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请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自古以来,就有“男儿膝下有黄金”之说。从古至今,不少铁血男儿,也不断演绎出一曲曲“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的悲壮之歌。
近年来,民工向老板讨薪下跪;老百姓在上诉过程中向官员下跪;有监考老师为求学生考试不作弊也下跪;北京某交警抓到一违章车,司机70岁的母亲下跪希望通行,而这名交警无奈竟抢先给她跪了下来。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1、宁可站着死,不能跪着生;2、一跪又何妨;3、用法律捍卫自己的尊严;4、尊严无价、人要有傲骨;5、下跪也是一种勇气;6、“跪”的文化渊源探究。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仔细阅读下面文字,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人间到处是一片废墟。有两个美国人,去访问一家住在地下室内的德国居民。离开那里以后,两个人在路上谈起了观感。甲问道:“你看他们能重建家园吗?”乙说:“一定能。”甲又问道:“为什么回答得这么肯定?”乙反问道:“你看见他们在黑暗的地下室的桌子上放着什么吗?”甲说:“一瓶鲜花。”乙于是说:“任何一个民族,处在这样困苦艰难的境地,还没有忘记鲜花,那他们一定能在这片废墟上重建家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材料主要说明:有了信心,德国人就能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这个材料的角度还是比较多的,如信心对个人、民族和国家来说,能够创造奇迹;如一个人总不能永远处在生活事业的顶峰,往往会有低谷的时候,但如果有了信心,就能产生巨大的力量。比较好的标题如“只要信心不被打碎”。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美国作家阿扎洛夫,前半生努力和勤奋,取得辉煌的成就。然而,他在后半生,丧失理智地与一个叫马利丁的文坛小丑较上了劲,与其在小报展开了长达数年的论战,将其视为对手。结果,这个马利丁靠着他既得到了名又得到了利,而他,在无端地空耗青春与生命的同时,竟成为世人耻笑的对象,从此一蹶不振,郁郁而终。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著名学者易中天曾在《当下中国最缺什么》一文中写道:你问当下中国缺什么,我看最缺底线。这很可怕。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底线就是生命线。
央视名嘴白岩松在微博中感慨:“这个时代怎么了?都拿一个人的底线当优点。一件食品很好,不是因为好吃,而是因为没有添加剂;一个人很伟大,不是因为他多好,而是因为他讲诚信、守时、不偷东西。”
8月15日闭幕的中国互联网大会发出倡议,全国互联网从业人员、网络名人和广大网民,都应坚守“七条底线”,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积极传播正能量。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坚守底线
梁漱溟先生曾写过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这个世界会好吗?易中天回答说:“中国缺底线,什么都敢干”;白岩松反问道:“这个时代怎么了?都拿一个人的底线当优点”;中国互联网大会倡导坚守“七条底线”……这个世界会好吗?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坚守自己的底线,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学会信任,让道德之树常青,这个世界会不好吗?
著名学者摩罗在《大师的眼睛》中评价道:卡夫卡的眼睛是忧伤的。忧伤寓于他的话之中:“上帝生活在神秘和黑暗中。”但我始终认为,上帝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个人没了底线,可以往食品中加入添加剂,置广大消费者的安全于度外;一个人没了底线,可以肆意地污染互联网的环境,传播着负能量;一个人没了底线,诚信、守时、自律推动了其意义,也发挥不了作用。在没有监视器的地方,只有上帝的望远镜。坚守底线,从每个人开始,从心中的自律开始。抛弃了自律和底线,人不再是完整的人,社会这个大能量场中也充斥着负能量。我们开始不再相信,开始把标准随底线的缺失一起降下,最终人不能生活,国将不国。
古来有“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美好道德,但如今谁能拥有那一份坦诚和自觉呢?坚守底线,崇尚美德被视为另类;坚守底线,崇尚美德只成为空谈,到那时,我们该去向何处呢?坚守底线,还需我们牢牢地把握住心中的道德准则,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我们总是幻想着桃花源中的美好,却忘了将诚信付诸行动;我们总是羡慕着别国国民的高素质,却忘了将严于律己铭刻在心。其实,重塑底线,并提高底线,只需要我们镇住心魔,播下道德的种子。
