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2009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三)
2011-03-26 08:19:3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以从来不与别人有书信往来,每逢休假时也闭门不出,不接待宾客。

B.刘超家里非常清苦,可每逢皇帝赐与他东西,他都坚决推辞。皇帝对他大加赞赏,但却不改变自己的做法,仍然赏赐给他。

C.刘超在句容任上时,改变以前主者亲自估评百姓家财的做法,让百姓自报家产,这样所征收的赋税反而比往年多。

D.苏峻叛乱时,刘超和匡术、管旆等秘密商议带着皇帝逃跑,没到日子,事情泄漏,被苏峻的部将任让捉去杀害了。

参考答案: B

(“不改变自己的做法,仍然赏赐给他”错,应是“不改变其志向”。)

----------------------------------------

1(1)颈联中的哪两个字用得妙,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主旨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分”“孤”用得好。(1分)“分”是从听觉上的不同,反映时间上的划分,说明了诗人梦断以后直到听见角声以前,一直眼睁睁地躺在床上耳闻更声,其凄苦之情可知。(1分)“孤灯落碎花”写所见,“孤”字既实写诗人环境的冷清,又传达出了他主观感受上的寂寞。(1分)此联通过一闻一见,将诗人的乡思表现得含而不露,意在言外。(1分)(如果答“落”字用得好。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1)“分”“孤”用得好。(1分)“分”是从听觉上的不同,反映时间上的划分,说明了诗人梦断以后直到听见角声以前,一直眼睁睁地躺在床上耳闻更声,其凄苦之情可知。(1分)“孤灯落碎花”写所见,“孤”字既实写诗人环境的冷清,又传达出了他主观感受上的寂寞。(1分)此联通过一闻一见,将诗人的乡思表现得含而不露,意在言外。(1分)(如果答“落”字用得好。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

2(2)这首诗是按什么过程来叙写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参考答案: (2)这首诗叙写了除夕之夜由坐至睡、由睡至梦、由梦至醒的过程,(2分)暗示出主人公长夜难眠、悲凉落寞、为思乡情怀所困,(1分)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1分)

(2)这首诗叙写了除夕之夜由坐至睡、由睡至梦、由梦至醒的过程,(2分)暗示出主人公长夜难眠、悲凉落寞、为思乡情怀所困,(1分)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1分)

----------------------------------------

1、某大学就大学生毕业问题展开了讨论,请针对正方的说法写出反方的观点来。(4分)正方: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责任在学校。苗不能长成材,园丁的责任;铁不能成钢,匠人的责任;兵练得不能善武,教官的责任;大学生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素质人才,谁的责任?只能说是学校的责任。反方: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责任在自己。

参考答案: 【综合运用】 示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2分)学校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创造了很多的有利的条件和锻炼的机会,可是“师傅领进门,修炼在各人”,能不能很好地就业,关键当然是大学生自己了。(2分)(4分。针对正反把责任推给学校的观点,从学生自身找原因是反驳对方的关键所在,基本意思对即可)

【综合运用】 示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2分)学校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创造了很多的有利的条件和锻炼的机会,可是“师傅领进门,修炼在各人”,能不能很好地就业,关键当然是大学生自己了。(2分)(4分。针对正反把责任推给学校的观点,从学生自身找原因是反驳对方的关键所在,基本意思对即可)

----------------------------------------

2、“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是
Tags:高考真题 高考模拟题 高考英语 高考数学 高考语文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09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模拟考试..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