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八)
2017-08-22 10:55: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体特征鲜明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首先,要明确题目中重要语素“世界”和“你”的内涵。
“这个世界需要你”这个题目看似很空,但内涵较深,需仔细揣摩。 “古往今来曰世,上下四方曰界”。“这个世界”是全部时间与空间的总称,但现在世界偏指人类所生活居住的空间;“你”,是关键语素,快速选择“你”是写好本题的前提。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信念。
其次,要分析把握好题目中的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很显然这个题目讲的是“这个世界”和“我”的关系。要深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这个世界为什么需要你?这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你”那么需要我们做什么呢?否则,容易出现堆砌材料、泛泛而谈、感情苍白的毛病。
要写好这个题目,可实写可虚写,最好要虚实结合。
可在“有形”或“无形”中选定一个记叙、议论或抒情的对象。“有形”的对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人或物,“你”可指我们大家,特别是青年学子,当然也可以是影响历史的人物或是感动世界感动中国的现代人物,甚至是平凡的农民工和不屈不挠的草根一族;实写一个人一定要概括出这些人物内心和思想里的那些优秀气质和品格。如:他们敢于承担责任为社会和国家无畏奉献的勇气,为国家民族利益和真理殒身不恤、面对困难不低头的的精神,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富贵不移的美德,慈祥仁爱、宽容淡定的胸襟,以及超凡脱俗、傲然兀立的张扬个性等等。感受、接纳并且学习这些优秀的品质,这是我们重建心灵,美化世界的一种美好途径。如虚写,“无形”的对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属于指精神层面的东西,一般是真、善、美的化身,如“爱”、“节俭”“创新思想”“诚信”“正义”“志节”“坚强”“诚信”“责任”“乐观”,当然也可以是“微笑、和谐、友善、低碳生活”等等。最好要虚实结合,虚因实而更见其抽象,能启发读者用想象的驰骋而获得更高的艺术美的感受。
在文体选择上,写成议论性或抒情性散文等比较合适,当然,写成记叙文或书信体也可;但须文体要规范、鲜明。慎选所谓的“创新文体”。
写作角度:
1、每个人都独一无二,这个世界需要你。这个世界需要你,你很重要,每个人都是不可复制的个体,每个人都可以对世界有影响,有贡献。这个世界需要你,每个生命都需珍惜!
2、世界需要创新型那种人才!从有了人类文明的那一天,我们就一直在进行创造。创造让我们远离了饥饿,奔向了小康。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环境恶化的世界面前更加需要你的创造。因为每个人的创造,我们的的国家才能向前发展,世界才能不断进步。
3、世界需要和谐。和谐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撑,相互提携。它是一笔无形的资产,是上帝分配给人类的一份厚礼,是一种足以改天换地的伟大力量。你有一根针,我拿一块布,各尽所能,我们就能给这个世界缝制一片湛蓝;你是一把锄,我是一杆枪,各自献出自己的一分看起来都不起眼的力量,我们就能为共和国打造出一个灿烂的未来;你是一滴水,我是一颗露珠,我们汇聚到一起,这世界就又多了一片辽阔的太平洋;你有一颗爱心,我有一颗感恩的心;你帮助了我,我就用我那感恩的心去回报社会,回报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这世界需要你,需要我。我们是随时都给别人让座,顺手捡起地上垃圾的中学生。简单的一个微笑是彼此心的连接,是对自己行为的一种肯定。小事虽小,贵在坚持。这世界因为有你有我,多了一份和谐。
4、现在的我们这个世界,丰富多彩,但也充满许多不足和无奈。它需要诚信作为基石,需要法律作为准绳,需要责任作为道义,需要乐观作为态度,需要……这个世界需要你,正义、良知,奉献与爱温暖这个世界。
5、世界需要爱。《同心曲》是这样唱:“星星在等待你,月亮在陪伴你,太阳每天迎接你,这世界需要你。只要那火热的旋律在风雨中响起,人间处处皆春意,生活微笑着继续……”
点评:本题还是很有开放性和时代性的,启迪我们思考和他人、和世界的关系,给考生提供了多元思考的机会。“强调了社会要尊重生命个体,从另一角度,也在倡导社会每个人都应自尊、自爱,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个题目看似空泛,但内涵较深,需要考生仔细审题,选好写作的角度,使立意准确、新颖、高远、深刻。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美国的比尔·盖茨在谈到他的成功经验时说:我不比别人聪明多少,我之所以走到了其他人的前面,不过是我认准了一生只做一件事,并且把这件事做得更完美而已。马云、张朝阳、牛根生,甚至《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也都是信奉“一生只做一件事”的。
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生只做一件事
纵观五千年豪杰,横看八千里英雄,他们何以立?何以成?是勇敢?是聪明?是能力?是手段?是策略?是心计?总之,千人千词,莫衷一是.那么,究竟有什么内在地规律可寻呢?我想那就是“选定目标”所谓选定:就是指一生只选一把椅,一生只选一件事,一生选准一个目标。以上之述只解释了选定两字中的“选”字,那如何来解释“定”呢?所谓“定”: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就是几十年风雨如一日,就是将革命进行到底!长江因选定向东而波澜壮阔;青松因选定向上而伟岸挺拔;珠峰因选定卓越而傲视群山;流星因选定精彩而亮彻长空,圣贤因选定目标而成功卓越!
