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白云先生传
[明]钟惺
林古度曰:白云先生陈昂者,字云仲,福建莆田黄石街人也。所居所至,人皆不知其何许人。自隐于诗,性命以之,独与马公子善。
其后莆田中倭,城且破,先生领妻子奔豫章,织草屦为日。不给,继之以卜。泛彭蠡,憩匡庐山,观陶令之迹,皆有诗。已入楚,由江陵入蜀,附僧舟佣爨以往。至亦辄佣于僧,遂遍历三峡、剑门之胜,登峨嵋焉。所佣僧辄死,反自蜀,寓江陵、松滋、公安、巴陵诸处。
至金陵,姚太守稍客之,给居食。久之,姚太守亦死,无所依,仍卖卜秦淮。或自榜片纸于扉,为人佣作诗文。其巷中人有小小庆吊,持百钱斗米与之。辄随所求以应。无则又卖卜,或杂以织屦。而林古度与其兄茂者,闽人林孝廉初文子,寓居金陵者也。一日,兄弟过其门,见所榜片纸于扉者,突入其室,问知为莆田人,颇述其平生。一扉之内,席床缶灶,败纸退笔,错处其中。检其诗诵之。是时古度虽年少,颇晓其大意,称之。每称其一诗,辄反面向壁流涕悲咽,至于失声。其后每过门,则袖饼饵食之,辄喜;复出其诗,泣如前。居数年,竞穷以死。其子仓皇出觅棺衣,舁之中野。
古度兄弟疾走索其集,无所得,得先生手书五言今体一帙。其诗予莫能名,其自序略云:“昂壮夫时,尤嗜五言。第家贫无多古书,得王右丞即诵读右丞,得杜工部即诵读工部。间取其所中规中矩者,时或一周旋之,又时或一折旋之①,含笔腐毫,研精殚思。”
论曰:明自有诗,而二三君子者自有其明诗,何隘也!自缙绅士夫,诗非其所交游品目,不使得见于世者,多矣。况老贱晦辱之尤如陈昂者乎!近有徐渭、宋登春,皆以穷而显,晦于诗,诗皆逊昂,然未有昂之穷也。予尝默思公织屡卖卜佣爨佣书时,胸中皆作何想?其视世人纷纷藉藉过乎其前者,眼中皆以为何物?求其意象所在而不得。吾友张慎言曰:“自今入市门,见卖菜佣,皆宜物色之,恐有如白云先生其人者。”甚矣,有激乎其言之也!(选自《明清名家小品精华》,有删节)
[注]①周旋之:根据作品格式加以揣摩创作。折旋之:引申其中一点加以发挥。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皆不知其何许人——许:地方
B.或自榜片纸于扉——榜:张贴
C.居数年,竟穷以死——竟:竟然
D.第家贫无多古书——第:只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不给,继之以卜——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B.久之,姚太守亦死——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C.每过门,则袖饼饵食之——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D.求其意象所在而不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昂年轻的时候家境贫寒,但他热爱诗歌,诵读能得到有限的古人诗集,并且挑选其中的好诗加以研究揣摩,自己进行创作。
B.陈昂一度靠为僧人烧饭得以游历三峡、剑门等地,后又在金陵靠卖鞋、给人占卜、为人写诗文度日,一生穷困,但不放弃写诗。
C.林古度兄弟不仅同情陈昂的处境,经常接济他的生活,也很赞赏陈昂的诗,在陈昂死后还用心搜集陈昂的诗作,是陈昂的知音。
D.这篇小品文的主旨,不仅在于表达对陈昂的同情和赞赏,更在于强调诗歌创作离不开诗人丰富的生活经历和艰难痛苦的人生磨砺。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隐于诗,性命以之,独与马公子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金陵,姚太守稍客之,给居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视世人纷纷藉藉过乎其前者,眼中皆以为何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C
3.D
4.(1)他自己隐居在诗歌中,把诗歌当做自己的性命,只和马公子交好。
(2)到了金陵,姚太守渐渐把他当做宾客对待,供给他住处和食物。
(3)他看到纷纷攘攘从面前经过的世人,眼中都把他们看成什么东西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罔罗天下放失旧闻。
B.而子迁适使反。
C.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D.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罔”同“网”,网罗,搜集。B“反”同“返”,返回。C“无”同“毋”,不要。D无通假字。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盲者说
[清]戴名世
里中有盲童,操日者①术,善鼓琴。邻有某生,召而吊之曰:“子年几何?”曰:“年十五矣。"“以何时而眇?”曰:“三岁耳。”“然则子之盲也且十二年矣!昏昏然而行,冥冥焉而趋。不知天地之大,日月之光,山川之流峙,容貌之妍丑,宫室之宏丽,无乃甚可悲矣乎?吾方以为吊也!”
