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清]沈起凤
太仓蒋生,弱冠能文。从贾人泛海,飘至一处,山列如屏,川澄若画,有桃树数万株,含苞吐蕊,排列左右。蒋大喜,偕贾人马姓者,傍花徐步而入。
忽见小绣车数十队,蜂拥而来,粗钗俊粉,媸妍不一。中有一女子,凹面挛耳,齞只唇历齿,而珠围翠裹,类富贵家女,抹巾障袖,强作媚态。生与马皆失笑。末有一车,上坐韶龄女郎,布衣饰体,而一种天姿,玉蕊琼英,未能方喻。生异之,与马尾缀其后。至一公署,纷纷下车而入。生殊不解,询之土人,日:“此名桃夭村。每当仲春男女婚嫁之时,官兹土者,先录民间女子,以面目定其高下;再录民间男子,试其文艺优劣,定为次序。然后以甲配甲,以乙配乙,故女貌男才,相当相对。今日女科场,明日即男闱矣,先生倘无室,何不一随喜?”
生唯唯与马赁屋而居因思车中女郎其面貌当居第一自念文才卓荦亦岂作第二人想倘得天缘有在真不负四海求凰之愿而马亦注念女郎,欲赴闱就试,商诸生。生笑日:“君素不谙此,何必插标卖钱账簿耶?”马执意欲行,生不能阻。明日,入场扃试。生文不加点,顷刻而成。马草草涂鸦而已。试毕归寓,即有一人传主试命索青蚨①三百贯,许冠一军。生怒日:“无论客囊羞涩,不足以餍老饕,即使黄金满屋,岂肯借钱神力令文章短气哉!”其人羞惭而退。马蹑其后,出囊中金予之。案发②,马竟冠军,而生忝然居殿。
亡何,主试者以次配合,命女之居殿者赘生于家。生意必前所见凹面挛耳齻只唇历齿者;及揭巾视之,容光闪烛,即韶龄女郎也。生细诘之。日:“妾家贫,而主试者索妾重赂,许作案元,被妾叱之使去。因此怀嫌,缀名案尾。”生笑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使予以三百贯钱,列名高等,安得与玉人相对耶?”女亦笑日:“是非倒置,世态尽然。惟守其素者终能邀福耳。”翌日,就马称贺。马形神沮丧,盖所娶冠军之女,即前所见强作媚态者也。此女以千金献主试,列名第一,而马亦夤缘③案首,故适得此宝。生笑日:“邀重名而失厚实,此君自取,夫何尤!”
(节选自《谐铎》卷四)
【注】①青蚨(fú):铜钱。②案发:张榜公布名次。③夤(yín)缘:攀附着往上升。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殊不解,询之土人 殊:十分
B.官兹土者,先录民间女子 官:管理
C.马蹑其后,出囊中金予之 蹑:放轻(脚步)
D.妾家贫,而主试者索妾重赂 赂:钱财
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唯唯/与马赁屋/而居因思车中女郎/其面貌当居第一/自念文才卓荦/亦岂作第二人想/倘得天缘有在/真不负四海求凰之愿/
B.生唯唯/与马赁屋而居/因思车中女郎/其面貌当居第一自念/文才卓荦/亦岂作第二人想/倘得天缘有在/真不负四海求凰之愿/
C.生唯唯/与马赁屋而居/因思车中女郎/其面貌当居第一/自念文才卓荦/亦岂作第二人/想倘得天缘有在/真不负四海求凰之愿/
D.生唯唯/与马赁屋而居/因思车中女郎/其面貌当居第一/自念文才卓荦/亦岂作第二人想/倘得天缘有在/真不负四海求凰之愿/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太仓有一个姓蒋的书生,二十多岁,文章写得好。他跟着商人跋山涉水,来到一处风景如画的地方,这里因有数万株桃树名为桃夭村。
B.这个地方有特殊的男女婚嫁习俗。女子以长相美丑排顺序,男子以文章优劣定名次,
排序相当的配对。女子中,一个容貌丑陋的富家女和一个天生丽质的穷姑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C.蒋生和马姓商人都参加了考试,蒋生文思敏捷,下笔成章。马姓商人草草涂鸦,却因贿赂考官获得第一名,与同样贿赂考官的丑女相配。蒋生竞意外地娶到了美丽姑娘。
D.这个故事讽刺了当时社会上贿赂公行,是非颠倒的情形。作者对那些依仗权势和金钱营私舞弊的人表示深恶痛绝,希望人们能坚持清白的操守。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0.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无论客囊羞涩,不足以餍老饕,即使黄金满屋,岂肯借钱神力令文章短气哉!(6分)
