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22 10:50:1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之”字与“汝不欲吾死也”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
B.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C.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D.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与题干中的“之”为句中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是代词C、D为句中助词,译为“的”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____的。
(2)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____终结。
(3)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____香港防务。
(4)0时40分,刚刚参加了____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了“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
A.序幕 宣告 接替 交换
B.序幕 宣告 接管 交接
C.帷幕 宣称 接替 交换
D.帷幕 宣称 接管 交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通常我们可以会说“揭开序幕”“ 落下帷幕”,所以,第一个句子应该用序幕。宣告就是宣布;告知。比较正规。宣称:公开表示。国际性的事务或首脑举措往往用此词,有单方面告知的意思,如伊朗方面宣称停止使用核武器。所以这应该用宣告。接管有接替管理的意思,更加全面。所以,该用接管。
点评:对词义的理解,有相同语素又有不相同语素的词语,重点是分析理解不相同语素,可以通过组词来理解,也可以找出反义词来理解,还可以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理解。语素都不相同的词语,重点从用法方面考虑。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
B.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C.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D.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说”通“悦”。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1)通过仔细?,几个人又?一番,终于弄清了事情的真伪。
(2)这支规模?的建筑队,发出了?的宣言:要做就做最好。
① 宏大?②核计?③ 合计?④洪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合计?核计?①合计:合在一起计算?②核计:核算
宏大?洪大?①宏大:侧重于规模大,常用于 建筑物、队伍、场面、理想。
②洪大:声音 大而响亮。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书桌上的那个景泰蓝花瓶,色彩艳丽,小巧__________,__________了他们的一段友情。
(2)面对来势汹汹的禽流感疫情,全国各地已经积极开展了__________工作,但谈“鸡”色变的恐慌还是__________许多地方。
(3)他__________要准备参加演讲比赛,__________要复习准备期中考试,忙得几天没睡好觉。
A.精致/鉴证 防止/波及 既/又
B.精制/鉴证 防止/涉及 不是/就是
C.精制/见证 防治/涉及 不是/就是
D.精致/见证 防治/波及 既/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精致”表示精巧细致,“精制”指在粗制品上加工或精工制造。“鉴证”是鉴别证明,“见证”是指可做证据的物品。“防止”是预先设法制止(坏事发生),“防治”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病虫害等)。“波及”是扩散,传播,影响到,强调对对象产生了影响,“涉及”是牵涉到,强调与对象有关联。“既……又……”是并列关系,“不是……就是……”是选择关系,本句并没有否定前者的意思。)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