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22 13:05:5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扭怩不安逆来顺受博闻强记婆娑起舞
B.不假思索不同凡响短小精捍叱咤风云
C.殒身不恤睡眼惺忪绿草如阴百舸争流
D.戊戌政变风和日丽手舞足蹈酣畅淋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扭(忸)B.捍(悍)C.阴(茵)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文,填上符合语境的话语。(5分)
某理发师手艺高超,口才也好。
甲顾客理完发,照了照镜子,说:“头发理得太长了。”理发师笑着解释:“头发留得长一点,让你显得潇洒文雅而又含蓄深沉,符合你的身份。”顾客满意而去。
乙顾客理完发,照了照镜子,说:“头发理得太短了。”理发师笑着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顾客高兴而去。
丙顾客理完发,照照镜子,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却说:“二十分钟解决问题,理得太快了吧?”理发师从容回答:“ ?”顾客微笑而去。


参考答案:头发剪短一些,让你显得精神饱满、朴实干练,与你的身材正相配。?时间就是金钱,“顶上功夫”速战速决,让你赢得时间和金钱,何乐而不为呢?


本题解析:注意理发师的话既要把自己给顾客理出的发型做一个解释,同时还得让顾客对自己的发型满意。从上句话中可以看出理发师的解释是结合顾客甲的身份特点,因此,后面两个解释也可以从这方面考虑。
点评: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譬如一个近三十的女人,对于十八九岁女孩子的相貌,还肯说好,对于二十三四岁的少女们,就批评得不留情面了。
B.原谅我吧!兄弟,啊!亲爱的朱丽叶,你为什么依然这样美丽?
C.而我呢,是相信进步的人——虽然并不像寓言里所说的苍蝇,坐在车轮的轴心上,嗡嗡地叫道:“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
D.他会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在鸟类里偏要充兽,表示脚踏实地;在兽类里偏要充鸟,表示高超出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是否表达完整和句子结构形式以及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来判断。B“原谅我吧!兄弟,”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这种句子,感叹号或者问号应放在后面一个句子后面,故应为“原谅我吧,兄弟!”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电荷呵斥坎坷何去何从苛捐杂税
B.估价枯槁训诂怙恶不悛沽名钓誉
C.哺育果脯苗圃铺张浪费捕风捉影
D.狙击沮丧龃龉含英咀华越俎代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分别读hè hē kě hé kē;B项分别读gū kū gǔ hù gū;C项分别读bǔ fǔ pǔ pū bǔ;D项分别读jū? jǔ? jǔ? jǔ? zǔ)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分别写出其中所涉及到的节日名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 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重阳节 端午节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