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22 13:25:0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直不百步耳。
B.外连衡而都诸侯
C.零丁孤苦
D.大王来何操?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A、直,通“只”,不过B、衡,通“横”C、零丁,通“伶仃”,孤苦的样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1)这个烟民竭力?“吸烟?健康”的宣传,引起了大家的不满。
(2)通过?,他们能够准确?星辰的细微位移。
①?妨碍?② 妨害?③分辩?④分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妨碍?妨害?①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②妨害:有害于,如:吸烟~健康?
分辨?分辩?①分辨:用心辨别?②分辩:用语言辩白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走进国家图书馆那古朴庄严的阅览大厅,任何一个参观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放轻脚步,甚至屏住呼吸,以免_________公众专注的阅读。
②经过半个小时的苦战,儿童得救了,他却高烧不退,_________不清。
③陶弘景知识渊博,_________懂得炼丹技术,_________对其他许多学科也有研究。
A.妨害神志不仅/甚至
B.妨碍神智不但/而且
C.妨害神智不仅/甚至
D.妨碍神志不但/而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类题要注意相近词中不同的那个字的含义区别,结合语境判断,用自己判断准确的来排除错误的选项。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妨害:有害于。神志:知觉和理智/神智:精神智慧。“不仅”不能跟“甚至”搭配。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我热切地希望我们语言工作者跟社会上有关方面的人士共同努力,根据我国的特点和_________,式的教材。
(2)"我没有家了!"李麦心里想着,呆呆地看着地上的东西,夕阳把她修长的影子投在地上,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了__________
(3)为了安全和秘密,后来我们____到一个深山里去住了一段时间。
(4)他不会唱歌你____难为他。
A.风俗孤单迁移何苦
B.习俗孤单迁徙何必
C.习俗孤独迁移何必
D.风俗孤独迁徙何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风俗""习俗"都表示"社会性的行为或生活习惯"的意思。"风俗"偏重于长期沿袭下来的风尚、礼节等,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稳定性,一般不用于贬义;"习俗" 偏重于社会习惯、民风社俗,中性词,运用范围较窄。"孤独""孤单"都表示"孤零零一个人"的意思。"孤独"注重于"独",没有依靠或帮助,多指远离集体不和别人接触,感到寂寞悲哀,常形容人的感觉或性格,程度较深;"孤单"着重于"单",单独,多指无依无靠,没有伴侣,感到寂寞,有时还感到力量单薄的意思。"迁徙""迁移"都表示"离开原地点而另换地点"。"迁移"泛指从一处迁移动到另一处,距离可近可远,规模可大可小,可指人或动物的移动,也可指单位、户口所在地变换;"迁徙"着重指远距离、大规模的住处移动,一般用于人或动物。"何必""何苦"都是副词,都可以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没有必要、不值得,因此有时可以通用。"何必"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没有必要、不值得,但不一定含有"何必自寻烦恼""何必自寻苦吃"的意思。因此有时不能用"何苦"代替"何必",但凡是用"何苦"的地方大都可以用 "何必"代替。)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破、打坏)
B.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形容词作动词,弄错。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D.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余:代词(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只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极:名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