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8-22 13:04:2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胶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采一言难尽的言说。
B.在亵渎一切、消费一切的氛围中,精典正在被调侃、嘲讽、戏说所消解,人们心中残留下少得可怜的一点美好回忆。
C.这番话不免罗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校不可。……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D.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的示例,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自选诗人,仿写两个句子。
高适诗是大漠沙场的一弯冷月,瑰丽雄健,黄沙、烽火、胡笳、弓刀,豪情填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杜甫诗是幽咽泉流中的一面琵琶,幽愤慷慨,急风、高天、浊酒、涕流,胸怀黎民。
李白诗是仰天长啸的一柄长剑,逸兴遄飞,蜀道、飞瀑、美酒、芙蓉,纵情山水。
(对所选诗人诗风评价准确,比喻新颖得体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选出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挥斥方遒(奔放)粪土当年万户侯(大军阀,大官僚)
B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一概,一律)跫音不响(脚步的声音)
C妖童媛女(艳丽)荡舟心许(默认)        
D 质铺(当铺)治文学(研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挥斥:奔放妖:艳丽治:研究)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啕/发施令积/人头或/信步
B.烟/手不释护/雾里附/弥陀佛
C.绿/酩大醉度牒/喋喋不休 靼/大加
D.餐/拦河大/集腋成/盛难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项依次读háo/hào,zǎn/cuán,tǎnɡ/chánɡ。B项依次读juǎn/juàn,kān/kàn,ē。C项依次读tīnɡ/dǐnɡ,dié,dá/tà。D项依次读bèi/bà,qīn/qiú,yán。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场合,应该讲究语言得体,“欢迎你再来”这一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
B.生活实践既是大学生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发现新知、运用真知的重要途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活水和最终归宿。
C.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
D.过去城西的河水发黑,满目疮痍。现在,堤上种植着美人蕉和菖蒲,河里则放养几万尾鲢鱼,美化了视觉环境,也净化了水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A项,“场合”指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医院”是处所,应用“场所”;C项,“鱼目混珠”指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应改为“鱼龙混杂”;D项,满目疮痍: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不合语境。
正确使用词语是指在正确理解词语含义及用法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具体语境,准确合理地使用词语。它包括实词、虚词和熟语(包括成语)的使用。
对正确使用词语的考查,是一种“动态”的考查,一般放在句子中来判断其正误和选择恰当的词语。要正确使用词语,必须了解词义、词性、词的色彩、词义的轻重、词义的范围、用法的差别、语体的差别、短语的结构意义等基础知识。准确把握词义是关键,了解近义词在意义和用法上“同中有异”或“大同小异”的特点,结合语境,知其同辨其异。注意易混虚词的比较选择和易误虚词的选择,特别注意关联词的运用。熟语,结合具体类型,分析语境,准确辨析选用。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