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8-22 13:09:3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两个主要观点。(每一条不超过25字)(4分)
需要指出的是,气质只是天生的行为方式,其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的儿童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如容易照看型的儿童,他们的优点在于他们的随和、开朗、适应性强,但他们的不足在于行动有时会过于轻率、感情不够稳定;再如难以照看型的儿童,他们的积极方面在于他们比较敏感、感情丰富,而不足则在于他们的任性、适应性慢和易发脾气;又如缓慢发动型的儿童,他们积极的一面是比较冷静、情感深沉、实干,而潜在的不足可能是冷漠、缺乏自信、孤僻。对每一种气质类型的儿童,都应该结合其气质特点,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优势,避免身上的不足。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在我们看了“藏独”分子抢夺金京手中的奥运火炬的报道后,纷纷在网上留言,表达了对金京的关心和对藏独分子的极大愤慨。
B.针对夏季学生溺水事件时有发生的现象,2008年8月15日,辽阳市教育局发出通知,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校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防止学生不再野浴或独自游泳。
C.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办事想问题都应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D.2008年12月13~22日,以“科技创新、节能环保”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3、单选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不管李安获奖对于中国观众多么兴奋,看过电影的观众都知道,《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从制作和精神气质上都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美国电影。
B.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突出规范驾驶行为、增强安全意识为原则,对闯黄灯、故意遮挡号牌等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
C.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需要科技工作者树立“科技自信”,也需要社会各界消除“科技他信”,以实际行动为科技创新呐喊助威,添薪加火。
D.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导致患失眠症、抑郁症、精神障碍发病率不断上升,这些问题已引起人们高度关注,但怎样根本解决尚待探究。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A.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道德与法律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
B.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
C.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 其文化内涵和相关习俗不应该与现代社会格格不
入。
D.将往昔林林总总的记忆吐露在纸上, 我意识到完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行动, 我注定为回忆而生。



5、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0分)
①以尔车来,??。?(《诗经·卫风·氓》)
??,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③山围故国周遭在,??。?(刘禹锡《石头城》)
④舞榭歌台,?。?(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⑥千岩万转路不定,?。?(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⑧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苏洵《六国论》)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⑩暧暧远人村,?。?(陶渊明《归园田居》)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识记字音》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