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22 12:33:5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在下文的空白处,写上恰当的话,使文段内容更完整。(4分)
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它微风拂面;(1)               ,             
(2)              ,           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参考答案:
示例:(1)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它屋檐滴水。
(2)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它萤火流逝。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疏/裂      日/对      红/切期盼
B、服/嚅      身/辈      精/举为官
豆/盆      晕/诈      本/落不羁
D、憔/火      贬/系      宿/凶相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A、jùn/cūn,yì,yān/yīn;      B、shè/ niè,jī/chái,pì/bì;
C、jué,jiāng/gāng,tà/tuò        D、cuì,zhé/dí,lù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停(bó)
息(zhì)
目(zhǔ)?
(xù)
B.明(mèi)?
谢(diāo)
(tǐng)
重(níng)
C.惊(jù)
写(zhuàn)
(lǔ)
告(dǎo)
D.废(xū)
怖(kǒng)
(suō)
刑(jiǎo)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于谦为人正直,不畏强暴,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是他那四句自勉诗的真实写照。
B.我们可以在街头随处可见各类商店出售不同档次的商品,而且卖得很火。
C.神舟5号宇宙飞船载着杨利伟胜利返回地球,这是我们国家自行研制的,每一个中国人不能不为它骄傲。
D.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许多发达国家曾为此付出过社会伦理道德几乎崩溃的惨重代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应该是“自勉诗是人生的写照”,而不是“人生是自勉诗的写照”。B、“可见”与“可以”有部分重复。C、“神舟5号宇宙飞船载着扬利伟胜利返回地球”不能“研制”。)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物被冠以“微”的名号。如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旅行等。各种“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互联网上,让中国悄然进入“微时代”。面对越来越多的“微”事物,有人持乐观态度,也有人持相反观点,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观点一:乐观态度。“微”事物带给人们很多便利,适合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微”事物蕴涵丰富,以小见大,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观点二:悲观态度。过分关注“微”事物是人心浮躁的表现,“微”事物永远取代不了经典作品,每日沉溺于刷看微博,浪费很多时间,人也容易变得琐碎。
观点三:“微”事物既反映了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也表现了社会浮躁的一面,我们赢理性看待,关注但不沉溺其中,毕竟它代替不了经典。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了扩展语句中的“拓展话题型”和语言表达能力,答案相对开放,可持乐观态度,也可持相反观点,答题时,要结合着本段材料内容,联系现实,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从“微”事物的利与弊的两面性、社会发展的趋势与潮流等角度来阐述即可。
考点:考查扩展语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词..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