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22 13:33:0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面依次给出的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言简意
A.zhuó shù shēn gāi
B.zhù? shù chén hái
C.zhù? sù? shēn hái
D.zhuó sù? ?chén gāi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一直致力于以金融的力量回馈社会的长沙银行,作为全国首家牵手“免费午餐”公益活动的金融机构,日前为千名贫困生提供免费午餐。
B.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评出54名全国道德模范和260名提名奖获得者,其中90%以上是普通工人、农民、社区居民、教师、医生和军人。
C.因为报道“亚洲杯”的任何内容都涉及转播版权问题,所以央视不得不狠下心来放弃任何形式的报道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D.近日,澳大利亚一名矿业大亨及其公司高层所乘飞机在西非失事,11名死难者家属向航空公司提出了索赔要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社区居民包含普通工人。C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这句应另成一句。D11名死难者家属有歧义。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按照不同的的要求,把下面两句话组成不同的句子。(5分)
艺术家须有革命的世界观。
艺术家须有精湛的技术。
⑴表示两者缺一不可。
答:                                     
⑵婉转地强调技术的重要。
答:                                         


参考答案:
(1)艺术家既要有革命的世界观,又要有精湛的技术。
(2) 一个具有革命世界观的艺术家,也须有精湛的技术。


本题解析:(1)表达二者不可或缺,可以用并列关联词连接,(2)强点一方面,注意副词的运用,“也须”。 选用句式,指的是根据表意的需要(如强调重点的不同,语意深浅的不同等)或题目规定,选择恰当的句式。仿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变换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根据语境,续写两个分句,使之构成一个语意相关的排比句。(2分)
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偎依在山冈上的几点残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如:美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美是跳跃在海面上的一抹斜阳。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比较简单。基本句式为“美是``````”只要选取生活中代表美的意象,用有文采的语言表达出则可。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从下面新闻材料中提炼一个论点,并将这则材料概括成一个能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不超过60字。
  【中新网12月16日电】据韩联社报道,韩国首尔大学医学院副校长李旺载15日表示,已经确认该国干细胞研究先驱——黄禹锡领导的研究组公布的所谓成功培养出的胚胎干细胞事实上不存在。李旺载说:“已得到黄教授研究组方面的证实,胚胎干细胞不存在。”他称15日是韩国科学界的“国耻日”。
  黄禹锡被誉为韩国“克隆之父”,民族英雄。韩国评选的首位“最高科学家”。他的名字出现在中小学教材中。但这位“民族英雄”先是被指控违背研究伦理,紧接着又被指控欺世盗名、伪造研究成果。从来没有一个科学家被本民族寄予如此大的期望,因此,当这个科学家倒下的时候,这个国家的人惊呆了。
(1)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论点:(1)科学研究要坚持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态度。
   (2)欺世盗?名者注定不会有好下场。(以上两点,与一个一致即可)
论据:被誉为韩国“克隆之父”、民族英雄的黄禹锡在胚胎干细胞研究中,因被指控违背研究理论,欺世盗名、伪造研究成果而令国人震惊!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识记字音》..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