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22 13:16:5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生命的缺憾在艺术中得到了补偿,中国古典诗歌中反复出现的空灵自在的飞鸟意象,是“身无彩凤双飞翼”的人类借以实现精神的遨游。
B.面对目前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纠纷,哈里森和桑福德不约而同提出了吸引中国企业去美国投资设厂这条民间和解路线。
C.目前,武汉至广州铁路运输状况相当紧张,是全国最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尤其是大量的客运需求长期难以得到满足。
D.近些年来,国外教育机构不仅在寻求与我国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各类学校合作,而且许多人也开始将注意力投向民办教育,并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宾语残缺,应为“是……遨游的媒介”。C “状况”与“铁路干线之一”搭配不当。D关联词位置不当,应改为“不仅国外教育机构”。 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 )
A.伛(lǔ)曲(juán)马(jiù)红(yīn)
B.骨(suǐ)稀(bó)(bié)进自(xǔ)
C.没(yān)躯(ké)巡(qūn)号(yì)
D.恨(zèng)矿(cáng)疏(jùn)(dǎi)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A“伛偻”的“偻”读lǚ,要注意两点;殷红的“殷”( yān),殷,为多音字,与“红”搭配读yān;鬈曲的“鬈”( quán) ;故排除A。C“躯壳”的“壳”读qiào;“谥号”的“谥”读shì;故排除C。 D“憎恨”的“憎”读zēng;“逮捕”的“逮”读dài。故排除D。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代天娇 错综复杂 万事俱备
B连篇累读 手不释卷 汗牛充栋
C馨竹难书 归根结底 珠联壁合
D栩栩如生 声名狼藉 残编断简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一代天骄 连篇累牍 罄竹难书 珠联璧合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反响不同凡响亟待迫不急待
B.截流开源节流连篇浮想联翩
C.行迹形迹可疑涣然焕然冰释
D.食言失言而肥账目一叶障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同音字字形的识记,题目的特点使用了另一个同音词语进行干扰。A项中“迫不急待”应为“迫不及待”;B项中“焕然冰释”应为“涣然冰释”;D项中“失言而肥”应为“食言而肥”。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5分)      
【小题1】失之所,不知。       
【小题2】秦王必喜而见臣。                
【小题3】浩浩乎虚御风。       
【小题4】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           
【小题5】有而欲出者。                 


参考答案:
【小题1】结交,亲附  
【小题2】好好地 
【小题3】通“凭”,乘 
【小题4】旁边 
【小题5】懈怠


本题解析:本题着重考查了重要实词的意义。解释“与”的意思可以想到《六国论》中“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解释“善”的意思可想到《鸿门宴》中“不如因善厚遇之”。对于课内重要的实词,平时复习要落实好注释。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