(2)邀重名而失厚实,此君自取,夫何尤!(4分)
1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白 雁
[明]顾文昱①
万里西风吹羽仪②,独传霜翰③向南飞。
芦花映月迷清影,江水含秋点素辉。
锦瑟夜调冰作柱,玉关晨度雪沾衣。
天涯兄弟离群久,皓首江湖犹未归。
【注】①顾文昱,字光远,明代嘉定(今属上海)人。官吴王副相。曾随军北征。②羽仪:指以雁羽为饰的旌旗。③霜翰:指白雁。
(1)简析颔联描写白雁运用的表现手法,指出“迷”、“点”二字的妙处。(6分)
(2)作者是怎样表现兄弟离情的?请简要分析。(2分)
12.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中的诗句。(6分)
(1)屈原在《离骚》中诉说许多小人嫉妒他的德行而且诽谤他淫荡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蜀相》中以设问的手法引出祠堂所在地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写自己朗诵《诗经·陈风·月出》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
鹰
王 族
我真正接近鹰,是在西藏阿里。
那个早晨,我们的车子走过班公湖边,就见几只鹰从湖边爬过来,慢慢向山上爬去。我第一次见到爬行的鹰,有些好奇,便尾随其后,想看个仔细。它们爬过的地方,沙土被它们翅上流下的水沾湿,回头一看,湿湿的痕迹是从班公湖边一直延伸过来的,在晨光里像一条明净的丝带。我想,鹰可能在湖中游水或者洗澡了,身上的水把爬过的路也弄湿了。常年在昆仑山上生存的人有一句调侃的谚语:死人沟里睡过觉,班公湖里洗过澡。这是他们对那些没上过昆仑山人的炫耀,高原七月飞雪,湖水一夜间便可结冰,若是下湖,恐怕便不能再爬上岸。
班公湖是个奇迹。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上,粗糙的山峰环绕起伏,而一个幽蓝的湖泊在中间安然偃卧,与苍凉干燥的高原相对比,这个湖显得很美,太阳升起时,湖面便扩散和聚拢着片片刺目的光亮,远远的,人便被这片光亮裹住,有眩晕之感。
这几只鹰已经离开了班公湖,正在往一座山的顶部爬着。平时,鹰都是高高在上,在蓝天中将翅膀凝住不动,像尖利的刀剑一样刺入远方。人不可能接近鹰,所以鹰对于人来说,是一种精神的依靠。据说,西藏的鹰来自雅鲁藏布大峡谷,它们在江水激荡的涛声里长大,听惯了大峡谷的音乐,因而便养成了一种要永远飞翔的习性。而现在,几只鹰拖着湿漉漉的躯体在缓慢地往前挪动,两只翅膀散在地上。细看,它们翅上的羽毛稀疏而又粗糙,上面淤结着厚厚的污垢。此时,晨光也变得越来越明亮,但它们的眼睛全都闭着,头颅缩了回去,显得麻木而沉重。我想这是不是几只被什么打败,浑身落满了岁月尘灰的鹰,只有在低处,我们才能看见它们苦难与艰辛的一面。以天空为家园的鹰一旦从天空降落,就必然要变得艰难困苦吗?几只陷入苦难中的鹰,是与不幸的人一样的。一只鹰在努力往上爬的时候,显得吃力,以致爬了好几次,仍不能攀上那块不大的石头。我真想伸出手推它一把,而就在那一刻,我看到了它眼中的泪水。
鹰麻木地往上爬着。十几分钟后,几只鹰终于爬上了山顶。它们慢慢靠拢,一起爬上一块平坦的石头。过了一会儿,它们慢慢开始动了——敛翅、挺颈、抬头,站立起来。片刻之后,忽然一跃而起,直直地飞了出去。它们飞走了。不,是射出去了。几只鹰在一瞬间,恍若身体内部的力量进发了一般,把自己射出去了。太神奇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几只鹰转瞬间已飞出去很远,在天空中,仍旧是我们所见的那种样子,翅膀凝住不动,沉稳地刺入云层,如锋利的刀剑。远处是更宽大的天空,它们一一飞掠进去,班公湖和众山峰皆在它们的翅下。
下山时,我内心无比激动。
鹰是从高处起飞的。
(有删改)
13. 文章开头说:“我真正接近鹰,是在西藏阿里。”如何理解其中“真正”二字的含意?(2
分)
14.文中写鹰飞翔动作的词颇具特色,请找出其中最典型的两个,指出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5分)