盲者笑曰:“若子所言,是第知盲者为盲,而不知不盲者之尽盲也。夫盲者曷尝盲哉?吾目虽不见,而四肢百体均自若也,以目无妄动焉。其于人也,闻其音而知其姓氏;审其语而知其是非。其行也,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而亦无颠危之患。入其所精业,而不疲其神于不急之务,不用其力于无益之为,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如是者久而习之,吾无病于目之不见也。今夫世之人,喜为非礼之貌,好为无用之观。事至而不能见,见而不能远;贤恿之品不能辨,邪正在前不能释,利害之来不能审,治乱之故不能识;诗书之陈于前,事物之接于后,终日睹之而不得其意,倒行逆施,伥伥焉踬且蹶而不知悟,卒蹈于罗网、入于陷阱者往往而是。夫天之爱人甚矣,予之以运动知识之具,而人失其所予之之意,辄假之以陷溺其身者,岂独目哉!吾将谓昏昏然而行,冥冥然而趋,天下其谁非盲也?盲者独余耶?余方且睥睨顾盼,谓彼等者不足辱吾之一瞬也。乃子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吾方转而为子悲为子吊也。”
某生无以答。间诣余言,余闻而异之,曰:“古者瞽②、史教诲,师箴,瞍赋,朦诵,若晋之师旷、郑之师慧是也。兹之盲者,独非其伦耶?”为记其语,庶使览之者知所愧焉。(有改动)
【注】①日者:占卜。②瞽:“瞽”即太师,掌管音乐,一般都由盲人充任,故称“瞽”。
(1)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审其语而知其是非——审:判断
B.治乱之故不能识——治:治理
C.间诣余言——诣:拜访
D.若子所言,是第知盲者为盲——第:只
(2)下列加粗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天下其谁非盲也——其孰能讥之乎
B.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C.而不知不盲者之尽盲也——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闻其音而知其姓氏——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3)下列句子,不属于表现盲者“异”(与众不同)的一组是(? )
①操日者术,善鼓琴
②子之盲也且十二年矣
③昏昏然而行,冥冥焉而趋
④余方且睥睨顾盼,谓彼等者不足辱吾之一瞬也
⑤吾方转而为子悲为子吊也
⑥古者瞽、史教诲,师箴,瞍赋,朦诵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4)下列对本文分析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盲者说闻音知姓氏,审语知是非,目的在强调观察世界应该举一反三,学会推理。
B.盲者说,看世人一眼都是对他自己的一种侮辱,这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世嫉俗之情。
C.文中说的瞍、朦都是指盲人乐师。在古代,这些盲人乐师负有诵诗训导的任务,而师旷、师慧则是他们中的突出代表。
D.本文借盲者之言,讽刺世俗贤愚不辨、利害不审、倒行逆施、无所适从、跌入陷阱而不能自省。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乃子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记其语,庶使览之者知所愧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入其所精业,而不疲其神于不急之务,不用其力于无益之为,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A
(3)D
(4)A
(5)①您不替自己悲哀却为我悲哀,不安慰自己却安慰我!
