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8-09 23:06:3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伐树记 欧阳修 署之东园,久茀不治。修至始辟之,粪瘠溉枯,为蔬圃十数畦,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 春阳既浮,萌者将动。园之守启曰:“园有樗注焉,其根壮而叶大。根壮则梗地脉耗阳气而新植者不得滋叶大则阴翳蒙碍而新植者不得畅以茂又其材拳曲臃肿疏轻而不坚,不足养,是宜伐。”因尽薪之。明日,圃之守又曰:“圃之南有杏焉,凡其根庇之广可六七尺,其下之地最壤腴,以杏故,特不得蔬,是亦宜薪。”修曰:“噫,今杏方春且华,将待其实,若独不能损数畦之广为杏地邪。”因勿伐。 既而悟且叹曰:吁,庄周之说曰:樗、栎以不材终其天年,桂、漆以有用而见伤夭。今樗诚不材矣,然一旦悉翦弃;杏之体最坚密,美泽可用,反见存。岂才不才各遭其时之可否邪? 他日,客有过修者。仆夫曳薪过堂下,因指而语客以所疑。客曰:“是何怪邪。夫以无用处无用,庄周之贵也;以无用而贼有用,乌能免哉。彼杏之有华实也,以有生之具而庇其根,幸矣。若桂、漆之不能逃乎斤斧者,盖有利之者在死,势不得以生也。与乎杏实异矣。今樗之臃肿不材,而以壮大害物,其见伐诚宜尔。与夫‘才者死、不才者生’之说,又异矣。凡物幸之鸟不幸,视其处之而已。”客既去,修善其言而记之。 注:樗(chū):臭椿树。 1.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署之东园,久茀不治?茀:杂草丛生。 ? B.然一旦悉翦弃? 翦:修剪,修整。 ? C.庄周之贵也? 贵:看重,崇尚。 ? D.以无用而贼有用?贼:侵害,妨害。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其根壮而叶大?②视其处之而已 ? B.①以杏故,特不得蔬 ?②夫以无用处无用,庄周之贵也 ? C.①桂、漆以有用而见伤天 ?②美泽可用,反见存 ? D.①若桂、漆之不能逃乎斤斧者 ?②才者死、不才者生 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与庄子“才者死、不才者生”的态度完全相反的一组握( ? ?)。 ①(樗)不足养,是宜伐? ②以杏故,特不得蔬,是亦宜薪 ? ③今梅诚不材矣,然一旦悉翦弃 ? ④杏之体最坚密,美泽可用,反见存 ? ⑤若桂、漆之不能逃乎斤斧者 ? ⑥凡物幸之与不幸,视其处之而已 ?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②⑤⑥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守园人向作者建议把东园里的一些树木砍去,使园子更加宜予种植蔬菜。 ? B.改造东园时,作者生出疑问,觉得园内树木的去留原则与庄周之说相反。 ? C.在客人看来,树木的去留要看它的地位作用,有用者留之,无用者去之。 ? D.作者记伐树事,主要意图是反思自己的主观和片面,主张看问题应客观。 5.用斜线(/)给下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根 壮 则 梗 地 脉 耗 阳 气 而 新 植 者 不 得 滋 叶 大 则阴 翳 蒙 碍 而 新 植 者 不 得 畅 以 茂 又 其 材 拳 曲 臃 肿疏 轻 而 不 坚
2、单选题 对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 A.雨泽下注(流人) 迨(等到)诸父异爨 客逾(越过)庖而宴 B.三五(农历每月十五)之夜 妪(婢女)每谓余曰 以手阖(关闭)门 C.墙往往(到处)而是 殆(大概)有神护者 其制(修建)稍异于前 D.室西连于中闺(内室) 大类(很像)女郎也 余既为此志(志向)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小题。(18分) 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幼随从梁武帝。帝性好棋,每从夜至旦不辍,等辈皆寐,唯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从平建邺,稍为主书,散财聚士,恒思立效。除奉朝请。 普通七年,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除庆之假节、总知军事。魏豫州刺史李宪遣其子长钧别筑两城相拒,庆之攻拔之,宪力屈遂降,庆之入据其城。 大通元年,隶领军曹仲宗伐涡阳,魏遣常山王元昭等来援,前军至驼涧,去涡阳四十里。韦放曰:“贼锋必是轻锐,战捷不足为功;如不利,沮我军势,不如勿击。”庆之曰:“魏人远来,皆已疲倦,须挫其气,必无不败之理。”于是与麾下五百骑奔击,破其前军,魏人震恐。庆之还共诸将连营西进,据涡阳城,与魏相持,自春至冬,各数十百战。师老气衰,魏之援兵复欲筑垒于军后。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退。庆之杖节军门,曰:“须虏围合,然后与战;若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仲宗壮其计,乃从之。魏人掎角作十三城,庆之陷其四垒。九城兵甲犹盛,乃陈其俘馘,鼓噪攻之,遂奔溃,斩获略尽,涡水咽流。诏以涡阳之地置西徐州。众军乘胜前顿城父。武帝嘉焉,手诏慰勉之。 中大通二年,除南北司二州刺史,加都督。庆之至镇,遂围县瓠,破魏颍州刺史娄起、扬州刺史是云宝于溱水。又破行台孙腾、豫州刺史尧雄、梁州刺史司马恭于楚城。罢义阳镇兵,停水陆转运,江湘诸州并得休息。开田六千顷,二年之后,仓廪充实。又表省南司州,复安陆郡,置上明郡。 大同二年,魏遣将侯景攻下楚州,执刺史桓和。景仍进军淮上,庆之破之。时大寒雪,景弃辎重走。是岁豫州饥,庆之开仓振给,多所全济。