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七)
2017-08-22 11:10:1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把下列句子填入恰当的横线,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2分)
独创“谭腔”的谭鑫培,是京剧历史上最伟大的表演艺术家之一。如果与诗歌史上的伟大诗人作比,那么他就最接近于杜甫:?。他就恰如杜甫的艺术精神在清朝末年的化身,??,所以追随者众多。????。这就是中国传统诗论中最受重视的“风骨”,也正是谭鑫培所具有的风骨。
①是杜甫,才是谭鑫培
②仅有苍劲,不是杜甫,不是谭腔
③只有融悲凉与苍劲为一体,把两者天衣无缝地融入跌宕起伏的音韵旋律中
④含蓄蕴藉,沉郁顿挫,风气端翔,光英朗练
⑤不但在精神与美学上与之相通,还为后人打开了艺术表现上的极大空间
⑥仅有悲凉,不是杜甫,不是谭腔
?



2、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思其反。(《诗经·氓》)
(2)?,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陶渊明《桃花源记》)
(4)飞湍瀑流争喧豗,?。(李白《蜀道难》)
(5)想当年:金戈铁马,?。?(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
(杜牧《阿房宫赋》)
(7)洛阳亲友如相问,?。(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8)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



3、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在谪居黄州其间写下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C.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火的故事。
D.《雷雨》是老舍戏剧的代表作,作品深刻地表现了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和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是个小厂,要搞技术革新必须因人成事,靠兄弟厂的支持和帮助。
B.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运动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C.小沈是我青梅竹马的朋友,当时我们常常像亲兄弟一样在一块玩。
D.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在操场上,真是如坐春风。



5、单选题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我们多么希望看到这样的一幅图景:一位老人跌倒,周围众多的路人   去搀扶、去问候;—个小偷行窃,车内无数的乘客毫不犹豫地去呵斥、去阻止。
(2)很多大学生希望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稳步发展,可是也有许多人不愿   ,他们有相对稳定的家庭背景,有工作能力,却在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3) 以“侃”、“凑”、“加”为核心的剧本写作模式肯定会破坏故事的思想性和整体性,作者对剧中人物的情感也很难做到         
A.不约而同按部就班一以贯之
B.不谋而合按部就班水到渠成
C.不谋而合人云亦云水到渠成
D.不约而同人云亦云一以贯之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正确使用熟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