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常见题型》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22 13:29:5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株小草生长在田里,和水稻混杂在一起。
一位老农看见这株小草,马上把它连根带叶地拔了起来,对身后的儿子说:“这种草最讨厌,它同水稻争肥料,而且生长又快,只要留下一节根,就会重新长出来,所以我们叫它‘荒田根草’。”说着,就把小草狠狠地抛到大路上,准备把它晒干。
这时,恰巧有个园艺家走过,看见了这株小草,马上把它带回了城里,种在公园里的一块大空地上,每天浇水施肥。为了防止它被游人踩死,园艺家叫工人在小草四周围起了篱笆,插上牌子,上面写着:爱护草地,严禁践踏!园艺家还对工人说:“这种草生长快,不容易死,不久就是一大片,所以我们叫它‘地皮草’。”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欹外,文体不限,且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⑤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找准自己的位置
雄鹰注定要与蓝天为伴,不能与大地相挨。它虽为猛兽,有着锋利的爪牙,但不能与狮子对抗,它属于天空,只有在天空才找到它生存的位置,才找到它的价值。雄鹰与地面会有偶尔的交点,在俯首捕捉的那一刻有了短暂的交点,但偶尔的相交换不来永恒的相守。猎物在爪下那刻,一只雄鹰奔向天穹,蓝天白云任纵游,它是天空的宠儿,不属于大地。
李白,是一个人才。但决不是一个治国的能臣,至少也算不上是一个称职的官员。他是文人,但只能用他的才学为他的生活增添几分生趣。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一首《峨嵋山月歌》的确显示了他卓尔不群的文学造诣,让所有人都从诗歌中看到他的豪迈与狂放,让他名扬四海。他一生自认怀才不遇,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学富五车之识,却潦倒半生,不得重用。
于是,写诗纵酒,留下“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等千古诗篇以慰藉他半生的失意。但殊不知他的的官职也只是他卓越的文学造诣换来的,而并非他有什么非一般地领导才能。他本不属于官场,官场本不为高傲不群的人开放,而你偏偏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你没有官场中人特有的圆滑与心计,你不会尊重上司,不会巴结他人,你一身正气,本无所畏惧。但你身在官场,就要官场的规矩,你既不能容忍官场的尔虞我诈,官场有何能容忍一个傲而不群的人呢?你不顾一切冲向不能相容你的官场,最后也只能留下你一生的遗憾。
与李白一样,不为世俗的官场所容的陶渊明却明智得多了。一样的高傲不羁,“不为五斗米折腰”;一样的才情横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两人的确遭遇了不同的人生,陶渊明深知官场不是他那种高傲文人所能胜任的。他与李白一样,没有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眼睛里揉不进一颗沙子,更没有应付万千变化与蓄势待发的心计与谋略,他们的位置,都不属于官场,而陶渊明则明智地选择了适合他的乡村生活。“户庭无尘杂,居室有余闲。”是他的追求,也是最适合他的位置。他在自耕自足之中得到解脱,得到身心的愉悦,他的晚年虽是穷困潦倒的,但至少是幸福而安详的。
人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我们很难像达?;芬奇那样精通各个领域,但至少总有一个领域,一个位置属于你自己的。
找准自己的位置,你会看到最美的夕阳;
找准自己的位置,你会活得如阳光般灿烂;
找准自己的位置,你会感叹生命的美妙!


本题解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讲述了一位老农和园艺家对待同一株小草的态度,由于老农和园艺家的立场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以对待小草的态度也就不同,由此可得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观点和方法,要具体问题分析。从小草的角度,可以得出总有适合自己的位置和方法。还可以延伸开来,如从用人才的角度构思。所以可参考以下立意:
1.无论是社会,还是用人者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2.人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在自己的轨迹里运行。
3.总有一款适合你。
4.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天动物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了出来,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结果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加高到三十公尺。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公尺。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要求:1.围绕上述材料立意,写一篇议论文。2.题目自定,700字以上。3.不得套作、抄袭。


