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22 11:41:4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读下面一则小故事,根据文意在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4分)
元朝文人胡可塘名声很大,他到京城应聘,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召见。
上朝时,胡可塘没有觉察自己的斗笠带歪了。当元世祖问他平常所学的是哪些学问时,胡可塘回答:“都是一些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皇帝笑他说:“ ?
结果没有任用他。


参考答案:自己的斗笠都戴不好,如何能平定天下呢?(4分 )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这类题,注意理清各句之间内在逻辑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轧(?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屏(?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哄(?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参考答案:轧(gá)轧账(y à)倾轧(zhá)轧钢
屏(píng)屏障(bǐng)屏息(bīng)屏营
哄(hōng)哄传(hǒng)哄骗(hòng)起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香港的执法者并不会因为林建岳的否认而放弃对整个事件的继续深入调查,幕后有无黑手相信自会真相大白。
B.也许有人认为,网络为某些人散布谣言提供了便利,谁都可以利用谣言制造杀伤力,谁都可以成为谣言的散布者。
C.今年“红五月”活动能否取得完满成功,关键在于各部门准备工作的充分、选送节目的精彩和同学们的参与热情。
D.西藏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局势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这使得达赖企图复辟封建农奴制社会越来越渺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B项语序不对,应该先是“谣言的散布者”,再到“利用谣言制造杀伤力”;C项两面对一面;D项句子成分残缺,“农奴制社会”后面缺少了中心语“的希望”。)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毋庸置疑,“齐齐哈尔假药案”暴露了政府药品监管部门监管乏力,同时也导致了社会对整个“国药准字”体系的信任危机。
B.在手机和电脑普及的时代,大拇指代替不了我们的喉咙。阅读,特别是朗读,将使我们的大脑变得更加完善和健全。
C.当今社会,信用缺失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扰乱了市场秩序,降低了经济行动效率,使企业难以正常地发展,对整个社会贻害无穷。
D.5月20日至21日,安南首先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的陪同下参观考察了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黄山,然后又来到世界文化遗产两递古民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改错题  下面两段话中各有两处错误,请修改。
(1)重庆工艺美术的真正兴盛是明末清初。明末清初,重庆的挑花刺绣迅速崛起,与成都一道成为蜀绣的重要产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技下乡”的热潮,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县“科技下乡”小分队来到桃花乡,大约半个小时左右,近千份科技信息资料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重庆工艺美术的真正兴盛时期是明末清初。明末清初,桃花刺绣迅速崛起,重庆与成都一道成为蜀秀的重要产地。
(2)“技下乡” 活动,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县“科技下乡”小分队来到桃花乡,半个小时左右,近千份科技资料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