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模拟集锦 二年联考题汇编 2009年联考题 题组二(四)
2011-12-25 14:58:2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工作,他们可支配的收入较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往往较大,因为收入是消费的基础与前提。并且对于未来的收入,有着非常乐观的预期,所以消费的量较大,成为了“今朝有酒今朝醉、月月收入月月光”的生活,成为了“月光公子”、“月光公主”。

②面对当前的国情和实际,这些人应做理性的消费者,在消费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应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并且应该有一定的剩余,以备不测。其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种精神是任何时候都应该弘扬的,特别是我国当前实际情况,更应戒奢以俭。

2(2009.安徽省联考检测)阅读图表和材料并回答问题。

图表  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品名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2007年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彩电(台)

89.8

16.9

16.6

48.7

134.8

84

137.5

90.3

冰箱(台)

66.2

5.15

80.1

12.3

90.7

20.1

96.8

24.9

洗衣机(台)

88.9

16.9

90.5

28.6

95.5

40.2

96.8

44.1

空调(台)

8.1

0.18

30.8

1.32

80.67

6.4

94.8

8.5

电脑(台)

0

0

9.7

0.47

41.52

2.1

53.2

3.14

材料“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是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农村人口每增加1元的消费支出,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农村人口对一种家电产品的普及多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增加238万台(件)消费需求。为此,我国政府于2009年2月1日在全国展开“家电下乡”活动,农民购买家用电器将享受一定的财政补贴,补贴标准为产品销售价格的13%。

(1)归纳图表中所蕴含的经济信息。(4分)

(2)政府展开“家电下乡”活动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有哪些?

(3)结合图表和材料分析“家电下乡”的现实经济意义。

2⑴近十几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分)但城乡居民家庭之间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存在明显差距,农村耐用消费品市场潜力巨大。(2分)⑵①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对市场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②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是生产的强大动力;③财政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④价格变动会影响商品的需求;⑤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

(注考生答出其中3个要点即可给满分,其它角度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⑶①有利于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和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克服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3分)②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分)③有利于家电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1分)

3.(2009.湖南质检)材料一: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CPI走势图

注: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材料二:2007年以来,央行11次上调了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6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2008年7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8分)

(2)简要分析居民消费品价格上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8分)

3. (1)材料一说明,一年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持续高速上涨,2008年4月起呈回落态势,但通胀压力依然较大。(4分)我国宏观经济过热、物价过快上涨是国家实行从紧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的直接经济背景。近几个月物价指数的回落显示国家宏观调控已初见成效。(4分)

(2)一般说来,当某种消费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2分)但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是不同的。(2分)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不会导致人们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而高档耐用品价格的上涨会减少人们对其的需求量。(2分)总体来说,物价总体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物价的上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影响人们的生活。(2分)

题组三

一选择题

1.2008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9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

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

答案  B

2.2009.河北测试2009年8月,据《市场参考报》统计,全国有35%的工薪家庭都有贷款消费的经历,贷款消费是作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新型消费方式(    )

①从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    ②能够促使资金的流通 

③能刺激消费,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            ④对任何人都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A

3. 2009.河北测试 近期,国务院要求努力消除制约消费的制度和政策障碍,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引导和促进居民扩大消费需求。这样要求的主要原因是(    )

①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②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③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决定作用 ④消费制约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B

4.2009.河北测试2009年由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投资的大规模的网络建设将产生巨大的“乘数效应”,形成一条包括 3G 网络建设、终端设备制造、运营服务、信息服务在内的庞大产业链,将拉动近2万亿元的社会投资。未来 3G 消费将极大地拉动内需,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并促使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实现新的跨越。这表明(   )            &nb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模拟集锦 二年联考题汇编 20..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