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句名言的创作者是楚霸王项羽,但他自己功败垂成,并没有做到。
B.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丑闻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事件,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C.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D.他们是我们的一部分,无论发生什么他们仍将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将同他们休戚与共。
2、阅读题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意在赞叹孔子( )
A人格之坚贞不屈 B教学之循循善诱
C胸襟之恢宏开阔 D道术之广大湛深。
3、单选题 .带点字注音正确一项是? (? )
A.数(shù)九寒天 数(shuò)不见鲜在数(shù)难逃数(shǔ)典忘祖
B.曲(qǔ)尽其妙曲(qǔ)高和寡曲(qū)突徒薪曲(qǔ)径通幽
C.泥(nì)古不化 泥(nì)牛人海泥(nì)沙俱下洗(nì)塑木雕
D.散(sǎn)兵游勇 丸散(sǎn)膏丹披头散(sàn)发 姻消云散(sàn)
4、语言运用题 《过秦论》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针对这一主旨,请为下面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焚书坑儒思万世而家天下赢政何其愚也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积”之为弊
扬于泽
如今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时兴的就是让问题堆积下去,堆积成“大事”,再集中力量大张旗鼓办之。比如集中拆除城市违章建筑,集中销毁假冒伪劣产品,集中“打拐”,集中侦破大案要案,这些无不贯穿着“集中”的思想。
问题开始时当然是不大的,故而是不被重视的。待到问题积累成堆,小事变大,就像寿星头上那团赘肉,一旦过于沉重,有关部门就着急起来,必欲除之而后快。除掉后,便又心不在焉,岂知赘肉可能重新生长。如此反复,形成对一刀割除的“路径依赖”。单身汉是喜欢积累问题的,未洗的衣袜塞满墙角席底。孤家寡人一个,既没有父母约束,也没有妻儿监督,不必对任何人负责,我想怎么搞就怎么搞。这是一种拖延战术,借此逃避每天的责任,图个清闲自在。到了万不得已之时,就来一次“大扫除”,这个周期,可能长达一个月甚至更长。
有些职能部门跟单身汉半斤八两,民众想解决问题,就得等待问题堆积如山,就得等待时机成熟。我们这里有些人,今天的事最好拖到明天。平时做事的,无人喝彩,甚至出了麻烦;平时不做事的,“集中”精力忙“大事”,领导重视,场面壮观。平时做事的可能被淘汰出局了,平时不做事的锦绣前程指日可待。
这样地积累问题,不是亟须祛除的积弊吗?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你认为这种“积”成为一种积弊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6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