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小题1: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小题2: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小题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参考答案:(共5分,每空1分)
小题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小题1:士皆垂泪涕泣
小题1: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补出下面语句中的空缺部分。
(1)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实迷途其未远,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及其所之既倦,_______________,感慨系之矣。(王羲之《兰亭集序》)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屈原列传》)
(5)黄鹤楼中吹玉笛,_______________。(李白《黄鹤楼闻笛》)
参考答案:(1)浴乎沂 风乎舞雩
(2)觉今是而昨非
(3)情随事迁
(4)举类迩而见义远
(5)江城五月落梅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_____________,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2 )长风破浪会有时,? 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3 )? 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5 )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6 )? 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参考答案:(1)二者不可得兼?
(2)直挂云帆济沧海?
(3)沉舟侧畔千帆过
(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犹抱琵琶半遮面?
(6)奈何取之尽锱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阅读《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完成下面问题。
1、诗人为何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地抖动”,诗人当时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诗人把“妈妈”和“北京”叠合在一起写,有何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最后”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诗人捕捉住火车开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把远离父母、家乡的惜别之情,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和恐慌,都集中到“四点零八分”这一瞬间,使这一瞬间浓缩了一个特定的时代的重大历史内涵。本诗通过对诗人个人遭遇的速写式记录,见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而诗人选择这样的表达方式,通过对历史瞬间的放大,通过再现强烈的主现感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2.产生这种感觉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外界的火车开动给作者造成的错觉,实际并不是北京站的建筑剧烈地抖动,而是火车启动时的抖动;另一种是作者内心的抖动,此刻的火车启动,提醒他马上就要离开母亲、离开北京了,马上就要开始漂泊无依的生活了,这对于一个才 20岁的知青的内心来说,是一种极为强烈的撞击和震撼。
3.这样写的目的是既表达对母亲的依恋,也表达了对家乡北京的难以割舍的感情,同时传达出内心对党、对国家、对政府的殷切期望,希望党和国家关注知青的命运,不要忘记知青,不要抛弃知青。
4.这里的“最后”是“最后一面”的意思,这个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北京的依依离别甚至是诀别的心理感受。(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子曰:“三人行?;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
(2) 朝菌不知晦朔,?(庄子《神游物外》)?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修身》)
(4)子曰:“?,?而患其不能也。”(《论修身》)
(5)宰予昼寝。子曰:“?,?,于予与何诛?(《论修身》)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