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A.皇后父孔乡侯晏深善于谭。 B.谭以父任为郎,因好音律,善鼓琴 县赏设罚,以别善恶夫士以才智要君,女以媚道求主 C.然,为之奈何?” D.闻谭名,欲与之交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B
小题1:(1)严刑峻法不能加之于无罪之人,奸邪终不能战胜正直之人。
(2)大臣我谨听说您竭力斥责方士烧丹炼药点化金银的法术,(这实在)是非常明智;可是竟然要听信谶纬直说,这又是多么的谬误啊。
本题解析:
小题1:“竟”为“最终、终于”
小题1:A项分别为“知悉、了解”,动词;“好的行为、品质”,名词? C项“它”,指代此事,代词;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 D项分别为“想要”,动词;“将要”,副词。? B项,“凭借”,介词
小题1:桓谭不是因为不满董贤的骄横,而是董不采纳其辅国保身之术,遂不与之通。
小题1:(1)“无罪”、“邪枉”个1分,句子完成通顺3分(2)“穷折”、“明”“乃”各1分,句子通顺完整2分。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
柳宗元
古之州治,在浔水南山石间。今从大水北,直平四十里,南北东西皆水汇。
北有双山,夹道崭然,曰背石山。有支川,东流入于浔水。浔水因是北而东,尽大壁下。其壁曰龙壁。其下多秀石,可观。
南绝水,有山无麓,广百寻,高五丈,下上若一,曰甑山。山之南,皆大山,多奇。又南且西,曰驾鹤山,壮耸环立,古州治负焉。有泉在坎下,恒盈而不流。南有山,正方而崇,类屏者,曰屏山,其西曰姥山,皆独立不倚。北沈浔水濑下。
又西曰仙弈之山。山之西可上。其上有穴,穴有屏,有室,有宇。其宇下有流石成形,如肺肝,如茄房。或积于下,如人,如禽,如器物,甚众。东西九十尺,南北少半。东登入小穴,常有四尺,则廓然甚大。无穷,正黑。烛之,高仅见其宇,皆流石怪状。由屏南室中入小穴,倍常而上,始黑,已而大明,为上室。由上室而上,有穴,北出之,乃临大野,飞鸟皆视其背。其始登者,得石枰于上,黑肌而赤脉,十有八道,可弈,故以云。其山多柽,多槠,多筼筜之竹,多橐吾。其鸟,多秭归。
石鱼之山,全石,无大草森,山小而高,其形如立鱼,尤多秭归。西有穴,类仙弈。入其穴,东出其西北,灵泉在东趾下,有麓环之。泉大类毂雷鸣,西奔二十尺,有洄,在石涧,因伏无所见,多绿青之鱼,多石鲫,多僚。
雷山,两崖皆东面,雷水出焉,蓄崖中曰雷塘,能也云气,作雷雨,变见有光。祷用俎鱼、豆彘、倚形、糈余、阴酒,虔则应。在立鱼南,其间多美山,无名而深。峨山在野中,无麓,峨水出焉,东流入于浔水。(选自《柳宗元集》,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下多秀石,可砚 砚:当做宝砚
B.皆独立不倚 倚:依靠
C.西有穴,类仙弈 类:像
D.虔则应 应:应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东流入于浔水 善假于物也
B.有泉在坎下,恒盈而不流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北出之,乃临大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雷水出焉 且焉置土石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仙弈山”特点的一项是( )
①有山无麓,广百寻
②其上有穴,穴有屏
③无大草森,山小而高
④黑肌而赤脉,十有八道
⑤其宇下有流石成形,如肺肝,如茄房
⑥其间多美山,无名而深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④⑤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一幅很好的导游图,其最大的特点是以柳州治所为中心,按照方位有条理地描述了几个景区的景物,观察细致,记述真切。
B.柳州的北部有一座双山,景色迷人,而且在那里有许多秀美的石头。
C.州治所南面的山和水都非常奇特,比如说水,有泉水蓄积在低洼处,充满“坎”内,却不流出来。
D.作者在描写石鱼山的时候说“其形如立鱼”,而且重点写了东边山脚下的灵泉。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南且西,曰驾鹤山,壮耸环立,古州治负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泉大类毂雷鸣,西奔二十尺,有洄,在石涧,因伏无所见,多绿青之鱼。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B
3.D
4.B
5.(1)从甑山南面再往西走,就是驾鹤山,这座山雄伟高耸,四周峭壁环绕,古时候的州治所就是背靠这座山而建的。(关键词:“西”“壮耸”“负”)
? (2)泉水流动时发出像车轮滚动时产生的打雷一般的声音,泉水由东向西奔流二十尺以后,就有回流形成旋涡,再流到石涧,就潜伏到地下而看不见踪影了,灵泉水里有很多绿青色的鱼。(关键词:“类”“西”“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谪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惟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②称郑庄。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③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郑庄始列为九卿,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郑亦云,悲夫!