央视名嘴白岩松在微博中感慨:“这个时代怎么了?”这个时代充斥着怀疑与不信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在北大中文系毕业典礼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在怀疑的时代仍需要信仰》的演讲,她道出了她的担忧,同时也在勉励着我们。选择相信,很难吗?即使文学典籍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唐宋诗词阻止不了毒奶粉的生产,我们也不应该用怨恨来对待人生,“回馈”社会。需知怀疑更毒,更加不可扼制。选择信仰,选择相信,让底线长存,让道德之树常青。
这个世界会好吗?易中天在写道:“底线就是生命线。”坚守住底线就是坚守住生命线,握住生命线,期待这一片净土,重回宁静。
本题解析:第一则材料是名人言论,主要意思是:1、当下中国最缺底线;2、底线就是生命线。第二则材料也是名人言论,主要意思是:底线是一个人做事的最基本的标准,但绝不是最高标准,我们不能拿底线当优点,要有更高的追求。第三则材料是一个新闻事件,主要意思是:呼唤中国网民坚守底线,传播正能量。综合三则材料,求同存异,可知:本次作文的主旨应该围绕“底线”二字展开,在肯定坚守底线的原则基础上,畅谈自己对“底线”的各种认识。学生在写作中,可以针对两位名人的言论发表看法,也可以表达自己对底线的独特认识;可以评论中国网民的底线问题,也可以针对生活中种种守住底线或放弃底线的行为,发表看法。
底线,即最低界线。从“底线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这一材料的关健句看,可以以前半句为主,侧重写道德底线的重要性。强调要信守爱国、忠诚、善良、守信、仁厚等为人的基本准则,否则,尚不是“人”,何谈“成才”。这一类的正面例子很多:屈原的正道直行,九死未悔;苏武的被扣异邦,坚贞不屈;……反面例子如秦桧、吴三桂等也很好找。也可以以后半句为主,侧重写行为底线的重要性,在平时生活中,出言吐语,举止行为,也要坚持一定的原则,才能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如果心中没有底线,或行为越过了底线,势必成为被欺凌被嘲笑的对象。本文以议论文较为好写。正反对比论证的构思,丰富典型的事例,适当采用一些修辞手法使议论文的语言有一定亮点,就可以写出一篇不错的文章。写记叙文也不难,注意从小处入手,重视设计较为曲折的过程,人物形象的塑造可突出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的生存状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你或你熟悉的人有着怎样的生存状态?你认为怎样的生存状态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你对生存状态有什么体验和思考?
请以“生存状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
示例一:生存状态
周国平自信这个世界,21世纪的现代化社会太过于喧嚣和无趣。人们不停地奔赴各式聚会派对,在名利场上做秀,太多的噪杂让人忘了自省自思,于是乎他如是说:“我曾经流连于阿尔卑斯的山麓,看雪山、白云、森林的倒影伸展在湖泊蔚蓝的神秘里。我知道湖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能让湖面寂静如镜。”
诚他所言,面对今日的现代化的社会,科技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使我们越来越依附于外在物质世界。电脑中“慰藉”着我们的思考,手机“搭牵”着我们的联系,汽车幻身为我们的腿脚,甚至于我们的健康时刻由药丸把关……细细一想,这是一个多么无趣的生存状态啊!我们将有灵魂有能动性的自己抛掷在无灵魂感观意识的机器堆里,任由其掌控我们在这个世界的生存。至始至终,作为个体的尊严无法显现,而这样一种往复冰冷的生存状态终将把我们的肉体禁锢,让灵魂锈迹斑斑。
因而,周国平选择归顺平静。他懂得平静的生活中带给他的是人性的沉淀,亦带不走他生命里的那份属于他的热闹。思考让他摈弃现代生活中的一些不可取,让他明辨属于自己的那种人生模式,实为幸福哉!
电脑令我们某一程度缺乏思考,思考我们的过往,当下以及远景,因而衍生了我们对生活的浅薄认知,对所谓不幸的一味认服;手机某一种程度上便捷了我们的联系,但过度依赖更容易让维系的情感变得赢弱易断。当选择了技术上的方便,我们是否也在无形中对那些需要我们用双手安抚,双眼凝视以安慰的情感变得措手不及,变得惶惶然也………
我不敢否定质疑,今日快捷高科技含量的生存工具让人我们的生活较往前那些黑白单一枯燥的生活场景更绚丽,同时提供更多选择。但是我只是不安,我害怕如此相似的生活状态会让我们渐失个性上的独立与精彩,害怕于这种过于“城市”的模式会让我们人性中自然、朴实、淡定遗失。我也只是暗然苦恼于这么繁杂的世界竟带来了我们心灵上某一程度的孤独,为着我们渐去渐远的那份善思与思想独立。
我思故我在!在面对“生存状态”这一思辩命题时,我尊仰一种平静善思的生活。我相信富有思考的我们,在应对世界任何突如而见的新奇或刺激、变迁或幻灭时,我们都不再不安害怕。因而灵魂中的思考会明确我们自己的路途,该往何处前进,这样诱惑侵入不了你坚定的心灵,那条你朝圣人生心经的路途也会走得顺畅安稳。
我思故我在!假如我手捧思考,那我另一手必捧真知,那么无论是现实世界里的那种生存状态,我都能以我的睿智,我的首要情感去做出积极回应,继而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我思故我在,与你共享,共寻那种虽不同但一致向幸福人生进发的生活。
示例二:生存状态
多向往“陌上花开缓缓归”的恬淡,多憧憬坐在古老摇椅中数花谢花开,看云卷云舒的闲适,多渴望也能有一份“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的情怀……
可是,真难啊!
