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七)
2017-08-22 10:56:1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雕饰满堂采时乖命蹇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B.按揭下脚料坐收渔利是可忍孰不可忍
C.鏖战协奏曲披波斩浪凡事欲则立,不欲则废
D.勖勉口头禅志大才殊无事不登三宝殿



2、语言运用题  2007年12月21日,央视《新闻联播》中,用长达1分9秒的时间报道了正在热播的贺岁大片《集结号》,一直以报道关乎国计民生的政治经济新闻为主的《新闻联播》,竟然花那么长的时间报道一次娱乐新闻,此事迅速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响。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50字。(6分)



3、单选题  依移填入下列各句划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成长的终身老师。如何维持老师身份的新鲜感,大家       ,互不相让,这使得年轻的父母们无所适从。
②对于什么是企业人才,与会者       ,但有一点得到公认:引领未来企业发展的人才必须具备领导才能、谈判能力和全球思维三大条件。
③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为什么是最美的?500多年来,人们一直对此       。即便是同一个观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A.莫衷一是各抒已见各执一词
B.各执一词各抒已见莫衷一是
C.莫衷一是各执一词各抒已见
D.各抒己见莫衷一是各执一词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B.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
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
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5、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化装欢度国庆细水长流察言观色
B.凑合尾大不掉出奇致胜黄粱美梦
C.坐落平心而论优柔寡断积腋成裘
D.安详各行其事 前倨后恭攻城略地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