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归有光,人称“震川先生”,明代著名古文家,“唐宋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散文以神味见长,善于从日常琐事的描述中寄托深情。
B.“项脊轩”是书斋名。“志”即“记”,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C.这是一篇优秀的抒情散文。文章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回忆家庭琐事,表现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表达了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厚感情。
D.这篇文章是他在30多岁中举人以后写的,重点写他18岁以前的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语言运用题 请为下面一则新闻拟写—个标题。(不超过10字)? (3分)
近日,王刚主持的收藏类电视节目《天下收藏》“砸”出风波。按照节目规定,主持人王刚拥有一把享有特权的紫金锤,如果现场专家鉴定持宝人的瓷器为假,在双方签署协议后,王刚会挥锤将“赝品”砸碎。最近,首都博物馆与《天下收藏》节目组联合举办了“‘假’如这样——真‘假’藏品对比展”,被砸掉的30余件“赝品”中的“精品碎片”与首博的馆藏珍品同场展出。不料,在反复观看展览后,收藏家姚政称被砸掉的“赝品”中不少是真品且不乏珍品。文物鉴定专家宁玉新的观点更尖锐,他认为这里的“赝品”90%以上都是真品,而且三成是珍品。面对“砸错了”的指责,节目组却咬定鉴定过程严谨,每件文物均经3至5位专家鉴定,不可能砸错。
(摘自2013年8月22日《文汇报》)
答:?
参考答案:王刚砸“假”砸出风波
本题解析:此题为概括信息题,其应用性、能力性、综合性很强,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得很紧密。答题时应准确把握语段的主要信息,进行合理压缩,且注意字数的限制。标题是新闻和受众之间的桥梁,受众可以通过标题了解新闻,新闻可以通过标题宣传思想。一个好的新闻标题,犹如画龙点睛,能给新闻增色添辉,能帮受众选择阅读,使其产生共鸣。?新闻标题大体包涵了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必须是新闻事实的概括,其次是新闻组成的一个部分,最后可以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说。因此,新闻标题往往都是文字简洁,极具个性,可以使受众通过它对新闻事实有所了解,具有新闻信息的导读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常用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蜕化变质 卑躬屈膝 变本加利 漫不经心
C.谆谆告诫 要言不凡 相辅相成 积重难返
C.文过饰非 病入膏盲 口诛笔伐 草菅人命
D.诲人不倦 惹是生非 痴心妄想 水泄不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变本加厉 要言不烦 病入膏肓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
A.俄罗斯和中国的水产公司将在被日本称为北方领土的国后岛成立合资公司养殖海参,双方已于本月初签署了备忘录并基本达成一致。
B.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介绍,这是有气象资料以来,黄淮地区和山东省大部遭遇的最严重干旱,干旱的原因是降水稀少。
C.据了解,春节期间,全国发生的多起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多为超速、超载、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等不文明驾驶行为所致。
D.预计于2015年建成的粤港澳大桥,将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粤港澳三地的交通,成为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三地繁荣稳定的“金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语序不当,应将“基本达成一致”和“签署了备忘录”调换位置;B.表意不明,应将“和”改为“特别是”,加以强调;D.成分残缺,在“交通”之后加“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将下列各句按一定的顺序排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3 分)
①这场运动,因为其广阔的背景和深远的意义,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崛起的光辉史册。
②作为“四月青年”的一员,当我今天在此纪念和反思这场运动时,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千言万语难以述尽。
③在那个为我们今天所不断回溯、不断给予我们新的启示与力量的春天。
④在这场运动之中所凝聚和锻炼出来的这代青年,被人们亲切而光荣地称为“四月青年”。
⑤我有幸和成千上万的同龄人一起,共同参与和见证了一场捍卫“精神中国”的伟大爱国主义运动。
正确的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即可)
参考答案:③⑤①④②
本题解析:排序题的操作,一般可分两个步骤,一是从内容上对各个句子进行分层,将语义相关的句子先组成若干个复句,并排出复句间的顺序。二是结合各句的语言标志,在复句内部进行进一步的排序。本题中,①⑤讲述“爱国主义运动”,为同一层次,②④涉及“四月青年”,为第二层次,而③显然是一个时间状语,句中的“春天”,应指“爱国主义运动”发生的时间,因此应放在①⑤之前。排出这三个复句的顺序之后,再根据指示代词“这”,推断⑤在①之前;根据②④的内容逻辑,推断④在②之前。至此,即可排出各句的顺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