能并列.)

4.并列短语中的每一个词语与相关成分的搭配是否恰当.

如,周总理对他们的关怀、教诲、和期望是多么深刻和殷切。(句中“关怀、教诲、和期望”同“深刻和殷切”不能完全搭配)

(三)正反意义的词(是否,成败,优劣,好坏,能否等),如在句中出现,要注意前后句对应承接的恰当.

(四)如句中有关联词出现,要注意以下三点:

1. 位置.

当复句的前后分句主语相同时,关联词位于主语和谓语之间.

如,小王不但会唱歌,而且小李也会唱歌.(由于前后分句主语不同,“不但”应移至句首).

2.搭配

.关联词的使用要配套,否则是病句.

如,只有好好学习,学习成绩就能大幅度提高.(“只有”和“就”不搭配应改为“才.”)

3.逻辑关系不当.

如,这个村不但向国家交了大量的粮食,而且不要国家的救济粮了.(不但---而且—引导的复句关系是递进关系,因此两个分句要换位.)

(五)如句中出现数量词语,要注意以下错误:

1. 倍数不能减少.

如 电视机的价格一降再降,有的甚至下降了一倍.(将“一倍”改为50%)

2. 概数不能连用.

概数的表述方式有三种:

(1) 由系数或系数与位数组成.如,三四个,五六个.

(2)在数词前加“成,上,约,近”等.如,成百,上千.近一万.

(3)数词后加“多,来,左右,上下”.我们在运用时只能用其中的一种,不能杂糅使用.如,那里有两三个左右的人.(这样用是错误的,把“左右”去掉)

3.提高了,提高到.增加到,增加了.“提高了”、“增加了”都表示净增加数,“提高到”“增加到”表示在原数基础上的增加。因此要根据语境的具体情况,判断使用是否正确。

4.最多,至少

如,这间屋子最多可容纳100人左右。(“最多”后只能跟具体数字,不能再跟不确指数字,因此把“左右”去掉)

(六)量词的感情色彩.

如(1)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被处决. (量词“位”应改为“个”)

(2)街上有一队流氓在闹事.(句中的“队”使用错误,应改为“伙”.)

(七)介词的错误

1.介宾囚主

如,经过班主任的再三教育,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去掉“经过”或“使”)

.2.主客体颠倒

如,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

(八)集合名词不受个体量词修饰.可数名词都可以受个体量词修饰,但不可数名词绝大多数不受个体量词修饰

.如,他种了几十棵花卉.一千多册书籍.这两种表述都是错误的

集合名词也不与动作动词搭配.不能说”牵着马匹,信件一写完.跳着舞蹈.”

二细辨句子特点标志找毛病.

1. 句子如果是判断句,尤其以“是”为谓语的判断句,要注意主宾搭配和宾语残缺.

2. 句子如果是一个由多个分句组成的复句.要注意主语的暗换.如,<<王老虎抢亲>>中江南才子周文宾男扮女装,被王老虎抢回家,把他送到妹妹王秀英的房中.(句子的主语本是“周文宾”,但到第三分句却暗中更换了主语,造成主语的残缺)

3.  .注意句式的杂糅,造成的原因往往是两种结构混合造成的.如以下错例:

A.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火球,它的外层主要有三层组成,即光球、色球、和日冕。(该句中“它的外层主要有三层组成”,就是由“它的外层主要由三层组成”和“它的外层主要有三层”两种格式杂糅而成。)

B. 以党支部委员王力和青年俱乐部主任刘为带头的一群青年,坚决要求参加植树。(该句错在“以……为首”、“由……带头”两种结构杂糅。)

另外还有如下错例:

本着……为原则  (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以……即可 ( 以……为宜;……即可)

  是为了……为目的的(  以……为目的的; 是为了……)

  对于……问题上(  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由于……下 ( 由于……;在……下)

  原因是……造成的 ( 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经过……下(  经过……;在……下)

  是出于……决定的(  是出于……; 是由……决定的)

  借口……为名  (借口……;以……为名)

  是因为……的原因 ( 是因为……;……是原因)

  有……组成(  有……;由……组成)

  靠的是……取得的(  靠的是……;是……取得的)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围绕以……为中心(  围绕……中心;以……为中心) 

  大多以……为主  (大多是……;以……为主)

  成分是……配制而成的 ( 成分是……;由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高中历史重要结论总汇(世界近现.. 下一篇2013高考同义词辨析技法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