参考答案:
釜底抽薪
偶然看到一个故事:在一个生产车间的角落里,放了一个活动的工作用梯。为了防止梯子倒下砸着人,有人专门在梯子旁写了一个小条幅——“请留神梯子,注意安全”。几年过去了,也没有发生梯子倒下砸着人的事。后来厂里来了一个外资代表洽谈合作事宜,他们留意到这个梯子和梯子旁的那张小条幅,外方一位专家提议将小条幅修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梯子横放,不仅是种人性关怀,更是一种彻底解决问题的举措。“请留神梯子,注意安全”。仅仅是种善意的提醒,只是让你留心梯子倒地时不要伤害到你。而“梯子不用时请横放”则是从根本上排除了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性,提出了实用的防范措施。两个小条幅传达出了两个迥然不同的信息:前者仍有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后者梯子倒下砸人的潜在危险彻底排除了。
前者是防,后者是除。
釜底抽薪,换了一种思维,就能使许多问题柳暗花明。
很久以前,人类便梦想拥有一双像鸟儿一样飞翔的翅膀,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人永远都不可能长出能飞翔的翅膀。既然这样,人类就另辟溪径,最终我们制造出了飞机,宇宙飞船,也像鸟儿一样自由地飞向蓝天,去探求宇宙的秘密。
历史上的大禹治水,没有像他父亲一样采用堵的办法,而是换了一种思维,依据山势、地势和水势,采取“疏川导滞” “随山刊木”,使“水归之于江河”。换句话说,就是禹采用堵的办法堵住了大水,还是权宜之计,不能长治久安。而使水归之于山河,则是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解决了水患。
高中三年,我的学校下达了各种各样的禁令,不准上网,不准看网络小说,班主任更是要求学生互相监督,并且写成制度张贴在班里。学校和班主任的用意无疑是好的,但这不仅违背了中学生对网络文学情感的需求,更是有悖于新课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理念。实际情况是,多数人和我一样,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和地点去看我们喜欢的网络作品。 “堵”,显而易见,是行不通的,只能让学生对网络文学更加向往----越是得不到的,越有吸引力。我是多么希望老师能引导我们去阅读高品味的文学作品,自然地疏远网络小说啊。
常常看新闻,看到各级政府关爱留守儿童,送书包,送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但这能解决他们的所有问题吗?能解决他们的亲情缺失的问题吗?能解决他们心理、生理、情感、安全、性格的问题吗?为什么不从根本上解决诸如城乡差别、户籍差别、贫富差别的社会问题?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立则国立,面对众多留守儿童发生的人间惨剧,我们的送书包,送学习用品,显得多么软弱无力。
凡事多想一步,深想一步,就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远比发现问题重要。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许多种,只要我们打破思维定式,关注人性,关注民生,以人为本,就没有什么做不到。
釜底抽薪,变换一种思维,我们的人生就不会有多么多悲伤。


本题解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提供材料是一则哲理小故事,故事的主要对象应该是动物管理员:他们虽然能够发现问题,却只是扬汤止沸,没有釜底抽薪,最终也没解决了问题。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只知道有问题,却不能抓住问题的核心和根基。 事有“本末”、轻重、缓急,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这则故事的寓意也就是本文的立意所在。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以下两个题目,任选一个,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
(1)深呼吸
(2)走在?的路上?
(注意:请现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形成完整的题目)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走路时,不要横向一边,也不要沿着湿漉漉的岩石。”母蟹对幼蟹说。“如果你想教我的话,不妨你自己先直着走路,我一定仔细观察,照你的样子去做。”幼蟹说。
  当你在生活、工作中指责他人过失时,必须自身举止端正,非此不足以说教布道。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其他领域,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个词:结论。你对“结论”有何感想?
以“结论”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文体:议论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结论”是这样解释的: (1) 从一定的前提推论得到的结果。 (2) 对事物的做出的总结性判断。无论是哪种解释,其实都是之最终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安排文章的结构:首先说明结论只是人们对真理的一种主观反映,有时候是正确的,有时候却不尽然;然后,从正反方面说,结论做好了,能正确引导人寻找真理,要是错误的结论却能诱导人迷失方向;最后总结说在每个结论都是人们诸多智慧的结晶,在思考中不能全信结论也不能不参考结论,保持严谨的思维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做到的!
点评:作文采用标题形式,意在引导全面训练。这次的作文,题目简炼,富有哲理,不容易产生立意、构思、情景、行文色彩之类的定向诱导,考生可由题目起飞,进入广阔的联想空间,正反面均可主意。在长期只考材料作文,尤其是话题作文,不利于提高学生全面写作水平的背景下,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好办法。但是学生一定要注意文体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