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8-22 11:41:0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陨落  莫须有  羽扇纶巾  蓬门荜户  弩马十驾,功在不舍
B.嬉戏  口头禅  鞭辟入里  铤而走险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和谐  阻击手  以儆效尤  钟灵毓秀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D.矍铄  大杂烩  乐不可知  霄壤之别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2、单选题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觉得当务之急应该是对我们的文化——中国文明,作一个全面的重新评估。?? ?? ?? ?? ??  ?
①写完这本文明史以后
②重新做一个评价,而且这个评价要客观、理性
③应该从我们的哲学、文学、艺术、音乐、戏曲各方面
④我们需要重写一部中华文明史
⑤要借助海内外所有的专家,一起来
⑥至少我们的大学里头,要好好地写一本教科书
A ③②①⑥⑤④? B ③②⑤④①⑥
C ⑤③②①④⑥? D ⑤③①④②⑥



3、填空题  辨析易混词并填空。
1.莅临 来临
(1)每当春天________,这里就成了花的世界。
(2)欢迎各位专家________我校指导工作。
2.精悍 精干
(1)他年纪虽轻,却是很________老练。
(2)小王办事一向________,我们对他很放心。



4、单选题  填入下面横线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国诗可不然。
②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的异常之早。
③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
④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之后。
A.①④②③
B.②④③①
C.①②④③
D.④③①②



5、单选题  下列熟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干瞪眼香饽饽快马一鞭,快人一言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B.赶浪头象牙塔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我有佳宾,鼓瑟吹笙
C.高姿态小辫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D.割尾巴小动作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嘻笑怒骂,皆成文章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