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8-22 12:18:2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5分)
A.蒋干为了立功,再次自告奋勇前往江东探视军情。周瑜与庞统经过密议,又一次将计就计,使蒋干引导着庞统来到曹营。徐庶见到庞统,教他用连环计。庞统借机向曹操献了锁战船的连环计,为火攻曹操创造了条件。
B.曹操以为胜券在握,安然地大宴长江,月光下横槊赋诗。谋士们一再提醒防范吴军火攻,曹操皆不以为意,以为东吴缺少火攻所必需的东南风。
C.周瑜见没有火攻的好风向,焦急而病。孔明说要为他借东风,周瑜高兴地筑起了“七星坛”,然后把各路军马调度停当,等候东风吹起。为了躲避周瑜的加害,东风一起,孔明便在赵云的接应下回到了夏口,然后布置人马待时截击曹操。
D.曹操看出黄盖的粮船有诈,赶紧逃跑。伴随大风刮起,黄盖带领诈降船只,乘机放起火来,火船顺风而下,曹军战船顿时一片火海,阵营大乱。大火借着风势,一直烧到岸上的大营,曹军全面溃败。曹操被张辽救上小船,得以逃脱,此时军营、战船火焰腾空,曹军大势已去。

E.曹操急率人马撤退,在奔往乌林的路上,被吕蒙追杀;在去合淝的路上又被太史慈、陆逊伏击;在往彝陵逃命时,又先后被赵云、张飞冲杀,曹操被杀得胆战心惊。华容道遇关公,关羽念及旧情,放过曹操。



2、填空题  阅读下面选自《巴黎圣母院》的三个片段,补写出横线处的小说人物姓名。
(1)然而骑骡马的教士走近了耻辱柱,认出受刑者是什么人,他就把头一低,突然掉头往回走,双脚催动骡子疾驰而去,就好像要摆脱某种侮辱他的要求,不愿意接受一个处于受刑姿态的可怜家伙的致敬,也不愿意让那家伙认出来。那个教士正是主教代理___________。
(2)___________正自我陶醉、耀武扬威地经过大柱楼时,一人怒气冲冲,忽然从人群中闯出来,一把从他手中夺去他那丑大王的标志——那根包着金纸的木棍,众人见此情景,无不深感意外,无不十分惊骇。
(3)___________那魅力和美貌,似乎在奇迹宫廷也有极大威力。黑帮男女都悄悄为她让路,他们看见她,粗野的面孔都笑逐颜开。美丽的山羊佳利跟在她的后面。她脚步轻快,走到受刑人的眼前,默默地端详了片刻,只见格兰古瓦已经半死不活了。



3、其他题  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仁者乐山。(《论语·里仁第四》)
2.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雍也》)
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 。(《论语·卫灵公》)
5.罗衾不耐五更寒。? ?。(李煜《浪淘沙令》)
6.文章合为时而著,? 。(白居易·《与元九书》)



4、语言运用题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两次葬花的原因。(3分)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悲夫!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
(2)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_____。(王实甫《西厢记》)
(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楚辞·渔父》)
(5)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