忘了从何时起,人类的步伐日进千里。但相反的,当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行时,也在慢慢失去些什么。他们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腿脚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于是,他们变得浅薄,变得功利,失去了最质朴的感动,也错过了最原始的美丽。
所以,让我们慢一点,再慢一点,去重拾那些被我们所遗失的美好吧。
让我们舍得花一个下午,去直视自己的内心;让我们舍得用一个夜晚,去书写对朋友的想念;让我们舍得用一个周末,去吸收大自然的菁华;让我们舍得花一个假期,去陪陪父母,尽尽孝心。
诚然,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但现代人每天麻木地高速度地运转,如一只不断旋转的陀螺,身体奔忙,心灵却是一片荒芜。到底是人类创造了现代文明,还是现代文明控制了人类?本应芬芳的思想花园,却被汽车尾气与工业废气所污染。倘若没有了思想,人类社会又何来灵魂?
所以,作为现代人,我很骄傲,但我发现,如何才能活得自在从容,我们竟远不及古人!
我们没有李白傲视功名的洒脱,也没有陶潜归隐山林的情怀;我们没有范公为天下而忧的大志,也没有了杜甫对贫苦人民的同情。
我们疲于奔忙,只顾自己,甚至用一堵堵墙拒绝了人性的温暖。这莫非是社会的倒退?当然不是。只要我们不要为了生活而生活,不要只顾着追求物质的享受,不要只看见“小我”,不要对不幸者进行精神的屠宰,我们何尝不能活得恣意充实?这样的生活,不难!
身处现代的我们,应知道再丰富的物质也填补不了心灵的空虚,再高明的科技也替代不了人类的思想。
让我们放慢脚步,想清楚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让我们放慢脚步,关注身边的人情冷暖。
让我们放慢脚步,学会聆听自然的心声。
让我们放慢脚步,学学古人,心念亲人,胸怀祖国,“不为五斗米折腰”。
越慢,越美丽。那时的我们,会看见一路花开,好景常在。
本题解析:
一、作文题综述
(一) 对“生存状态”的理解
生存:保存生命,跟死亡相对
状态: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
生存状态:以怎样的形态保存生命,“状态”是定性的,如:艰难的、坚韧的、惬意的、舒适的等等,同时也是动态的,存在于具体行动之中。
(二)材料对思维的导引
1.材料中明确了写作的对象是人,这里的人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具体的某一个人,一是某一类人。
2.你或你熟悉的人有着怎样的生存状态?
你——就是学生自己,可以写自己的生存状态
你熟悉的人——可以写亲人(单个的或者一类的,父母亲、爷爷奶奶等);可以写你熟悉的某个人/某类人,你知道的,你看到的,你和他交往过的等等。
3.你认为怎样的生存状态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主题一定要积极向上,如:坚韧、顽强、迎难而上、不屈不挠、永不绝望等等,暗示学生懂得文以载道的道理。
4.你对生存状态有什么体验和思考?
体验:要写具体的事件和感受
思考:要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三)立意方向
就标题来说,只要能写出生命体的“生存状态”就算符合题意。写记叙文,应该对“什么生存状态有具体的描述”,从中表明这样的生存的状态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写议论文,对某一或某几种生存状态亮明自己的观点态度,论证要充分有力,符合逻辑。
二、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立意偏题或走题?,如:懂得感恩是最好的生存状态,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如何感恩,而不阐述感恩与生存状态的联系;类似的还有写“责任”、“信念”、“慢”、“走与停”等;偷换概念,如:生存就是生活/把“生存状态”写成“生活状态”等。
2.内容处理上:东拉西扯,言之无物;堆砌材料,生搬硬套,联系牵强;写记叙文,事件虚假,人物语言过于书面化。
3.在结构处理上:有部分学生信马由缰,前言不搭后语,想到哪写到哪,结构混乱,没有明确的中心,不知想要表达什么;写议论文格式化现象严重,多为三个分论点的形式,且分论点的内容没有前后的关联,甚至这几个分论点可以在议论文中通用,且不合题意,在议论文的写作上,存在“连举几个事例,然后作一总结得出结论”的简单构思;在写记叙文时,开头要有几段议论,然后才写具体的人和事。
有部分学生不注意分段,文章的整体布局不合理,尤其是开头过长,中间一段达300多字。整个文章只分3——4段,且书写不清,让人看了非常吃力。
4.在取材上:记叙文的取材过小,且流于简单的叙述,缺乏生动细致的描写,并且不能从中反映对“生存状态”的理解;部分学生采用小小说这一文体,但编故事的本领较差,过于浅表,或者就是把看来的故事写一下,实属抄袭文;在议论文的取材上,过于狭窄,仅仅在大家熟知的李白、苏轼、司马迁等名人身上做文章,部分同学选用时新的新闻素材但不能有力地证明论点。
点评:本题审题难度不大,但是在立意的选择和文体的确定上可能会费些思量。一方面,写什么样的生存状态是一个难以确定的因素,另外一方面,学生对当下社会各阶层的生存状态的了解也是制约学生立意的一个关键要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