总之,没有选定,人生就没有主题;没有选定,人生就没有方向,没有目标;没有选定,人生就是一盘散沙;没有选定,人生就不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没有选定,人生只会流入肤浅和庸俗!只有选定,泰山才会为之让路;只有选定,险峰也会为之低头;只有选定,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定,生命才会乘风破浪,一路凯歌!
当然,“选定”它需要钢铁般的意志为后盾,才能实现,才能突破。
在这个世界上,强者与弱者之间,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大人物与小人物之间,他们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看谁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力,看谁具有谁具有绵绵不绝的激情。没有了这两点,所有的选定都是白搭,所有的选定都是白费心机。
做事如同烧开一壶水。烧开一壶水,为的是建立自己的核心优势。
选定了目标也就是定位明确了,这就有了核心,然后就要不停地烧水,直至烧开。水不开虽然有核心,但无优势。烧水的过程大概是最困难的,因为我们不免会有见异思迁的弱点,不免会怀疑乃至动摇,对谁是不是可以烧开有深度的疑虑,最后我们甚至认为也许这壶水根本就不值得烧……一个能够把水烧开的人,一定经过了寂寞,艰难和挫折……尤其是烧到60度之后的难度,常常令无数来者折返。
在我暑期打工时遇到过两个同事,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第一个,比我早进入公司一个月,后来因为嫌干服务员太累,工资又少,就去当厨师了,一个月后,又嫌厨师太累又没升职,干脆辞职了。
另一个,我刚进去时,她是主管,等我出来时,他÷被升为了店经理。据我了解,她四年前也只是个普通的服务员。
其实任何人在初始阶段没有什么不同。所谓成功人士,无非把一壶水烧开了而已。
水既烧开,还要防止再变凉。要让水持续在沸点,绝非易事,甚至比烧开水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在别处”的人太多。想去烧下一壶或者别人那一壶的人太多,哪壶不开提哪壶的人太多,真正能够坐冷板凳,在自己的专业方面能够精进了再精进的人并不多。


本题解析:这则有关比尔盖茨等名人一生只专注一件事的材料有丰富的蕴涵,寓意深刻。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立意:
第一,专注一念,做好一件事,法国画家雷杜德一生只画花,并且尤其专注于画玫瑰,最终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一生只在坚持做一件事情,正事这种专注一念,才使他获得了成功。自知,自制,心无旁骛,一生只挖一口井,直到清泉涌出,源源不断。
第二,执着是成功的法宝。法国画家雷杜德能够获得成功,执着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三,要做就做最好。正是雷杜德的坚持和执着,最终使他获得了成功,并且“他的玫瑰成了巅峰,无人逾越,甚至不敢生这样的念头”,可见,他做到了最好。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作文
每个年代都有自己的代言人,曹雪芹、钱学森、袁隆平、张艺谋、卡梅隆、乔布斯、刘翔、林书豪、马化腾……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成功者,得到无数人的崇拜和追随,因而可以作为自己时代的代言人。你认为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代言人?为什么?她或他传达了什么信息?
请以“ ?,我们这代的代言人”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明确立意。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
首先清晰什么是代言人:所谓代言人是指为某种商品做广告代言的一些明星或者知名人士,也指为某一群体着想的代理人。如黄明凭借《80后》成为“80后代言人”,彭云轩凭借犀利言论成为“90后代言人”。
再者代言什么,代言我们这一代,这一代人有什么特点和理想。
最后填上是人名。谁可以代言:每个年代都有自己的代言人,曹雪芹、钱学森、袁隆平、张艺谋、卡梅隆、乔布斯、刘翔、林书豪、马化腾……他具有什么特点: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成功者,得到无数人的崇拜和追随,因而可以作为自己时代的代言人,那么90一代的代言人会是谁呢?