15.作者写“班公湖”与鹰有何联系?(4分)
16.文章是从哪几个侧面来写鹰的?它们分别表现了鹰哪些形象特征?(5分)
17.怎样理解画线句“鹰是从高处起飞的”在文中的含意?它蕴涵了作者什么样的审美态度?请结合你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对作者的审美态度进行评价。(7分)
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
18.下面一段话中有三个句子,其中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句子需保持原意。(4分)
①现在的重庆夜景,随着光彩工程的实施和现代科技的运用,更加璀璨夺目,已进入世界四大夜景城市之一。②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放,点点灯火流光溢彩,宛若天上繁星散落,把山城打扮得如梦似幻,仿佛人间仙境。③有人将夜晚的山城形容为灯山,这是因为山城轮廓分明、层次清晰;又有人将绕城的两江比喻为灯河,这是因为江中碧波倒映出满城灯火。
(1)有语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只填序号)(2分)
(2)针对语病的修改:_____________(2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
雾是由贴近地面空气层中大量水汽凝结成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出现雾
时,空气中相对湿度大于95%,含水量一般为0.1~l克/立方米,形成人们的视觉障碍。一般情况下,水平能见距离低于1千米,而轻雾能见距离在1千米到10千米之间,给人朦胧缥缈的感觉。
霾由空气中浓度较大、直径很小的烟、尘等颗粒组成,它们形成悬浮体弥漫于空中。出现霾时,虽然没有沙尘暴、扬尘等恶劣天气现象,但大气混浊,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水平能见距离明显缩短,一般在10千米以下,给人不甚透明的感觉。
(1)概括雾和霾的不同点。要求:16字以内。(2分)
(2)概括雾和霾的相同点。要求:16字以内。(2分)
(3)给霾下定义。要求:30字以内。(1分)
20.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只添序号)(5分)
看到“好朋友”三个字,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小朵。忘记了我们是什么时候认识的了,可能大概是一个天空飘着朵朵白云的日子吧。“物以类聚”一语似乎是为我们两人诞生的,因为我们都是属于排骨级的人物,唯一不同的是她比我更瘦 —— 我充其量算是一个肉排,因此,小朵别号“金箍棒”,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棒妹儿。
(1)语段中③④⑦⑧⑨⑫处,必须删去的一处是__________;不能删去的一处是__________。(2分)
(2)语段中①⑥⑪三处引号,用法不同的一处是____________;②⑩⑭三处破折号,用法不同的一处是____________。(2分)
(3)语段中⑤⑪两处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处是_____________。(1分)
七、写作(本大题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非洲有一种织巢鸟,能用细枝和嫩草织出精美绝伦的巢。为防范天敌,往往喜欢把巢筑在满是鳄鱼的河面上方的树枝上。
聪明的织巢鸟知道如何控制巢的大小、轻重,它们会精心挑选一根横在水上的细枝条,把鸟巢牢牢系在枝头,使巢离水面的距离恰到好处。
在鳄鱼的“保护”下,偷猎者只能“望鸟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