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8-22 13:17:2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A.臣诚恐见欺於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我实在怕看见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带着宝玉抄小路回赵国去了。 B.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终于在朝廷上接见了蔺相如,举行仪式后送他回国。 C.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先顾国家的安危,而后考虑个人的恩怨啊。 D.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 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 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 我们依靠 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①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 ②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的组成部分 ③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④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又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 ⑤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 A.②⑤③④① B.②③④①⑤ C.⑤②①③④ D.⑤④①②③
3、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 (2)?,水光接天。?,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3)可堪回首,?,?。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造化钟神秀,?。?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 (6)求 之 不 得,?。 悠 哉 悠 哉,?。 (《诗经》关 雎)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使用的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 ( ) A.现在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 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了。 B.他因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这句话现在有新解,姑置勿论——辞去彭泽令,归隐 田园。 C.张献忠的脾气更古怪了,不服役纳粮的要杀,服役纳粮的也要杀;敌他的要杀,降 他的也要杀,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 D.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么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弯子了。
|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意境与意象一样,是我国抒情文学创作中总结出的审美范畴,也是传统文艺理论和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因而具有共同的审美特征。 , , 。 。 ,而是在为“情思”寻找和创造合适的载体。透过载体,所抒发的是情感,是心灵——作品发言人(如游子、思妇等)的心灵和作家的心灵。
①在意象和意境中,当然要描绘大量的景象、物象、事象乃至于人物形象
②当然,在这种主客观的统一关系中,也有侧重,即矛盾的主导方面是主体的心灵
③或者干脆就是由心灵幻化出来的
④因而都是主客观的统一:情与景、心与物、意与象、意与境的统一
⑤这就是,它们都是作家根据抒情传意的需要而从生活中选择、提炼出来的
⑥但这些都不是作家着意表现的中心,作家的目的不是为它们本身留影造像
A.②①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⑥⑤③
C.⑤③②①④⑥
D.⑤③④②①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