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模拟集锦 二年联考题汇编 2009年联考题 题组二(三)
2011-12-25 14:58:2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09.合肥月考)20世纪70年代,拥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是很多人的梦想,如今很多人又做起了轿车梦。2009年第一季度,合肥市民购置15786辆,同比增加3466辆,增幅38.13%。大量“私家车”驶入合肥人家。据此回答第15-16题:

15.汽车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早富起来的一些人用现金购车,爱车族中的一些人贷款购车,还有一批人在持币观望,他们期待着汽车价格大幅度下跌,而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百姓则是望车兴叹,连梦也不敢做。下列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①从消费方式上看,这些购车的人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和贷款消费    ②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影响着人们当前的消费水平      ③物价水平是影响人们购买能力和消费选择的重要因素      ④人们的收入差别过大会影响个人消费水平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B

16.人们的汽车梦能否实现,取决于:(    )    

A.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汽车价格          B.国家的汽车、交通、税收配套政策

C.汽车的质量、性能、售后服务        D.人们的消费观念

答案  A

17、(2009.辽宁月考)针对近期HD版百元面额假钞造成的不良影响,结合当前反假货币斗争形势,2009年1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表示,将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大反假币打击力度。这说明

A.假币没有价值,不能充当货币职能       B.假币印制质量较差,损害国家形象

C.假币的购买力低,引发通货膨胀         D.假币严重扰乱金融秩序,影响生产生活

答案  D

18(2009.辽宁月考)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尽量多使用农民工,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和工商登记,分别属于宏观调控的

A.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            B. 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

C. 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D. 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答案  A

(2009.湖南质检)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指出,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据此回答1-2题:  

19.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①是由塑料购物袋的使用价值决定的        

②意味着塑料袋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③意味着塑料袋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④说明无偿使用塑料袋违反了价值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B

20.从消费者的角度看,我国限用塑料购物袋的意义是  

A.有利于减少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B.有利于国家控制物价上涨,防止通货膨胀  

C.有利于保护环境,引导绿色消费    

D.能够从根本上杜绝“白色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 

答案  C

21.(2009.湖南质检)没有汽车工业的大发展,就没有人们对家庭轿车的强烈向往。这主要表明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C.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D.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2009.湖北月考)综合探究题

某中学高一同学在探讨对消费的认识时,甲、乙、丙同学各自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材料一:甲同学:某手机广告云“我自己的手机我喜欢就行了,管它是否时尚主流,管它有没有摄像头去玩偷拍,管它4096色还是6万5千色,它有个性够反叛,我就要它!”

乙同学:“食品消费,向广告看齐;人情消费,向父母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美容消费,向明星看齐。”

丙同学:3.15日是第19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消费”。所以“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

材料二:如今,都市里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有着稳定且较高收入的工作,可因为生活无计划、消费超能力,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月月收入月月光”的生活,不得不做起“月光公子”、“月光公主”。  结合材料回答:

(1)在甲、乙、丙同学的消费观念中,结合个人的实际,你更推崇哪种消费理念?并阐明理由。(5分)

 (2)对于“月光一族”的做法,如何评价。 (10分)

1、(1)推崇丙同学的观点:属于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消费观念是比较成熟和理性的,消费者选购物品时考虑的因素相当多,实用性、价格、功能、售后服务、价格可比性等。希望自己消费后能得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2)①都市里这样的年轻人有着稳定且较高收入的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模拟集锦 二年联考题汇编 20..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