②(因此)我替他记下这些话,希望使看到文章的人能感到惭愧。
③进入自己所精通的职业,不让自己精神在不急的事务中疲劳,不在没有益处的事上使用自己的力气,出外就推销自己的技能用来填饱自己的肚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韩观,字彦宾,虹人,高阳忠壮侯成子也。以舍人宿卫,忠谨为太祖所知,授桂林右卫指挥佥事。
以征南左副将军从都督杨文讨龙州土官赵宗寿,宗寿伏罪。观生长兵间,有勇略。性鸷悍,诛罚无所假。下令如山,人莫敢犯。初,群蛮所在蜂起,剽郡县,杀守吏,势甚炽。将士畏观法,争死斗。观得贼必处以极刑。间纵一二,使归告诸蛮,诸蛮胆落。由是境内得安。
二十九年召还,进都督同知。明年复从杨文讨平吉州及五开叛苗,与顾成讨平水西诸蛮堡,还理左府事。建文元年练兵德州,御燕师无功。成祖即位,委任如故。命往江西练军城守,兼节制广东、福建、湖广三都司。
庐陵民啸聚山泽,帝不欲用兵,遣行人许子谟齎敕招谕,命观临抚之。观至,众皆复业,赐玺书褒劳。命佩征南将军印,镇广西,节制两广官军。帝知观嗜杀,赐玺书戒之日:“蛮民易叛难服,杀愈多愈不治。卿往镇,务绥怀之,毋专杀戮。”会群蛮复叛,帝遣员外郎李宗辅敕齎招之。观大陈兵示将发状,而遣使与宗辅俱。桂林蛮复业者六千家,惟思恩蛮未附。而庆远、柳、浔诸蛮方杀掠吏民,乃上章请讨。
永乐元年与指挥葛森等击斩理定诸县山贼千一百八十有奇,擒其酋五十余人,斩以徇。还所掠男女于民。荔波瑶震恐,乞为编户。帝属观抚之,八十余洞皆归附。明年,浔、桂、柳三府蛮作乱,已抚复叛,遣朱辉以偏师破之。蛮大惧。
寻从大兵发凭祥,抵坡垒关,以所部营关下,伐木治桥梁,给军食。
五年,观旋师抵柳州。贼望风遁匿。观请俟秋凉深入,且请济师。十月,诸军皆集,分道进剿。斩首万余级,擒万三千余人,群蛮复定。捷闻,帝嘉劳之。九年拜征夷副将军。明年复命转粟给张辅军。辅再出师定交阯,观皆主馈运,不为将,故功不著。
观在广西久,威震南中,蛮人惴惴奉命。继之者,自山云外,皆不能及。十二年九月卒,无子。?(选自《明史》,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命观临抚之/临:前往,去?
B.观大陈兵示将发状/陈:列阵?
C.一百八十有奇/奇:零数?
D.寻从大兵发凭祥/寻:寻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以舍人宿卫,忠谨为太祖所知?/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B.乃上章请讨/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C.还所掠男女于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帝嘉劳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观原本只是一个在宫禁中值宿的警卫,太祖听说他忠诚敬慎就提拔他做了桂林右卫指挥佥事。?
B.韩观生性凶悍嗜杀,管理军队法令严明,任桂林右卫指挥佥事期间,平定蛮贼,境内得以太平。?
C.韩观在广西做了很久的官,当地的蛮人都很害怕他,不敢违命,接替他镇守广西的人没有谁能比得上他。
D.韩观侍奉过太祖、成祖两位皇帝,战功卓著,曾经和指挥葛森等在理定等地斩杀山贼一千一百八十多人。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观得贼必处以极刑。间纵一二,使归告诸蛮,诸蛮胆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蛮民易叛难服,杀愈多愈不治,卿往镇,务绥怀之,毋专杀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D
3.C
4.(1)韩观俘获贼人后,定将贼人处死。间或放回一两个,让他们回去告诉其他蛮贼,其他蛮贼无不闻而丧胆。
(2)蛮人极容易反叛,难以征服,杀得越多越难治理。爱卿前往镇守,一定要好好安抚关怀他们,不要一味地杀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陶渊明
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曾祖父宗,以孝行称,仕吴司空。祖父揖,元康中为庐陵太守。宗葬武昌新阳县,子孙家焉,遂为县人也。
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闾称之。冲默①有远量,弱冠俦类②咸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
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下郡还,亮引见,问风俗得失。对曰:“嘉不知,还传③当问从吏。”亮以麈尾④掩口而笑。诸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
君尝为刺史谢永别驾,永,会稽人,丧亡,君求赴义,路由永兴。高阳许询,有隽才,辞荣不仕,每纵心独往。客居县界,尝乘船近行,适逢君过,叹曰:“都邑美士,吾尽职之,独不识此人。唯闻中州有孟嘉者,将非是乎?然亦何由来此?”使问君之从者,君谓其使曰:“本心相过,今先赴义,寻还就君。”及归,遂止信宿,雅相知得,有若旧交。
[注] ①冲默:襟怀淡薄,语言简默。②俦(chóu)类:同伴。③传(zhuàn):传舍,古时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④麈(zhǔ)尾:拂尘尾。
小题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诸从事既去去:到、往
B.人无能间间:离间
C.辟君部庐陵从事从事:指办事、治事
D.适逢君过适: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