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8-22 13:16:5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修改病句应根据原句的症结,在尽量保持原意的条件下,采用_______的办法。
(2)是否重视基础知识关系到学习进步的快慢、高考的得失,_______毕生事业的成败。
(3)“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_______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
A.简洁 以至 扶养
B.简洁 以致 抚养
C.简捷 以至 扶养
D.简捷 以致 抚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12月7日,教育部官方网站披露了已经制定完成的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的部分细节。其中,将探索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的改革,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以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对此,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袁振国解读称,此次探索外语考试 “社会化一年多考”,如果能够成功,还能为接下来继续打破高考 “一考定终身”取得宝贵经验。
你对外语考试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示例一:外语考试实行 “社会化一年多考” 是大势所趋。它打破了高考“一考定终身”,给考生更多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量体裁衣”,有利于学生灵活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学生减负。它不意味着削弱外语的地位,而是学习方式更多样化,学生不单是在学校接受教育,还可以参与到社会机构的学习实践中来。
示例二:对外语考试实行 “社会化一年多考” 应持谨慎的态度。外语仍是高考录取的参考之一,这会导致考生不停地参加考试以刷新成绩,从而给学生带来新的负担。在现行的班级管理模式下,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学科之间学生人数的不均衡,这对于学校的管理是一个很大挑战。一些考试机构将成为巨大的利益集团,形成海量的补习市场,由此造成的费用,将会远甚于现行模式。
(看法合理2分,表达简明连贯5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解析:试题属于热点评价题。考生作答时可从分析事件的原因、事件本身反映问题、事件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等角度去思考。即对一个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意义进行评价。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
(1)   合理的利益是应该的,但   暴力就不可取了。
(2)像他这样极有   的人,很容易理解这话   的意蕴的。
① 内涵    ② 谋取  ③ 牟取      ④内含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牟取 谋取 ①牟取:挖空心思,力求取得(名利)如:~暴利(贬) 
②谋取:设法取得(中性)
内涵 内含 ①内涵:1)与外延相对。2)内在的涵养。       ②内含:其中包含。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选出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 ]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
①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
②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
③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④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④③①②?
D.①②④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因仕途坎坷欲避世遁俗,又因不忘国运民生最终没能归隐山林,正是这两句诗的真实写照。
B.中国古代家训其实质是伦理教育和人格塑造,它在古代家庭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堪称是先人留下的为人处世的宝典。
C.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各类节目和广告不得使用或介绍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如“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
D.公祭鼎的铭文,采用了四言句式的“诗经体”,音谐而铿,节奏雄健,大吕黄钟,彰显了中华民族顶天立地、威武不屈的气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主客颠倒,应是“这两句诗”是“苏东坡……没能归隐山林”的“写照”。B.语意重复,删掉“可以”“是”。C.成分残缺造成语意混乱,在“介绍”后加“根据”。 病句题型一般每句包含一种不同类型的语病,这是解题时可以利用的地方。复习时要对六种病句类型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整理,以便有一个全面、清楚地认识。尽管高考病句辨析不在病句类型概念上作要求,但要尽可能地掌握病因类型。要学会主干分析法和枝叶分析法培养语感。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