本题具有开放性,每个人心中可能都不同的答案,而且每个人心中可能都有不同的价值观,所以写出自己的想法,写出自己的偶象,其实也就写出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咫,古人称八寸为咫。成语“咫尺天涯”,原指距离虽然很近,但是很难相见,就像在遥远的天边一样。在古代出现这种情况,除了社会的、人为的原因以外,通讯不便,当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如今“咫尺天涯”的情况不多见了。“天涯咫尺”倒是习以为常。
请以“从‘咫尺天涯’到‘天涯咫尺…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内容不限于通信技术进步方面,说社会现象,谈人际关系,畅想未来世界……只要切合题意就可以。可以根据自己所选定的内容,添加一个副标题。除诗歌外,不限文体;全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从“咫尺天涯”到“天涯咫尺”
——古今通信交通之变化与亲情友情之变迁
邹阳
古代臣子年老了便向皇帝上书请求“乞骸骨”,即要回到故乡养老。如果皇帝恩准,那么自可叶落归根,颐养天年;如果皇帝不准,那宦游之人就有可能要埋骨异乡了。在古代,因为交通不便游子不能归乡,所以有人为了宦途而割舍亲情乡情;有人为了顾念亲情乡情而远离宦途。古人出门远游,既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训诫,也有“好男儿志在四方”的劝勉;古人远离家乡,既有“叶落归根”的传统心理,也有“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言。
时光流逝,弹指一挥间。那些游子的吟唱,怨妇的情思,已成为一页页风干的历史,如同一张张发黄的画幅,被历史长河的浪涛打到了遥远的无尽头。我们已无须面对“走出去”的两难境地。走出故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已成为时尚。一部“全球通”可使你在世界任何角落毫不费力地与亲人联系,即使在危险的战场,军事卫星也能方便地将你的平安消息传递给亲人。
然而,当我们从亲情、友情的角度来审视古今之发展与变迁时,不能不发出“人心不古”的感叹。古人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纯真情愫,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豁达乐观。当你谈到那些怀念亲情的千古名篇,仍为那已被历史的尘埃湮没了几百年甚至数千年的伤痛而悲伤时,你能说古人是不幸的吗?他们虽然远离天涯,而彼此的心灵却近在咫尺。人生若此,夫复何求?
放眼现实,现代人的交通与通信可使“天涯”变成“咫尺”,但心灵的距离比实际的空间距离更难逾越。年轻一代接受的是与父辈、祖辈完全不同的价值观,他们的欲望和追求往往不被长辈所理解;而从宏观的角度看,个人主义的价值体系对传统的儒家的价值体系造成的冲击几乎波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一个道德标准不一的社会里,人们难免会产生迷惘、抑郁、烦躁的心理。这种心理因别人难以分担而不愿向人倾诉。思想上的阻隔带来亲情交流上的障碍。据报载,不是有个北京女孩在青藏高原上伴古尸而眠、与风沙共舞声称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而回到生她养她的北京却没有一个温暖的家吗?不是有许多人深夜手握电话却不知有哪个号码可以打出吗?这是现代人的悲哀,也是现代社会的悲哀。
自“人猿相揖别”以来,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以自己的智慧,不仅征服了自然界,也使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类永远是向前的,现代社会的成就是古人不敢想像的。我们的先进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但我们也要通过改造社会关系来解决人们的精神危机,实现人类真正美好的未来。


本题解析:在技术落后的时代,咫尺之间,人们感觉如同天涯一般遥远。在当今时代天涯一般的遥远,人们却觉得如同咫尺之遥。空间距离由于技术的进步仿佛缩短了,而人们的情感距离有什么变化呢?在技术进步的同时,是不是也要关心心灵之间的距离呢?这则训练题突出了科技发达的社会中,由于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与人之间日益冷漠的现实。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作文(60分)
请以“味道”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可以叙写故事、刻画形象,也可以描写景物、抒发情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味道
人生的味道,就像五彩的颜料,味味俱全。需要你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会。——题记
人生的味道,有时像青涩柠檬那样酸;
人生的味道,有时像清香芒果那样甜;
