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09 23:19:5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镶嵌/精萃/休闲装/轻描淡写
B.瑕疵/鄙薄/邀请赛/赔理道歉
C.怃然/琵琶/和稀泥/玲珑剔透
D.推辞/观摩/元霄节/伶牙俐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A.他没有听父母的劝告,去做那件事,结果现在非常后悔
B.我和他最初的相见,不知道是在何时了
C.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
D.北京的秋是最令人向往的季节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A项歧义在:(1)因为他没有听父母要他去做那件事的劝告,结果现在非常后悔;(2)他没有听父母的劝告,擅自去做那件事,结果现在非常后悔。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要求:生动、形象、得体。(5分)
李小文,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国内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中科院院士。但是,生活中的李院士是怎样的呢?下面这张照片便是他的真实写照。
(1) 根据图片及文字介绍,概括人物形象特点。(3分)
(2)谈谈你的感悟及启示。(2分)                                          

摄于李院士4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座中)


参考答案:
(1)黑衣蓄胡,光脚布鞋,脸庞清瘦;知识渊博,洒脱随性,不拘小节。(外在描写及内在品格各1分,语言通顺1分)
(2)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才华是最好的包装;胸藏万汇凭吞吐,胸有乾坤才是真正的“高富帅”。(其他回答只要合情合理皆可,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本题解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图像题,本题实际上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概括题,我们可以根据图片中人物衣着相貌来推断其生活中的性情特点,可由其动作行为揣测出其工作状态和理念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6分)
翳翳以将入?⑵既窈窕以寻壑
万物之得时?⑷胡为乎遑遑欲何
⑸宾主尽东南之美?⑹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⑻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⑼天之苍苍,正色邪?远而无所至极邪??⑽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⑾彼且乎待哉?⑿茕茕孑立,形影相
⒀而刘夙疾病?⒁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⒂本图宦达,不名节?⒃刘侥幸,保卒余年


参考答案:
小题1:名词,日光。意同“春和景明”的“景”。
小题2:形容词,深邃幽美。从结构上来看,与后一句中“亦崎岖而经邱”的“崎岖”意义相仿。
小题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羡慕”。
小题4:动词,到。此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做动词“之”字的宾语,宾语前置。
小题5: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译为“英雄才俊”。
小题6:古今异义词,今义为“拍马逢迎”,此处为“迎接,遇到”。
小题7: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身处艰难窘迫的处境。
小题8:动词,奋起、奋力。
小题9:表选择关系的连词,翻译为“是……还是……”,与“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邪?”中的“其……其……”用法相同。
小题10:古今异义词,今义为“确实这样”,此句为“饱饱的样子”。
小题11:疑问代词,相当于“何”,译为“什么”。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译为“他还依靠什么呀?”
小题12:动词,慰问,和“吊唁”的“吊”意义相同。
小题13:动词,被缠绕。
小题14:古今异义,今义,“告诉”动词,此句中的“告诉”为名词,这个“申诉”不被允许。
小题15:动词,夸耀,自夸。
小题16:此语衍化于“庶几侥幸”,庶几,或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课内文言文实词的把握,考查的字词来自《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只填序号)
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欢聆听,________,________;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________,________;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________,________。因此,只有喜欢聆听的民族,才是富有智慧的民族。
①他们只会坐井观天
②浅陋和愚昧妨碍了他们的进取
③他们只会浅尝辄止
④贪欲和傲慢遮挡了他们的视线
⑤他们只会穷兵黩武
⑥浮躁和短视制约了他们的识见


参考答案:⑤④①②③⑥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衔接的判断, 解析时应对语段的内容和结构进行分析, 注意其逻辑联系和语意的前后连贯,注意抓对应的词语,如“狂妄自大”——“傲慢”,“闭关自守”——“坐井观天”,“急功近利”——“浮躁”等,以启发思维。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名句名篇默写》..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