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的字形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朔漠潇森司马青衫不经之谈
B.惫懒峥嵘契而不舍少不更事
C.笑靥惘然弃甲曳兵沸反盈天
D.寒暄稿暴纨绔膏粱多维空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2014年1月,我省著名职业网球运动员李娜获得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和约1400万人民币冠军奖金,湖北省领导在武汉机场为李娜举行欢迎仪式并代表政府奖励李娜80万元。这一行为引起了各界人士的热议,有人赞成,有人反对。请你为为双方各拟一条理由,要求语言准确简明,每条不超过25字。(4分)
赞成:
反对:
参考答案:【示例】赞成:李娜向全世界展示了荆楚儿女的顽强拼搏精神,奖励李娜,是传递正能量。(2分,言之成理1分,表达简明得体1分)反对:李娜不缺钱,奖励李娜可以有其他方式,80万应该用在更需要的地方。(2分,言之成理1分,表达简明得体1分)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材料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不能模棱两可,在根据观点加以说明即可。回答是即可从赞成来说,也可从不赞成来说。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题画
(宋)?李唐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
注:李唐初在杭州,靠卖画糊口,生活艰难。这是作者自己在画上所题的诗。
小题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摹李唐画作的内容,试品评画作的技法与效果。
小题2: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小题1:画面上是云烟缭绕的村庄和雨水滂沱的河滩,山村隐约,滩水湍急。画面虚实相映,动静结合,营造了深远的意境,间接表现作者高雅的志趣。
小题1:作者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艺术作品和个人才华无人赏识的感慨和愤然不平,另一方面也讽刺了人们醉心声色犬马,贪图荣华富贵的社会风气
本题解析:
小题1:先描摹李唐画作的内容,再“品评画作的技法与效果”,此处运用了虚实相映,动静结合,最后回答情感。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由“早知不入时人眼”,判断情感。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次打假,查出来的假货装了三卡车,从假百货到假家电应有尽有。
B.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仍屡见不鲜。
D.《人类文明史图鉴》就人与自然、城市、家庭、战争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而微的介绍,涵盖了世界各大文明,并十分重视对历史的分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都有了。这里曲解原意;B.望文生义;D.“具体而微”指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此处应用“细致入微”。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题为“鲁迅大撤退”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结合漫画标题和画面内容,谈谈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社会事件?(2分)
(2)对于“鲁迅大撤退”的现象,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简要表述出来。(2分)
参考答案:(1)反映了在新一轮的教材改革与编写中,有很多鲁迅的文章被踢出教材这一事件。
(2)示例一:赞同这种做法,因为鲁迅的作品确实晦涩难懂,选入教材,反而增加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将鲁迅作品撤出中学教材未尝不可,等中学生阅历增加之后,再来学习鲁迅的作品,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领会他文章背后的现实意义。
示例二:不赞同这种做法,因为鲁迅的作品有着很深刻的社会与人文教育意义,他的作品意义深刻,是国民教育的脊梁。鲁迅的文章能把中国几千年封建礼教这颗“毒瘤”对人的迫害一一展现出来,这在中国近现代文人当中无人可及。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 准确、 鲜明的能力。第一问结合漫画的标题“鲁迅大撤退”表明鲁迅的作品大量撤走;再结合画面内容,“教材”里面伸出拒绝的手,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在新一轮的教材改革与编写中,有很多鲁迅的文章被踢出教材这一事件。第二问,答题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态度,是赞同还是反对, 然后要阐述原因,阐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