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8-22 12:22:2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将下列各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A.被箠楚受辱
B.见狱吏则头枪地
C.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
D.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加入WTO后,由社会结构变革而产生的各种新的社会组织,也将逐步改变现有的社会格局,_______出一些新的社会功能。
(2)受金融危机影响,公司资金紧张,经营陷入困境,全体员工响应公司号召,精打细算,仅一季度就_______经费近百万元。
(3)一座占地面积_______600个足球场,融商务贸易、金融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地下城这个月刚刚? 专家论证,预计4月初破土动工。
A.派生 结余 相当于 / 通过
B.衍生 结余 约 / 经过
C.衍生 节余 相当于 / 通过
D.派生 节余 约 / 经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派生: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从主体分化产生出来;衍生:演变发生。结余:指收支相抵后账面上算出的剩余数额;节余:指因节约而产生的剩余。相当于:与(数量、价值、条件、情形等)两方面差不多,配得上或能够 相抵;约:表大概;通过:征求有关的人或组织的同意或核准((议案等)经过法定人数的同意而成立);经过:通过(处所、时间、动作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全新的载体可以____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使之释放出夺目的光辉。
②要大胆____和积极培养成千上万中青年经济管理干部。
③这些流星雨好像从天空的同一个点辐射而出,辐射点(流星____出发的那个点)正好指向狮子座。
a激活?起用?轨迹? b激活?启用?轨道? c激发?起用?轨迹? d激发?启用?轨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激活:刺激使之活跃。激活的对象是处于休眠状态的事物。激发:刺激使之奋发。激发的对象是处于潜在状态的事物,激发的是潜能。起用:一是提拔使用的意思;一是重新任用已罢免或退职的官员。起用的对象是人。启用:开始使用。启用的对象是物,如“启用新公章”。轨迹和轨道:都可指天体在宇宙间运行的路线,但“轨道”侧重在有一定规则,可以循环往复地运行,而“轨迹”则有明显的起点和终点。流星一去不复返,只能用“轨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D.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以”均为“因为”;B前一个“且”为“将要”,后一个“且”为“并且”C前一个“为”为“替”,后一个“为”表被动;D前一个“因”为“趁机”,后一个“因”为“就”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选出下列各句加线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
A.吾(赞同)点也造次(慌忙、仓促)必于是
B.(克服)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赞许)仁焉
C.仰之(更加)高抑为之不(厌恶)
D.思而不学则(危险)不(愤怒)不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归,归向,趋向;C项,厌,满足,厌烦;D项,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
点评:“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考试大纲》保留内容。我们要注意两点隐含信息: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关键是理解教材中150个左右的实词;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的条件。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态,又是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备考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