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六)
2017-08-22 11:10:1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引亢高歌骄横跋扈藏峰不露胜券在握
B.风雨如晦嘻笑怒骂纵横捭闽迫在眉捷
C.戮力同心尔虞我诈苦心孤诣潜移默化
D.兴利除敝恬不知耻高屋见瓴趋之若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引吭高歌,藏锋不露;B.嬉笑怒骂,纵横捭阖,迫在眉睫;D.兴利除弊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A.为引导、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毕业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切实有效地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团中央、全国学联日前在京准备启动“创业中国——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服务工程”大型社会公益活动。
B.人类的经验与思索虽然已经记录在案,本可以引以为戒,但是历史仍然不断地在重复着自己,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C.为防止因拉登之死而引发“基地”等恐怖组织实施报复,巴基斯坦各主要城市大幅提升警戒级别,特别是在伊斯兰堡、白沙瓦、卡拉奇等地美国使领馆附近。
D.旺盛的国内需求正在成为跨国巨头获取暴利的重要市场,尤其是针对中国的石油、铁矿石以及基础能源等方面表现得异常突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下半阙好像仍然接着上半阙在写景。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不免堆砌,不免平板了。
B.任何艺术的创作往往是藏峰不露的,“用意三分,下语三分”。因此,对小说主题的理性评判并不意味着就完成了鉴赏。
C.一个穷困失业、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为进监狱得以安身而故意犯罪,几次惹是生非都没有达到目的,后来想改斜归正,警察却逮捕了他。
D.许多著名的艺术家都在这座金碧辉煌的艺术殿堂里演出过精彩的节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上阕?藏锋不露 惹是生非 改邪归正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面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约(chuò)
水(lù)
州(bīn)
踯躅(chí chú)
B、玉(diàn)
(tīng)
潋滟(liàn yàn)
桎梏(zhì kù)
C、肯(xìng)
然(hōng)
石(xǐng)
旗(yì)
D、锱铢(zī zhū)
迤逦(yǐlǐ)
(chóu)
计(jiàn)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早,春天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B.在睡梦中被叫醒的奥巴马得知这一消息后说,诺贝尔委员会的这一决定“令我诚惶诚恐”。
C.从今年5月起,京城楼市的成交量节节攀升,一时间房价甚嚣尘上。众多购房者纷纷出手下单,观望着如坐针毡。
D.“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是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常见成语的掌握情况
A项,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望文生义,不合语境;C项,甚嚣尘上:形容消息普遍,议论纷纷。现多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对象误用;D项,不容置喙: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应该是不容置疑的误用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正确使用熟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