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22 11:50:2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根据下面这则简讯,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个字)。(3分)
据《黑龙江晨报》报道:中国国家经贸委在日前发布的一项预测中称,由于下半年粮食类商品供求平衡品种的增加,预计下半年中国粮食价格不会出现大的上涨,可以肯定,在一定时期内粮食商品将保持供求基本平衡、略紧的状况。
据悉,今年以来,中国很多地区出现了程度不等的旱涝情况,使人们对粮食价格会不会出现波动产生担心。这份调查显示,下半年粮食类商品供求平衡、品种增加,糖酒副食类商品供求趋于好转。
一句话新闻:                                                   


参考答案:国家经贸委日前预测今年旱涝灾害不会造成粮价大涨。


本题解析:内容正确,语言通顺,给3分。内容要点不全酌情扣分。语言不通顺或超过字数,扣1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
B.第一次在美国后院出现的俄罗斯军舰,是对北约派遣舰队进入黑海和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一次反击。
C.本报热切期待您:(1)惠赐大作;(2)提供话题;(3)推荐作品;(4)提出批评建议。
D.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个想取得成功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关联词位置不当,“不仅”应放到“我们的城市”之前。B项:前后搭配不当,首句应调整为“俄罗斯军舰第一次出现在美国后院”。D项:成分残缺,“合理的时间安排”后面应加上“的习惯”。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请根据唐人张敬忠《边词》中的诗句“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发挥想像,写一段文字,要求做到情景交融。7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荒寒的边地,河冰刚刚解冻,春天的脚步声虽隐约可闻,春天的身影、色彩却仍然未见;而此时的长安早已春意阑珊。边地的春天来得好迟呀,不由得引起守边将士对长安的深深怀念。


本题解析:要结合诗题“边词”解读诗句的含意,准确表达出诗句描摹的情景中所蕴涵的情感,方可做到情景交融;注意字数限制。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面几句话中错别字最多的一句是
A.一个未经尘市的人,一个未经风雨的人,一个用朦懂目光看一切的人,我们称之为孩子。
B.作文发展等级中的“深刻透彻”,是指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原因,预感事物的去向和结果等。
C.1999年1月,澳大利亚和美国分别进行了手移殖。但能不能移殖头和记忆,将面临严重的论理问题。
D.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逆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须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中“市”应为“世”,“朦”应为?“懵”。B项中“去”应为“趋”。C项中“殖”应为“植”,“论”应为“伦”。D项中“逆”应为“腻”,“须”应为“需”,“颜”应为“言”。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语言运用(6分)
3月21日是世界儿歌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专为儿童改编的“绿色童谣”《新三字
经》­­——­­青少年,有理想,立大志,做栋梁。天行健,人自强,生我材,为兴邦——少有人唱,而恶搞流行歌曲、古诗词或经典儿歌的“灰色童谣”传唱度却相当高。如“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最辛苦的人最无奈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李白乘舟将欲行,忽听扑通跳水声”、“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块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拿着钱,买了一包烟”等。针对这种现象,请你分别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绿色童谣”的创作提两点建议。
(1)                                                                       
(2)                                                                       


参考答案:(1)内容上,贴近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的心灵(少一点枯燥说教)。(3分)
(2)形式上,多一点诙谐幽默、天真烂漫。(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词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