州人李昇等八百人表求树碑颂德,诏许焉。五年卒,谥曰武。 庆之性祗慎,每奉诏敕,必洗沐拜受。俭素不衣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 (选自《南史》,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平建邺,稍为主书稍:逐渐 B.仲宗壮其计壮:佩服 C.乃陈其俘馘陈:陈述 D.庆之开仓振给振:通“赈”,救济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闻呼即至,甚见亲赏。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庆之入据其城。吾其还也 。 C.须虏围合,然后与战。失其所与,不知。 D.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庆之年轻时候曾是梁武帝的侍从,因为忠心事主,经常得到赞赏,后从军,逐渐得到提拔。
B.陈庆之胆识过人,他曾亲自统领大军攻克涡阳。在与北魏军的对峙中,历经数十上百次的战斗,最终凭借勇气大获全胜。
C.陈庆之在楚城击败北魏军队后,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屯田开荒,发展生产,积蓄了很多粮食。
D.陈庆之为人谨慎,生活俭朴,即使身居高位,仍谦恭有礼,士卒都乐于为其拼死效力。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贼锋必是轻锐,战捷不足为功;如不利,沮我军势,不如勿击。(5分)
(2)州人李昇等八百人表求树碑颂德,诏许焉。(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学,善隶书,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众书,与琅邪赵昱、东海王朗俱发名友善。弱冠察孝廉,不就,与朗共论旧君讳事,州里才士陈琳等皆称善之。刺史陶谦举茂才,不应,谦以为轻己,遂见拘执。昱倾身营救,方以得免。
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昭每得北方士大夫书疏,专归美于昭,昭欲默而不宣则惧有私,宣之则恐非宜,进退不安。策闻之,欢莲曰:“昔管仲相齐,一则仲父,二别仲父,而桓公为霸者宗。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
权每田措,常乘马射虎,虎尝突前攀持马鞍。昭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权谢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然犹不能已,乃作射虎车,为方目,间不置盖,一人为御,由于中射之。时有逸群之兽,辄复犯车,而权每手击以为乐。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
权于武昌,临钓台,饮酒大醉。权使人以水洒群臣曰:“今日酣饮,惟醉堕台中,乃当止耳。”昭正色不言,出外车中坐。权遣人呼昭还,谓曰:“为共作乐耳,公何为怒乎?”昭对曰:“昔纣为糟丘酒池长夜之饮,当时亦以为乐,不以为恶也。”权默然,有惭色,遂罢酒。初,权当置丞相,众议归昭。权曰:“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后孙邵卒,百寮复举昭,权曰:“孤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套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乃用顾雍。昭客貌矜严,有威风,权常曰:“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举邦惮之。(《三国志·吴书·张昭传》,有删节)
1.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比肩之旧——旧:旧交
B.而桓公为霸者宗——宗:宗族
C.非所以优之也——优:优待
D.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妄:胡乱
2.下列各组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昭率群僚立而辅之/蟹六跪而二螯
B.权使人以水洒群臣/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惟醉坠台中,乃当止耳/质于齐,齐兵乃出
D.公何为怒乎为/君为我呼入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昭自幼好学,才华出众,声名远扬,虽然被推荐为孝廉,却拒不接受。
B.张昭深受孙策器重,孙策把军政大事都交给他处理,临死还把孙权托付给他。
C.张昭在孙权打猎遇险时严肃地劝诫他,但孙权却置之不理,反而建造射虎车继续狩猎。
D.张昭忠心耿耿,敢于直言相劝,孙权因此对张昭有敬畏之意,不敢尽情享受娱乐之快。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刺史陶谦举茂才,不应,谦以为轻己,遂见拘执。昱倾身营救,方以得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句是
[? ]
A.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B.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C.舜相尧二十有八载
D.牺牲既成,粢盛既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