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22 12:18:2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1.王熙凤初见黛玉有哪几个动作?意图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熙凤初见黛玉时的表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这段文字中王熙凤的肖像描写的作用是(?)
A.表现王熙凤的姿容俏丽。
B.表现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C.表现王熙凤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
D.表现王熙凤服饰的高雅华贵。
4.选出对黛玉的心理描写和对贾母的第一段语言描写理解正确的一项(?)
A.黛玉对王熙凤的放诞无礼不满,贾母此语是为了缓和这种气氛。
B.黛玉对贾府的规矩产生怀疑,贾母此语则充满了对王熙凤的喜爱。
C.黛玉推测出王熙凤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贾母此语充满了对熙凤的喜爱。
D.黛玉意识到贾母对熙凤的喜爱,贾母此语则是掩盖这种喜爱之情。
5.下列对人物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写其形,先使闻声”,王熙凤放诞无礼、先声夺人的出场是一种“宣告”:各位听着,我凤姐来了;也是一种道歉:老祖宗,我迟到了。
B.“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风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真是圆滑之至。
C.“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王熙凤一心都在贾母身上,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D.“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体现出凤姐对黛玉无微不至的真诚关怀,也显示了凤姐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和威仪。


参考答案:1.三个动作“携”“打谅”“送回”。这样做既可表示对黛玉的亲热、关心,又显示自己对贾母的尊重。
2.喜——悲——喜,王熙凤的表情两次改变。王熙凤善于逢迎和做作,她的悲喜全是冲着贾母而来,为的是时时处处讨贾母喜欢。
3.C
4.C
5.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2分)
小题1: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
小题2:__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
小题3: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___。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
小题4: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 ________?。
小题5: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 ________?。
小题6: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________, ?________?。
小题7: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小题8: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砯崖转石万壑雷
小题1:江间波浪兼天涌
小题1: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珮空归夜月魂
小题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小题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小题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小题1:别有幽愁暗恨生
小题1:只是当时已惘然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在横线上写出下面句子的上句或下句(13分,每题1分)
(1)??;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2)君子生非异也,?。?《劝学》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说》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师说》
(6)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7)孔子曰:??。?《师说》
(8)?,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
(9)悟以往之不谏,?。?《归去来兮辞》
(10)??,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11)怀良辰以孤往,?。?《归去来兮辞》
(12)忍看朋辈成新鬼,?。?《为了忘却的纪念》
(13)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不知;?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参考答案: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善假于物也;则知明而行无过已;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不必贤于弟子,术业有专攻;余嘉其能行古道;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云无心以出岫;知来者之可追;木欣欣以向荣;或植杖而耘籽;吟罢低眉无写处;失其所与,以乱易整。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跬、岫、耘籽。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古诗文默写填空(5题限选4题)。(每空1分,共8分)
小题1:?,谈笑间,?
小题2:遥岑远目,??
小题3:元嘉草草,??
小题4: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参考答案:
小题1: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小题2: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小题3: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小题4: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之劳,而位居我上


本题解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纶、樯橹、簪螺髻、胥、赢、仓皇、蔺。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
(1)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孔子语录》)
(2)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3)________________,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离骚》)
(4)岩扉松径长寂寥,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5)云青青兮欲雨,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廊腰缦回,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8)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参考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宁溘死以流亡兮 
(4)惟有幽人自来去 
(5)水澹澹兮生烟 
(6)几处早莺争暖树 
(7)檐牙高啄 
(8)何妨吟啸且徐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