[注]①洗沐,假期。②翕然,形容言论、行为一致。③僦,运送。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保存,保全
B.与官属言,未尝名吏名:名称
C.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逋:缓慢
D.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阗:充满
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郑庄礼贤下士的一组是(?)(3分)
①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②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③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④推毂士及官属丞史 ⑤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 ⑥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庄喜好交友,乐于助人,每逢休假日常常在长安郊外各交通要道备置马匹,拜谢宾朋,往往通宵达旦。
B.每次上朝,遇到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说的都是称赞天下年高望重的人,并推荐贤士和属下的丞史。
C.郑庄在任用官吏的问题上,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后来司马安乘隙诬陷,使他一度丢了官职。
D.郑庄为官廉洁,平时完全依靠俸禄和赏赐来结交朋友,虽官至九卿,死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物。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2)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
本题解析:
小题1:A:存,问候;B:名,动词,称名;C:逋,亏欠。
小题2:①是说他乐于助人,④是说他重视人才,⑥是说他迎合皇上。
小题3:“意见不合”和“乘隙诬陷”,在文中无依据。
小题4: 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1)“好”译为“喜好、喜欢”,“言”译为“学说”, “长者”译为“年长有德行的人”(2) “以”译为“凭借”,“否”译为“相反”,“众人”译为“一般人”。
参考译文
郑当时,字庄,陈县人。以仗义行侠为自豪,他把梁孝王的大将张羽从危难中解救出来,名声在梁、楚一带传扬。孝景帝时做了太子舍人。每逢五天一次的休假日,他常常在长安郊外各交通要道备置马匹,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还常常担心有所疏漏。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他仰羡慕年长有德行的人,惟恐见不到人家。郑庄年轻时官位卑微,但是他的交游的知己好友,都是祖父一辈的人,是全国有名的人士。汉武帝刘彻即位,郑庄逐渐升任为鲁国中尉、济南郡大守、江都国相,一直到九卿中的右内史。由于在武安侯田蚡、魏其侯窦婴时的廷议中出言不当,降为詹事,后又升为大农令。郑庄任太史时,告诫下属说:“只要客人来,不论贵贱都不要让人在门外等候。”他执行主人敬待客人的礼节,凭自己尊贵的身份谦恭地对待客人。
郑庄为人廉洁,又不置办自己的财产,依靠俸禄和赏赐来供给那些年长的友人。可是他馈赠给他人的礼物,不过是竹器盛着的食物。每次上朝,遇到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说的都是称赞天下年高望重的人。他推荐士人和属下的丞史,称道起他们来确实津津有味,经常称赞他们比自己贤能。跟长官部属讲话,从不直呼他们的名字,好像生怕伤害了他们。听到别人的高见,就向皇上说,惟恐迟误了。崤山以东的士人和一些年长的人都异口同声地称赞郑庄。然而郑庄在朝廷上,经常附合逢迎皇上的意旨,不敢明确表示对错。到了晚年,汉朝征讨匈奴,招抚四方外族,全国耗费甚多,财力物力日渐匮乏。郑庄保举的人及其宾客,有替大农令承办运输的,亏欠款项很多。司马安任淮阳太守,揭发了这件事。郑庄因此构成罪责,出钱赎罪后降为平民百姓。不久,在丞相府暂时担任长史。皇上认为他年老,让他担任汝南太守。几年后,在官任上去世。郑庄当初位列九卿,中途被罢官,家道贫穷,宾客越发零落。到做了郡守,死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物。郑庄的兄弟子孙因为郑庄的缘故,官至二千石的有六、七人。
太史公说:凭郑庄的贤良,有权势时宾客多得以十为倍数计算,没有权势时情况就相反,况且是一般人呢!下邽县翟公有这样的话,当初翟公担任廷尉时,宾客盈门;到免官时,门外冷清得可以张罗捕雀。翟公又任廷尉,宾客想再去,翟公就在门上写上大字幅说:“一个死了一个活着,才知交情的深浅。一个贫穷一个富裕,才知结交的实态。一个尊贵一个卑贱,交情才会显现。”郑庄也是这样啊,真是悲哀啊!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王维传 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岐王重之。维将应举,岐王谓日:“子诗清越者,可录数篇,琵琶新声,能度一曲,同诣九公主第。”维如其言。是日,诸伶拥维独奏,主问何名,曰:“《郁轮袍》。”因出诗卷。主曰:“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延于上座曰:“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力荐之。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擢右拾遗,迁给事中。贼陷两京,驾出幸,维扈从不及,为所擒,服药称喑病。禄山爱其才,逼至洛阳供旧职,拘于普施寺。贼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维痛悼赋诗日:“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诗闻行在所。贼平后,授伪官者皆定罪,独维得免。仕至尚书右丞。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自为诗云:“当代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后人评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信哉。客有以《按乐图》示维者,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对曲果然。笃志奉佛,蔬食素衣,丧妻不再娶,孤居三十年。别墅在蓝田县南辋川,亭馆相望。尝自写其景物奇胜,日与文士丘为、裴迪、崔兴宗游览赋诗,琴樽自乐。后表请舍宅以为寺。临终,作书辞亲友,停笔而化。代宗访维文章,弟缙集赋诗等十卷上之,今传于世。
1.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诣九公主第——诣:到……去。
B.延于上座日——延:邀请。
C.对曲果然——对:对照。
D.尝自写其景物奇胜——写:书写。
2.以下各组句子,全都正面表明王维才能的一组是( )
参考答案:1.D
2.C
3.A
4.(1)(王维)于是拿出诗卷。九公主说:“(这些)都是我经常诵读的(诗作)。我以为是古人之作,竟然是你的佳作啊!”
(2)叛军攻陷长安洛阳,皇帝出逃,王维随从护驾,行程中掉队,被叛军擒获。他服药假装不能说话。安禄山爱惜他的才华,他被逼迫至洛阳任原来的职务,并被拘禁在普施寺。(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阅读[四边静],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霎时间”照应[滚绣球]中的“怨归去得疾”,[满庭芳]中的“顷刻别离”,再次表达了女主人公“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的心情。
B.“知他今宵宿在那里?”大有柳永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意境,但“有梦也难寻觅”一句,凄迷苦情则更胜一筹。
C.“知他今宵宿在那里”一句联想到漫漫征程,由此引起后面[五煞]的叮嘱,在结构上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D.这首曲子主要写酒宴结束,人将散,曲将终时女主人公眼睛看见的杯盘狼藉的场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常见题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