人生的味道,有时像紫色葡萄那样既酸又甜。
青涩柠檬——酸
期中试卷发下来了,红叉在试卷上出现的概率,几乎已经超过了红勾。失落,痛心,无奈……
夹杂着多种情绪的眼泪不禁落下,滴在了试卷上,滴在了我心中。我把试卷紧紧地揉成一团,狠狠地摔进抽屉里。把头埋进手臂里,自己一个人趴在桌子上静静地抽泣。我后悔,后悔自己当初不该那么懒,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我后悔,后悔自己当初上课不该走神,导致对知识半知半解。
哭够了,伤心够了,学习还要继续,或许有了这次的教训,使我更加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我从抽屉里重新拿出试卷,小心翼翼地抚平,仔细地订正起来。
这就是人生的酸。
清香芒果——甜
忽然听见耳膜一振,一串细细的脚步声,那么脆,那么轻,生怕打扰了我。这声音再也熟悉不过了,它承载了数步尽的爱,奔走在俩扇门之间。“吱”,门轻轻的开了,母亲走到我身边,轻轻的说:“不早了,睡吧,别累坏了。”“要睡你去睡,没看我正忙着么!”我没好气的说,似乎能把所有闷在心里的气全部发泄。母亲无语。随后又是一阵脚步声,还是那么轻,那么脆,不同的是那声音越来越远了。
又是一个人独处,唉,我怎么能那么跟妈妈说话呢?这样妈妈会伤心地。我眼前一阵模糊两滴泪落在眼前的书上。
这时,又响起一阵脚步声,只是比刚才更轻,更脆……这回,母亲端来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放在我的书桌上说:“孩子,喝茶吧,提提神别累坏了身体。”
我走到妈妈的身边,妈妈抱住我,头搁在我的肩膀上,轻轻的抽泣起来,我能感受到她身体的颤动。
这就是妈妈给我的人生味道,是甜的。
“孩子,要不妈带你去上学,下雪天的多不安全,还是….”我打断了妈的继续唠叨,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便摔门而出。我不知道当时她有何反应,我只知道她带给我的感觉只有不耐烦,单手背着包,走在雪地上,风呼啸着吹过,如鞭子抽打我的脸颊一般,好生痛痛。我拉高领子捂住脸,继续往前走,雪地上印上了我一深一浅的足迹……我怔住了,呆若木鸡地站在那儿,双眼直盯着转角处许久…..终于我叶出了两个字:“妈妈”她有腼腆,尴尬地笑了一下,说道:“噢,那个,那个,我怕你在路上摔跤,所以......”….她那单薄的身子靠在墙角,双腿还在瑟瑟地颤抖,脸色显得苍白,眼中交织着不同情绪,有关爱,有尴尬、有担心、还有一丝委屈......
这就是妈妈给我的人生味道,是既酸又甜的。
人生的味道就是这么丰富多彩,它给我温暖,激发我奋进。


本题解析:
本题开放性极强,可写的素材很多,想成文似不难。但若要写得有特色、有深度,则需要教师针对学生审题和选材进行灵活指导。
就审题而言,写味道,实是描述味道。味道有多解:浅则可理解为气味、滋味;深则是人们的某种体验和感受;另外还有事物包含的特点或哲理。教师可以在审题环节进行“说文解字”谈“味道”:从两个字‘当中可以拆分出“口”、“首”、“走”、“目”等部件,然后让同学们自己察觉出味道不仅要用口尝、用鼻闻,更要会用耳听,用眼赏、用心看,而且还要留心在生活实践中体悟。
至于选材,不仅要选同学们能品味的东西,而且还要选值得品味的东西。人生世间,不外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自我认知三方面的关系。教师可以依次指导。先通过具体可尝的滋味,运用联想和比喻来体悟生活。比如,通过体育课后的一杯白开水联想到同学之间的关爱,或者通过白开水最解渴而体悟平平淡淡才是真。在品悟自然方面,可以以朱自清的《春》、巴金的《日》《月》为例,引导同学们在四季寒暑、自然现象、山川美景当中品悟道理。学生可品味温暖又热烈的阳光,品味海纳百川的包容和波涛汹涌的无情。在社会生活方面,则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一次经历品悟人生哲理。有的在今昔对比中品味出成长和友谊,有的则在自己的失败或亲人的别离时,品到忏悔的味道。在尝遍人生百态之后,再用多媒体带同学们走一走,品一品江南水乡的清秀味,塞外风情的豪壮感,然后以“鸟倦飞而知还”的名句自然引入品尝故乡南京的味道。通过风景、饮食、民俗、方言的展示,引导同学们在衣食住行中品金陵风味。古韵今辉、王气衰颓、人心宽厚、多元共存等特征会在学生的表达中自然形成。从口味品到风土人情,同学们的眼界开阔了,一定能因人而异选好材。
然而,要写完整的《味道》还需注意两点。一是在表达方面。要善于通过描写再现滋味,通过比喻和联想注重多重感官结合。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自己品悟的过程讲透。千万不能只谈品味到的结论,而忽略自己品味的方式和过程。二是在立意方面,如果能从抒情和议论当中生发哲理,则一定会为文章画龙点睛。有的同学在对比故乡今夕的时候,认为金陵的味道变了,自己在为现代文明自豪的同时,也为过去味道的消逝而感到丝丝遗憾,发人深省。
总之,要写好《味道》就是要会“道味”,想详细“道味”,就必须领悟“味之道”。味道的各层含义就是味之道,运用描写、比喻、通感、联想、对比等手法就能“道味”,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地完成这篇佳作了。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